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伴有横窦狭窄的静脉相关血管性搏动性耳鸣患者的临床诊治策略。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因静脉相关血管性搏动性耳鸣收入院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显示横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2019年12月为末次随访时间,分析入组患者临床特点、CT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腰椎穿刺压力和脑脊液成分,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纯音听阈、眼底检查、颈动脉B超、骨密度、内分泌六项),耳鸣残疾量表评分,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随访结果。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83例患者入组,其中女性74例(89.2%),男性9例(10.8%);右侧耳鸣54例(65.1%),左侧耳鸣26例(31.3%),双侧耳鸣3例(3.6%);静脉优势回流右侧56例(67.5%),左侧16例(19.3%),双侧均衡型11例(13.3%);双侧横窦狭窄46例(55.4%),单侧横窦狭窄37例(44.6%);体质量指数(BMI)超重及肥胖者41例(49.4%);耳鸣残疾量表评分3级及以上者66例(79.5%)。最终33例患者选择观察(39.8%),选择乙状窦相关手术、介入手术及导静脉封闭的患者分别为40例(48.2%),8例(9.6%)及2例(2.4%)。74例随访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6.2个月。对48例手术患者的分析显示,乙状窦相关手术后耳鸣消失又复发的患者,其静脉窦内压力差高的比例较大;介入手术若同期植入支架则治疗效果好;导静脉封闭患者术后效果不佳。对26位腰椎穿刺患者分析发现,正常颅压8例、颅高压18例,两组患者静脉窦内压力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而发病年龄、伴随症状、BMI、空蝶鞍及视乳头水肿比例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伴有横窦狭窄的静脉相关血管性搏动性耳鸣患者的评估需要规范的流程,视乳头水肿不能作为早期颅高压患者的敏感检测指标,静脉窦内压力差可能是提示颅高压的指标之一。减轻体重可以作为观察期的保守治疗方法,静脉窦明显狭窄是乙状窦手术患者复发的风险因素,介入支架手术是治疗继发于横窦狭窄的耳鸣患者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并评估一种乙状窦后入路开颅过程中快速准确定位横窦乙状窦连接处(TSSJ)的方法。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入选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3至10月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其中男29例,女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2例)术前行CT血管成像(CTA)静脉窦减影,结合后处理明确横窦乙状窦交界处在颅骨上的投影,术中在枕乳缝外侧、乳突后嵴与上项线移行处,随即扩大骨窗显露;对照组(31例)使用目前广泛使用的"星点"钻孔开颅。评价2组开颅术中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长度、开颅时间、骨窗大小短于或小于对照组,分别为(6.8±0.5)cm比(8.0±1.5)cm、(37±8)min比(45±15)min、(8.7±1.2)cm2比(10.2±2.4)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开关颅出血量、静脉窦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颈部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63%比38.71%;P=0.04)、切口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6±1)d比(9±2)d;P=0.01]。结论使用乙状窦后开颅方法,"关键孔"中心应位于枕乳缝外侧、乳突后嵴与上项线移行处,较传统的以"星点"为标志开颅方法,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切口疼痛缓解时间。
简介:摘要21岁女性患者,阵发心悸、多汗、乏力1年,头痛伴视物模糊5个月。入院前2个月曾行腹腔镜下左侧肾上腺占位切除术,病理诊断肾上腺腺瘤,基因检测提示肾上腺外部位存在副神经节瘤。入院后行心脏增强CT检查示纵隔肿瘤范围约4.6 cm×3.5 cm×4.7 cm,明显压迫右肺动脉主干及左心房。超声心动图示肿瘤与左心房关系密切,未明显侵入左心房腔。入院后控制血压,符合手术指征后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左心房)肿瘤切除术,术后血压恢复正常,主诉症状消失,手术病理提示心脏副神经节瘤。随访连续监测血、尿儿茶酚胺正常,患者目前随访中。心脏副神经节瘤极其罕见,应全面完善检查,避免误诊漏诊。
简介:摘要创伤性迟发性双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TDBEHSTS)临床发生率低,但病情凶险。由于起病隐匿,随病程进展可出现急性临床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迟发性血肿出血来源为静脉源性,临床表现与血肿体积不成正比,使得病情评估及手术时机方式选择面临困惑。精确病情评估和手术方式选择与预后密切相关。微创手术对静脉来源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好,已获临床广泛认可。但改良钻孔引流手术对于TDBEHSTS的治疗效果及技巧尚无相关临床经验。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医联体医院收治的17例TDBEHSTS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改良钻孔引流术对TDBEHSTS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