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课堂主渠道”观点批判的实质,就是否定学校教育在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否定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依然起着主渠道作用;它是当前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过火”现象中的典型事例,非常值得重视。此论的错误根源在于,缺乏对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误解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的关系。正确理解“课堂教学主渠道”观点,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尊重历史,善于从历史中汲取营养;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辩证地看待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批判观,正确对待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要立足于教育改革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简介: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一文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课堂教学作为教育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教育学科一一物理学科,如何在课堂教学这个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融品德教育与知识传授为一体,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古今中外的教育,无不把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在德才兼备上,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要坚持从政治方面、人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及基本文明素养与行为规
简介:摘要: 研究教材是教师在备课时整合教材、编写教学设计、突破重难点、预设教学方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恰当的研究方法有力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简介:“立德树人”是当代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当前,德育工作已成为衡量中职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增强职业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一直以来都是职教人不断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中职学校要把社会实践作为德育的主渠道,结合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和德育课程的教学要求,强化社会实践活动,在岗位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做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行为养成的相互统一,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