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地面自动站和区域气象站常规观测数据、MICAPS天气图、NCEP1°X1°再分析产品以及卫星和雷达产品,对陕西北部榆林市2016年8月11日20时一16日20时连续出现的对流性大暴雨天气进行水汽条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连续出现的对流性大暴雨发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盛期,其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与贝湖加尔双冷涡底部分裂的冷空气在榆林上空交汇,两个系统都是稳定的大尺度系统,从而形成长时间对峙,有利于切变、辐合等低值系统生成和发展,触发对流性大暴雨。(2)连续大暴雨与对流有效位能呈正相关,容易出现在CAPE高能舌附近梯度最大处,对应850hPa辐合线附近暖区一侧。(3)连续大暴雨期间850hPa辐合线一直维持,水汽通道有盂加拉湾、南海、东海、黄海4个来源,通过南支槽和副高外围环流输送。(4)连续大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分为触发、维持和增强3个阶段,在暴雨的启动阶段,干线过境和水汽辐合抬升起触发作用;维持阶段主要依赖深厚的湿层;增强阶段表现为更强的辐合和更强的上升运动带来更大的降水。(5)大暴雨在卫星云图上表现为高空槽云系上生成中尺度的暴雨云团,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降水回波内部生成低层强辐合和高层强辐散,最大反射率因子为55dB=
简介:利用Micaps实况资料、东北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分析场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13年8月16日沈阳城区暴雨的水汽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50hPa以下城区上空水汽含量占整层的80%以上,地面比湿呈现快速增加后减少的变化,比湿峰值对应的并不是强降水的最强时刻。强降水发生前,城区地面周围的湿度分布不均匀,水汽输送主要以南北向为主。比湿的迅速增加主要是由于降水前风向和风速的快速变化,其中主要是南风分量的贡献。城区上空垂直方向上水汽主要是850hPa向上输送,850hPa以下输送强度逐渐减弱。伴随着强降水的开始,水汽的垂直输送转为高度层越低,输送强度越大。强降水发生时,地面U、V方向上水汽通量快速减小。强降水发生后,地面和高空水汽输送均发生了变化。大气可降水量与降水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可降水量的大小主要是取决于水平水汽通量辐合的大小,水汽局地变化对可降水量的贡献较小。水汽通量的辐合、辐散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平风场引起的辐合、辐散的大小。
简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陕西省4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期间的水汽输送、水汽收支和水汽含量特征。结果表明:远距离台风用直接和间接2种方式影响热带低纬地区水汽向陕西方向的输送,中高纬度地区西风槽与高压系统直接参与暴雨区附近水汽的输送与再分配过程。远距离台风出现时,暴雨区南边界始终存在水汽的输入,占净输入的68%,西边界多为水汽的输出方,东边界上水汽收支变化趋势与台风移动路径密切相关。川东地区西南涡维持、发展并向东北向移动时,陕西水汽总收支成倍增大。台风远距离暴雨出现前12h左右,暴雨中心低层比湿出现极大值,对应的风场辐合中心一般出现在比湿增加之后。
简介:素质教育的实施,象社会发展中的任何事物一样,离不开必需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实施素质教育的内部条件,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学校工作,既要在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思想的运用、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体现党的教育方针,还要在吸取以往教育的精华的基础上,把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有的放矢,科学施教,既要不断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以求得自身的发展.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的发展必然促使其随之发展。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转变,是社会发展使然。学校在这种转变中进行自身的调整和提高,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长期以来,党的教育方针已经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方向,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奋斗目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教师队伍的文化素质、知识层次、信息意识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学校的教育管理日趋科学,办学条件和教育环境在逐步改善。这些都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 GPS/MET遥测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对 2019年秋季发生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一次特大暴雪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此次暴雪天气是由高空槽、切变线,低空急流等影响系统共同作用形成,降雪落区位于低空急流的前侧和左侧; 2)此次暴雪过程水汽含量充沛,比湿在 3g/kg以上;水汽来源于西南水汽和偏南水汽,且主要集中在 700hPa上下; 3) GPS遥感 PWV变化曲线多呈现为单峰型,降水开始之前 PWV逐渐增加,降水多出现在 PWV峰值附近, PWV可以很好的反映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和变化,而降水的产生需要结合其他条件综合判断; 4)自然降雪的平均效率为 8%,最高的为 27%, 80%的降水效率在 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