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低山台地住宅建筑群项目存在需通过回填形成的较大高差台地,通过超长接桩施工完成地面以上支护桩悬臂段施工,采用回填与锚索张拉交替进行的工艺,确保支护结构安全施工以及锚索锚定值符合设计要求。
简介: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复杂性不断增加,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为了提高工程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新型的接桩连接机构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基本原理和新型接桩连接机构的设计要点。接着,通过有限元模型验证了新型接桩连接机构的性能,并对其在实际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最后,本文对新型接桩连接机构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和评估,以彰显其优越性。
简介:目的:通过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法测试在纤维桩表面经过6种不同的处理后与核树脂的粘接强度,探索何种表面处理方法能显著提高纤维桩与核树脂的粘接强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30根石英纤维桩随机分成6组,每组5根。A组纤维桩表面涂布粘接剂,B组涂布硅烷处理剂,吹干后涂粘接剂,C组5%氢氟酸酸蚀30sec,流水冲洗吹干后处理同A组,D组5%氢氟酸酸蚀30sec,流水冲洗吹干后处理同B组,E组24%双氧水处理,后操作同A组,F组24%双氧水处理后操作同B组。在桩周分层固化核树脂,用低速锯沿纤维桩外周平行片切,再垂直粘接面片切成横截面约0.9mm×0.9mm的长方柱状试件,每组15个,用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法测试纤维桩与核树脂的微拉伸粘接强度,体视显微镜观察断裂类型。结果:A组微拉伸粘接强度8.78±2.20MPa,B组9.35±1.92MPa,C组15.50±2.87MPa,D组22.98±3.24MPa,E组16.64±2.70MPa,F组24.88±3.90MPa。用氢氟酸酸蚀的C组和D组和用双氧水处理的E组和F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明显高于A组B组(P〈0.05)。用氢氟酸酸蚀后再硅烷化处理的D组比C组、用双氧水处理的F组比E组微拉伸粘接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微拉伸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纤维桩与核树脂的断裂模式为粘接破坏。结论:单纯用硅烷偶联剂处理石英纤维桩表面不能明显提高粘接强度,用氢氟酸酸蚀和双氧水处理能提高石英纤维桩的粘接强度,经氢氟酸酸蚀和双氧水处理后再硅烷化处理能提高石英纤维桩的粘接强度。
简介: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当桩身缺陷与地表距离不大时的干法接桩方法。该方法浇筑完混凝土即可进行桩周土方的回填(也可边浇筑混凝土边回填土方),可以将地下水的影响将到最低,所需机械设备简单,施工速度快,成本低,减少工序交叉的影响,有利于加快项目推进,降低综合管理成本。当场内地下水埋藏浅时,其优越性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