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不同低压配电系统所用接地方式存在明显差别,主要体现在其使用范围有所不同和优异性等方面。为了使接地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可以顺利完成自身基本任务,对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必须掌握和确定不同类型装置具有的特点,同时以现场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判断出需要使用何种装置。另外,还要按照相关规范提出的要求,对装置予以正确安装,确保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可以在各类接地系统当中稳定运行,始终处在良好的使用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导致小鼠舌组织中增殖细胞和味觉细胞损伤与放射模式的关系。方法对成年C57/bl小鼠头颈部分别进行1、2、3次8 Gy放射,分别在照后第2、4、7、14天处死;取舌轮廓乳头组织,4 μm厚度冷冻切片,使用不同特异标记分子行免疫组化法标记舌上皮细胞。观察小鼠受照后的增殖细胞、Ⅱ型味觉细胞数量在不同放射模式下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放射剂量模式对味觉细胞的影响。结果增殖细胞数量在照射后第2天明显下降,第4天迅速回升至正常水平,与剂量模式无关。Ⅱ型味觉细胞数量在8 Gy 1次照射后第2天出现低谷,8 Gy 2次、8 Gy 3次照射后第4天降至最低,第7天缓慢回升。结论放射可使增殖细胞先降后快速恢复正常,可使Ⅱ型味觉细胞损伤后缓慢修复。高剂量放射后由于具有增殖功能的前体细胞的减少,导致味觉功能细胞数量的同步下降,可能是放疗后味觉功能障碍长久不能恢复的原因。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肺癌患者胸部定位CT图像进行筛选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的放射组学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探讨放射组学在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根治性调强放疗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通过随访影像学资料及临床信息将其进行放射性肺炎分级,并收集其定位CT图像。将全肺作为感兴趣体积进行放射组学特征的提取,分析与发生放射性肺炎有关的放射组学特征及临床、剂量学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模型构建,通过五折验证方式检测模型预测性能。结果提取出放射组学特征1029个,通过方差分析及LASSO方法共得到与发生放射性肺炎有关的放射组学特征5个。单纯利用放射组学特征构建模型的测试集曲线下面积(AUC)=0.67,利用放射组学特征结合临床、剂量参数构建模型的测试集AUC=0.71。结论在通过利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定位CT图像进行构建的放射组学模型有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潜能,加入临床及剂量参数后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放射治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择 2017.9月 -2019.6阶段内,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肺癌放射治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 88例,按照病情以及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即参考组与研究组,每一个小组的患者均为 44例,给予前者加以西医手段治疗,给予后者加以中西医联合手段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模式下取得的治疗成效。结果:在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痊愈治疗数量为 18、好转数量为 24、无效数量为 2,总治疗率为 95.5%,明显小于参考组总治疗率 90.9%(痊愈 15例、好转 25例、无效 4例), P< 0.05; 研究组人员胃肠道不舒适症状3例、恶心呕吐 2例、总产生率为 11.4%,较参考组人员不良反应出现几率 22.7%小(过敏皮疹 4例、恶心 3例、胃肠道不舒适 3例),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肺癌放射治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选择中西医联合的手段治疗,可以提升患者治疗效率,减少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