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儿童混合性散光导致的弱视的治疗方案和配镜原则疗效。方法 对 2020年 1月 -2020年 6月我院的儿童混合性散光导致的弱视患儿 30例进行调查研究,将患儿所有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所有患儿均采用 1%的阿托品散瞳验光配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视力训练,治疗 2年后,对患儿视力改善情况进行评价与观察。结果 治疗前, 46只患眼视力中,正常为 0只,轻度为 13只,中度为 22只,重度为 11只,良好率为 76.1%,治疗后, 46只患眼视力中,正常为 19只,轻度为 16只,中度为 8只,重度为 3只,良好率为 93.5%, 46只患眼视力治疗后良好率显著高于治疗前 46只患眼视力,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采用正确的治疗措施与配镜原则在儿童混合性散光导致的弱视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眼视力,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同时也进一步保障了患儿视力健康,促进患儿后期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对混合性散光弱视患儿屈光状态变化和弱视疗效。2019年01月~2020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混合性散光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组35例患儿,对照组实施散瞳验光配镜治疗,实验组实施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探究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屈光状态对比。结果:对混合性散光弱视患儿实施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屈光状态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混合性散光弱视患儿的屈光状态,及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预后水平,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为儿童混合散光随年龄增加的屈光改变情况,探讨近视加深、远视减轻和散光的改变规律。方法对我院门诊63例混合散光儿童的屈光状态定期散瞳验光、配镜、弱视治疗,对比不同时间检查结果并记录,连续观察三年以上,平均3.94年。结果本组63例121眼中有106眼的近视度数增加,占87.6%;48眼变为复性近视散光,有9眼变为单纯性近视散光,有64眼仍是混合性散光;有62眼散光度数不变,占51.12%;有32眼散光度数增加,占27.27%;有26眼散光度数下降,占21.49%;有90眼散光轴不变,占74.38%。第一次验光后诊断有弱视102眼,占84.30%,经戴镜、弱视训练等治疗3年后,102只弱视眼的矫正视力均达1.0以上,弱视治愈率达100%。结论儿童混合散光应定期验光复查,至少每半年散瞳验光一次,定期了解屈光状态,及时更换合适眼镜。
简介:<正>混合性尿失禁(mixedurinaryincontinence,lUI),即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合并急迫性尿失禁(urgeurinaryinconvenience,UUI),在临床上很常见,但由于许多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使其诊断与治疗非常困难。本文主要对混合性尿失禁的定义、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1定义国际尿控学会(InternationalContinenceSociety,ICS)对MUI的定义为:尿液不自主的漏出既与尿急有关,又与打喷嚏、咳嗽或运动有关~[1]。尿流动力学检查显示,MUI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和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overactivity,D0)。MUI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既有压力性尿失禁又有DO引起的尿失禁(OAB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的不断攀升及医疗水平的提高,甲状腺癌病理学类型得到不断细化和完善。临床发现,有少部分患者肿瘤并不局限于单一的病理类型,而是同一个患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理亚型混合在一起,这种类型称作,混合性甲状腺癌(mixed subtype thyroid cancer, MSTC),其细胞学形态多样且复杂,高度依赖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目前对MSTC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案等方面研究较少,故该种亚型甲状腺癌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诊治是一个新的探索方向。本文从定义与疾病特征、辅助检查等方面对MSTC进行综述,探究MSTC的诊治研究进展,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视角,以供临床参考。
简介:摘要精囊腺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stromal tumor,MEST),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原发于精囊具有间质成分和良性上皮成分的双相性肿瘤。本例为56岁男性,影像提示前列腺左后上方最大径约4 cm占位性病变伴出血,精囊腺来源肿物可能。组织学形态显示肿瘤由多量大小不等的囊腔组成,囊腔衬覆单层或多层立方上皮,局灶可见乳头状内折,细胞无明显异型;囊腔间为弥漫增生的短梭形细胞,细胞密度较高,未见明确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上皮细胞PAX8、细胞角蛋白(CK)7阳性,间质细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部分阳性,NKX3.1阴性,Ki-67阳性指数约为1%~2%。此病临床和影像诊断困难,确诊需要病理检查,现报道1例精囊腺低级别MEST,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女性混合性尿失禁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索利那新口服联合盆底肌训练(PFMT)。观察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尿失禁影响问卷简版(IIQ-7)及泌尿生殖简表(UDI)的评分。结果I-QOL行为限制评分、心理影响评分、社会障碍评分,治疗组、对照组治疗1个月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2个月与本组治疗1个月比较、治疗3个月与本组治疗2个月比较评分均提高(P〈0.05);2组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个月组间比较、治疗2个月组间比较、治疗3个月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评分均提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IIQ-7评分、UDI评分,治疗组、对照组治疗1个月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2个月与本组治疗1个月比较、治疗3个月与本组治疗2个月比较评分均降低(P〈0.05);2组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个月组间比较、治疗2个月组间比较、治疗3个月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评分均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治疗女性混合性尿失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