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病毒肝炎肝硬化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病毒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胆汁肝硬化患者各57例,分别设为病毒组和原发组,对两组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肝硬化患者超声影像学对比,组间腹腔淋巴结肿大、胆管壁增强、肝脏形态缩小、弥漫结节状增生、肝内细颗粒状回声等临床表现的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明显(P均<0.05)。结论应用超声诊断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病毒肝炎肝硬化,其区别较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诊断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病毒肝炎性肝硬化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病毒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超声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90名患者,其中有45名患者患有原发性胆汁肝硬化,有45名患者患有病毒肝炎肝硬化,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最终找到两种病症的超声表现特点。结果原发性胆汁肝硬化超声诊断表现为肝脏形态呈现出肿大的态势,肝实质内细颗粒状相同能够增粗回声,但是肝包膜并未出现明显的增厚情况,超声影像并不能清晰的看到到肝内胆管,腹腔淋巴结呈现出明显的肿大状态,肝内并没有很多的再生结节;病毒肝炎肝硬化超声诊断表现为肝脏形态呈现出缩小的态势,肝实质内细颗粒状并没有呈现出明显回声,肝包膜明显增厚,可以清除的看清肝内胆管,腹腔淋巴并未呈现出明显肿大态势,肝内出现了比较多的再生结节。两个病症临床超声诊断结果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病毒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超声诊断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临床上可以运用临床超声技术来诊断上述两种病症。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病毒肝炎性肝硬化 超声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诊断应用于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病毒肝炎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共收治的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病毒肝炎肝硬化患者各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分别设为A组与B组,回顾分析其超声诊断特点,对A组与B组的超声征象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的胆管壁增强、腹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分别为28.33%、36.77%,B组的分别为63.33%、71.67%;A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A组的肝内细颗粒状回声、肝脏形态缩小、肝实质回声呈弥漫结节状增生的发生率分别为65.00%、81.67%、61.67%,B组的分别为31.67%、48.33%、26.67%,A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病毒肝炎肝硬化的超声表现呈现出较大的区别,可作为临床鉴别依据。

  • 标签: 超声 诊断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病毒肝炎性肝硬化
  • 简介:目的对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病毒肝炎肝硬化进行超声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在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病毒肝炎肝硬化患者各60例,分为原发组与病毒组,观察与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诊断特点。结果原发性胆汁肝硬化患者的腹腔琳巴结肿大、肝内细颗粒状回声以及胆管壁增强的发生率都大于病毒肝炎肝硬化患者;而肝实质回声呈弥漫结节状增生以及肝脏呈现缩小的征状的发生率小于病毒肝炎肝硬化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病毒肝炎肝硬化的超声诊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可作为临床上的鉴别依据。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病毒肝炎性肝硬化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病毒肝炎肝硬化患者经超声诊断的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50 例 原发性胆汁肝硬化为甲组 ,另择取同期 50 例 病毒肝炎肝硬化患者为乙组,均行超声诊断 ,两组诊断结果比较 。结果:甲组肝脏形态缩小发生率 (12.00%) 、结节增生表现发生率 (10.00%) 均低于乙组 80.00% 、 60.00% ,甲组腹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 (52.00%) 、肝内胆管壁增强发生率 (66.00%) 及细颗粒表现发生率 (60.00%) 高于乙组 6.00% 、 4.00% 、 8.00% , P< 0.05。 结论: 超声鉴别诊断 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病毒肝炎肝硬化患者具有可行、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改善预后,值得推崇 。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病毒肝炎性肝硬化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酒精肝硬化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及自身免疫肝硬化临床特点对比。方法在2014年2月至2018年3月开展本次研究,在研究期间总共选取20例酒精肝硬化、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0例丙型肝炎肝硬化、20例自身免疫肝硬化。借助调查问卷与临床检查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特点包含外周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数据。结果酒精肝硬化患者的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相对于其他三种疾病患者而言数据差异较大,统计学结果有意义。所有患者的贫血发生率均处于50%以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最高,其次为酒精肝硬化,酒精肝硬化的INR异常率最高(60.0%)。结论酒精肝硬化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相对于其他多种肝硬化而言临床特点突出,需要在临床中高度重视酒精肝硬化,提高临床干预水平。

  • 标签: 酒精性肝硬化 乙型肝炎肝硬化 丙型肝炎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酒精肝硬化病毒肝炎肝硬化的辅助检查差别。方法:选取本科2019年2月10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间收治的50例酒精肝硬化患者和50例病毒肝炎肝硬化患者(前者为甲组,后者为乙组),对两组患者病例进行跟踪研究。比较两种肝硬化症的疾病发展、辅助检查和诊断区别。结果:AST/ALT和γ-GT两项指标对区分酒精肝硬化病毒肝炎肝硬化有重要价值,影像学诊断可帮助临床医师明确是否发展为肝硬化。结论:肝脏疾病的诊断中,初期要重点分析患者病情病史以及家族史,关注血清酶学检查结果,最终诊断要结合影像学检查下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酒精肝硬化(ALC)和病毒肝炎肝硬化(LC)在腹部超声下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方法选取来本院就诊的80例肝硬化患者,并将其随之分为ALC组40例和LC组40例,对两组的腹部超声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LC组患者的左肝厚度要明显大于LC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门静脉主干内径以及脾脏厚度和LC组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C组的患者在腹部超声下形态失常、不规则回声增强、弥漫回声增强,也会明显少于LC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超声可以对酒精肝硬化以及病毒肝炎肝硬化进行有效的鉴定,因此值得在临床诊断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腹部超声 酒精性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酒精肝硬化肝炎肝硬化的临床区别。方法我院2007年11月至2010年2月间收治的233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体征表现以及治疗方式等进行了针对对比。结果临床表现方面ALC组患者的右上腹痛、黄疸、肝肿大的发生比率显著高于LC组,而脾肿大以及腹水发生比例显著低于LC组;临床检查方面对组间GCT、AST/ALT、UA、TC、TG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其中酒精肝硬化组患者较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指标有显著升高;在并发症方面酒精肝硬化组患者并发胆囊炎和胆石症、胰腺炎的几率显著高于肝炎肝硬化组。结论酒精肝硬化ALC与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因此应考虑针对二者不同情况,在临床治疗上予以区别对待。同时对于酒精肝硬化患者,应及时戒酒并提倡人们应节制饮酒,减少酒精肝硬化的发生。

  • 标签: 酒精性肝硬化 肝炎性肝硬化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酒精肝硬化肝炎肝硬化的超声表现差异。方法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酒精肝硬化以及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选择50例酒精肝硬化患者及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采用西门子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探究两组患者超声表现差异。结果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肝脏形态失常的比例为46.0%,不规则回声增强比例为52.0%,肝被膜锯齿状比例为44.0%,高于酒精肝硬化患者。患者弥漫回声增强的比例为48.0%,低于酒精肝硬化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门静脉内径以及脾脏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右肝斜径为(123.6±15.0)mm,酒精肝硬化患者的右肝斜径为(140.4±21.2)mm。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形态失常、不规则回声增高以及肝被膜锯齿状。酒精性肝炎的表现为弥漫回声增强。且酒精性肝炎患者的右肝斜径相对较大。

  • 标签: 酒精性肝硬化 肝炎肝硬化 超声表现 差异
  • 简介:[摘要 ] HBV慢性感染是到导致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国内外研究表明,有效控制和减少 HBV复制可以改善甚至逆转肝纤维化;可减缓失代偿期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延长生存期,因而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很重要。目前抗 HBV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

  • 标签: [ ]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疗效的分析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58位患有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患者,58例患者中,分为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和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处在代偿期的患者有34例,处在失代偿期的患者有2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给予100万U赛若金联合利巴韦林600mg/d治疗,肌内注射药物,每两天注射一次药物。治疗30周后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表明肝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治疗30周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恢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病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丙型肝炎 肝硬化 抗病毒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HBV慢性感染是到导致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国内外研究表明,有效控制和减少HBV复制可以改善甚至逆转肝纤维化;可减缓失代偿期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延长生存期,因而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很重要。目前抗HBV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肝硬化主要病因在临床上区分酒精引发原因与肝炎引发原因的本质不同与危害。方法: 选取我院 2011年 2月至 2015 年 3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 307例,根据病因分为酒精引发原因形成的肝硬化 203 例和肝炎原因引发的形成的肝硬化 104例。为了更好的区分两种肝硬化的治疗与其它详细特性,分别在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性反应表现、实验室检查肝功能主要指标等方面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肝硬化患者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在男性患者中,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大量饮酒。在肝肾综合征及原发性肝脏器质性病变高于酒精引发原因而产生的肝硬化。结论: 酒精引发原因产生的肝硬化肝炎引发原因产生的肝硬化之间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临床差异性,通过临床特点分析,可做出鉴别诊断。

  • 标签: 肝炎 肝硬化 酒精 肝硬化 临床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 酒精肝硬化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特点。 方法: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本院收治酒精肝硬化患者(观察组)与肝炎肝硬化患者(对照组)各 61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结果:观察组中具有腹痛、黄疸、肝肿大等临床表现的患者比对照组多 ( P<0.05 )。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总胆固醇、谷氨酰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水平比对照组高(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胆结石、胰腺炎)发生率比对照组大( P<0.05 )。 结论:酒精肝硬化患者临床特点相较肝炎肝硬化患者更为显著,患者的预后更差,应及时诊断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酒精性肝硬化 肝炎后肝硬化 临床特点 腹痛 血尿酸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 酒精肝硬化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特点。 方法: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本院收治酒精肝硬化患者(观察组)与肝炎肝硬化患者(对照组)各 61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结果:观察组中具有腹痛、黄疸、肝肿大等临床表现的患者比对照组多 ( P<0.05 )。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总胆固醇、谷氨酰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水平比对照组高(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胆结石、胰腺炎)发生率比对照组大( P<0.05 )。 结论:酒精肝硬化患者临床特点相较肝炎肝硬化患者更为显著,患者的预后更差,应及时诊断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酒精性肝硬化 肝炎后肝硬化 临床特点 腹痛 血尿酸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酒精肝硬化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特点。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酒精肝硬化患者(观察组)与肝炎肝硬化患者(对照组)各6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中具有腹痛、黄疸、肝肿大等临床表现的患者比对照组多(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总胆固醇、谷氨酰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胆结石、胰腺炎)发生率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酒精肝硬化患者临床特点相较肝炎肝硬化患者更为显著,患者的预后更差,应及时诊断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酒精性肝硬化 肝炎后肝硬化 临床特点 腹痛 血尿酸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精肝硬化肝炎肝硬化超声表现的差异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经肝功能检查、以及活组织检查确诊,根据其肝硬化类型分组为酒精肝硬化组(n=25)、肝炎肝硬化组(n=25);两组患者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肝右叶斜径、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值情况、两组诊断效能情况。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肝右叶斜径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值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肝硬化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精准定位区分酒精肝硬化肝炎肝硬化,具有无创、简易等检验优势,其检查结果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酒精性肝硬化 肝炎肝硬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炎肝硬化和酒精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2016年7月我院确诊的肝炎肝硬化患者137例(肝炎肝硬化组)及同期酒精肝硬化患者82例(酒精肝硬化组),对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γ-谷氨酰转移酶(GG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白球比(A/G)、总胆红素(TBIL)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男性均占多数,酒精肝硬化组男性比例(91.46%)高于肝炎肝硬化组(64.23%),女性比例(8.54%)低于肝炎肝硬化组(35.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炎肝硬化组患者平均年龄(58.9±6.4)岁较酒精肝硬化组(51.7±4.3)岁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程比较(6.8±2.5)年比(5.9±2.7)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肝掌(24.09%)、蜘蛛痣(28.47%)、男性乳房发育(1.46%)及肝大(6.57%)的发生率均低于酒精肝硬化组(70.73%、80.49%、9.76%、5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脾大(59.85%比62.20%)、黄疸(13.87%比13.41%)和腹水(80.29%比76.83%)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肝炎肝硬化组GGT(63.8±10.2)U/L、AST/ALT(1.01±0.22)及ALP(119.6±25.3)U/L均低于酒精肝硬化组(139.4±47.9)U/L、(1.98±0.53)、(215.7±46.5)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A/G及TBIL比较(0.81±0.10)比(0.86±0.22)、(47.3±25.6)μmol/L比(49.4±27.3)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肝肾综合征及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8.03%、29.20%)均高于酒精肝硬化组(3.66%、9.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上消化道出血(37.23%比43.90%)及肝脑病(20.44%比26.83%)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肝炎后和酒精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肝炎后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和酒精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137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82例酒精肝硬化患者来分析研究,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酒精肝硬化组男性比例为91.46%,女性比例为8.54%,平均(58.9±6.4)岁,肝炎肝硬化组男性比例为64.23%,女性比例为35.77%,平均(51.7±4.3)岁,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肝炎肝硬化组GGT(63.8±10.2)U/L、AST/ALT(1.01±0.22)及ALP(119.6±25.3)U/L,酒精肝硬化组(139.4±47.9)U/L、(1.98±0.53)、(215.7±46.5)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肝硬化组肝肾综合症发生率为8.03%、原发性肝癌发生率是29.20%,酒精肝硬化组分别为3.66%、9.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后和酒精肝硬化患者临床接受针对预防治疗措施能够改善病情,效果较好。

  • 标签: 肝炎后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