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患者男,28岁,因左侧胸部单发褐色肿物4年、多发小丘疹1年就诊。皮肤科检查:胸部左侧一1.2 cm × 1.1 cm × 1.0 cm褐色类圆形肿物,质韧,其右侧数个直径3 ~ 5 mm褐色丘疹,左侧腋下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手术完整切除肿物后行组织病理检查:肿物和小丘疹内均可见真皮浅层痣细胞聚集成巢,考虑皮内痣;最大肿物内见一结缔组织增生性结节,其内痣细胞散在分布于纤维之间,并见痣巨细胞;结节中痣细胞体积较大,呈上皮样或梭形,细胞核呈类圆形或梭形,可见明显核仁,痣细胞分裂象少见。免疫组化:皮内痣和增生性结节内痣细胞S100均阳性;皮内痣真皮浅层痣细胞Melan-A、HMB45阳性,而增生性结节内Melan-A、HMB45阴性;皮内痣及增生性结节Ki-67 1%、CD34阳性,P16、P63均阴性。诊断:皮内痣伴结缔组织增生性结节。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74岁。主因左侧大腿内侧近腹股沟处皮肤肿物30年,于2014年4月1日就诊。30年前患者发现左侧大腿内侧近腹股沟处一蚕豆大小皮肤肿物,无自觉症状,肿物逐渐增大至鸡蛋大小,未诊治。既往体健,否认家族成员有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增大,其他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大腿近腹股沟处可见一个鸡蛋大小的皮赘样肿物,肤色,表面光滑,呈脑回状,质地柔软,无压痛,基底部有蒂(图1)。采用高能量超脉冲CO2激光沿肿物蒂部近基底处切除并行组织病理检查。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上层胶原束间可见大量的成熟脂肪细胞(图2)。诊断:浅表脂肪瘤样痣。患者术后创面愈合良好。
简介:不知什么时候,我的脸上长了两颗痣,一颗大的长在嘴的右上角处,刚好贴着嘴唇,另一颗长在旁边,相隔不远。这样,我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嘴边有两颗痣',痣就成为别人记住我的'标签'了。所以我决定:'去痣'。在我的强烈要求下,爸爸妈妈总算同意我'去痣'了。刚开始,我还以为'去痣'就是用激光照一下,痣就没有了。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到了遵义医学院后,医生说: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面部色素痣实施切除后运用局部皮瓣修复缺损组织的效果探究。方法以2013年4月—2015年4月因面部出现色素痣而进入我院实施切除手术的病人79例为对象,借助局部皮瓣对切除受损组织展开修复处理,经探究该医疗方法的操作情况,评估受损组织修复疗效。结果79例病人都得以按时拆线,有77例的皮瓣组织在Ⅰ期内完好愈合,占97.47%;其余2例皮瓣的较远处创缘皮组织坏死,占2.53%,但于拆线后10~12天内,坏死皮组织得以较好愈合。跟踪随访数据表示,所有病人不见功能性障碍和病变反复现象,术口瘢痕并不显著,修复皮瓣和附近皮肤的质地、颜色没有突出差异。结论在有效设计局部皮瓣前提下,将适宜类型的皮瓣用在色素痣切除之后面部受损组织修复操作中,能获得良好愈合功效,且面部美容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刀削切联合皮片移植治疗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痣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整形修复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巨痣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水刀逐层削切巨痣,尽量保留皮下筋膜层及部分真皮层,创面以皮片移植术治疗。术后1~2年来院复诊,采用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对植皮区术后瘢痕进行评分(每项分值为1~10分,分值越大表示状况越差),采用数字评分法(1~10分)对植皮区满意度进行评价(10分为非常满意,7~9分为满意,6分以下为不满意),观察色素痣复发及种植转移情况。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例患儿,男2例,女5例,年龄4~14岁。躯干3例,四肢4例。巨痣占体表面积的(7.4±3.1)%。7例巨痣患儿术后皮片均成活良好。术后1年随访,植皮区瘢痕POSAS评分显示,患者或家属对植皮区瘢痕疼痛、瘙痒、硬度、厚度评分为1~3分的分别有6、4、4、5例,色素沉着及不规则度中评分为4~10分的分别有5、5例。7例患者中植皮区均无功能受限;医生对植皮区瘢痕的血管分布、色素沉着、厚度、柔韧性评分均较低,评为1~3分的分别有6、3、4、4例,对平整度中评分为1~3分和4~6分的分别有2、4例。医患双方满意度:评分为7~10分的分别有4、5例。7例术后1年复查,其中6例植皮区未见色素痣复发,1例可见2处点状色素痣复发,直径均小于1 mm;7例均未见色素痣取皮区种植转移。结论水刀削切联合皮片移植治疗巨痣,手术操作简单,一次性切除,供区只需切取刃厚皮片,术后瘢痕不明显、皮肤弹性较好、患者满意度高,适用于躯干及四肢非关节部位的色素痣切除,尤其是质地良好、颜色较浅的色素痣。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结内痣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要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09到2019年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的18例淋巴结内痣,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随访资料。常规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其中2例行第一代黑色素瘤4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9p21(CDKN2A)、8q24(MYC)基因检测。结果患者男性2例,女性16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48.2岁)。淋巴结内痣发生部位分别为腋窝淋巴结15例,腹股沟淋巴结1例,颈部淋巴结1例,髂外淋巴结1例。所有病例均仅累及单个淋巴结。镜下观察,18例淋巴结被膜上均可见痣细胞聚集,8例同时沿着被膜伸入小梁中,其中3例呈小灶状散在分布于实质内,另有1例痣细胞呈团块状大量占据淋巴结实质。所有病例最大病灶的直径范围为0.2~6.5 mm。18例淋巴结内痣的组织学类型均为普通痣,绝大多数病例细胞学形态类似良性的皮肤色素痣细胞,缺乏明显的不典型性、坏死和核分裂象。仅1例占据实质的淋巴结内痣中可见少部分富于细胞区域呈现不典型特征,包括核质比增加、出现小核仁以及偶见核分裂象。13例样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S-100蛋白、SOX10、Melan A和p16均为阳性,仅1例HMB45有少数细胞弱阳性,所有病例Ki-67阳性指数<1%。2例痣细胞巢团累及实质内的淋巴结内痣FISH检测结果为阴性。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129个月(中位时间31.5个月)。1例淋巴结内痣患者因涎腺癌全身转移死亡,其余所有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淋巴结内痣是一种良性的淋巴结内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病变。当淋巴结内痣累及淋巴结实质及被膜下窦时,或偶尔出现细胞不典型性时,需要与转移性黑色素瘤鉴别。寻找被膜或小梁上形态温和的痣细胞巢团,以及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FISH检测,可以帮助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