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产后底康复治疗在底肌力恢复方面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分娩的 10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病例 50 例,以常规产后训练为主;一组命名为观察组,病例 50 例,以产后底康复治疗为主;对比两组底肌力恢复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持续收缩时间与持续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可见显著差异( P<0.05 )。 结论: 产妇产后开展底康复治疗,可促进底肌力恢复,可在产后康复中推广。

  • 标签: 产后 盆底肌力 盆底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底肌锻炼对产后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底肌肌力的影响。方法抽取河南省人民医院省直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产后底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底肌锻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底肌肌力、底肌疲劳值及性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Ⅰ、Ⅱ类肌纤维底肌肌力、疲劳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底肌肌力均高于治疗前,疲劳值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底肌肌力高于对照组,疲劳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性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将底肌锻炼应用于产后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底肌肌力,提高其性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肌锻炼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使用经皮电刺激治疗后底肌肉参数变化及其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0例纳入临床研究,记为SUI组,同期选取8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记为正常对照组。使用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SFI)测定研究对象性生活水平,对比两组底肌肉表面肌电信号活力值、峰值、功值及右侧底肌休息值;同时按照尿失禁评分将SUI组分为SUI1组、SUI2组、SUI3组,对比3组底肌肉表面肌电信号活力值、峰值、功值及右侧底肌休息值。随后使用经皮电刺激治疗SUI组8,对比治疗后SUI组各指标变化情况,随访治疗后3月、6月及12月SUI组性生活质量。结果正常对照组与SUI组活力值、功值、峰值、右侧休息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FSFI评分显著高于SUI组(P<0.05)。SUI1组治疗后底肌表面肌电信号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UI2组、SUI3组活力值、功值、峰值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SUI组肌力明显改善。FSFI评分与受检者底肌表面肌电信号、肌力水平呈正相关性,且与活力值、功值、峰值及肌力水平相关性明显(均P<0.05)。结论SUI患者经皮电刺激治疗具有较好的质量效果,患者底肌肉参数与性功能呈正相关性。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经皮电刺激 盆底肌肉参数 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早期底康复治疗对产后底功能障碍的疗效 。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的 62 例 产后底功能障碍 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 62 例产妇进行分组,各 31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 底康复 锻炼,实验组早期开展 底康复治疗 。观察并比较 2 组的疗效。 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 产后底功能障碍 产妇实施早期 底康复治疗 ,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功能障碍 产妇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 产后早期不同时段个体化底康复治疗对女性底肌力及底功能的价值评价。 方法:选取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6 月 本院的 120例产后 早期进行康复 不同时段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均≤3级的女性底功能障碍, 以及康复前底疾病给身体造成的功能损伤的产妇为 研究对象, 并将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 n=60 例 ) 和研究组( n=60 例) 。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手法,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底康复手法,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康复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 Ⅰ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以及 Ⅱ类肌 纤维的收缩次数。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Ⅰ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Ⅱ类肌 纤维的收缩次数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在临床治疗女性底肌力以及底功能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产后早期不同时段的个体化底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底肌力以及恢复底功能,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增强纤维收缩的持续时间以及持续次数,值得推广。

  • 标签: 盆底肌 康复治疗 功能改善 盆底肌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女性在生产后有较大几率会出现盆地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女性在产后底的支持组织退化、创伤,这种情况最终会导致女性盆腔器官脱落或者性功能障碍等,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女性压力,出现尿失禁的状况,这些出现的病情都会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度不良的影响。那为了防止和避免这类事件发生,就要提高女性在产后的底康复和治疗情况。

  • 标签: 产妇 盆底康复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与底超声评估产后女性底功能异常的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初产妇85例,均于产后行腹部超声与底超声检查。统计产妇产后底功能异常者检出情况,分析底超声及腹部超声参数值。结果85例产妇中底功能异常45例,检出率为52.94%(45/85)。静息状态下,底功能正常者膀胱颈与参考线的距离(BSD)、直肠壶腹部与参考线的距离(RSD)大于底功能异常者(t=5.828、6.281,P均<0.05)。最大张力状态下,底功能正常者肛提肌裂孔面积(LHA)、膀胱颈移动度(BND)小于底功能异常者(t=8.175、18.849,P均<0.05),BSD大于底功能异常者(t=35.515,P<0.05)。结论腹部超声与底超声检查可定量评估产后女性底功能。

  • 标签: 盆底功能 腹部超声 盆底超声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底功能障碍疾病(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 PFD )的治疗中应用底康复治疗结合中医共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两组 PFD 患者各 63 例,均在 2019 年 2 月指 2020 年 2 月入本院妇产科诊治,一般资料的组建差异不明显( p<0.05 ),仅开展底康复(电刺激 + 生物反馈)治疗的一组为参照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共振治疗的一组为研究组,以底肌电位、底肌力两项指标评价底功能,观察疗效。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在底肌电位方面,治疗后的二组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比参照组指标更理想( p<0.05 )。将底肌力分为 I、 II类,每类分为 0-5 级,经治疗后研究组的底肌力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 p<0.05 )。结论 中医共振治疗有利于患者进一步改善底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为无创治疗,痛苦小,可推广。

  • 标签: 盆底康复 中医共振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底肌康复治疗对改善产妇产后底肌力所起到的效果。方法:2019年5月份至2019年12月份期间,选择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两组产妇产后均接受普通干预,观察组产妇加用底肌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产妇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底肌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且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将底肌康复治疗融入产妇产后干预工作中,对改善其底肌力有重要意义,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 盆底肌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底康复对不同分娩产后底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 110 例产后底功能障碍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剖宫产分娩)和观察组(经阴道顺产分娩)两组,每组各 55 例患者,两组均实施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手测肌力评分。 结果: 观察组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P < 0.05 );观察组手测肌力评分大于参照组( P < 0.05 )。 结论: 底康复在不同分娩产妇中,均能够降低产后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其中对于经阴道顺产分娩发生底功能障碍的几率更小,临床价值更高。

  • 标签: 盆底康复 不同分娩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产后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与底肌的影响效果。 方法:将我院 38 例底康复患者均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在产后 4 进行康复训练,研究则选择在产后 6 进行康复训练,统计比较两组康复效果 。结果:经康复训练后,研究组尿失禁阳性率高于参照组,且各项底肌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 P<0.05 ,差异显著 。结论:产后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与底肌重要的影响,早期开展康复训练所取得的效果更好。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 尿失禁 盆底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