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5年 8月— 2017年 8月该院收治的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 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平均分为观察组 30例,对照组 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排便规律性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观察组发生悲观、抑郁等异常心理者为 7例,显著优于对照组 16例,( P<0.05),观察组发生造口水肿 1例,刺激性皮炎 1例,对照组发生造口坏死 1例,造口水肿 2例,造口出血 5例,刺激性皮炎 2例,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掌握造口自我护理技巧的程度及人数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可采取全程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采取延伸护理服务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后延伸护理服务。两组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自我护理能力、规律排便的建立、精神状况、营养状况等。结果通过对患者出院半年后的随访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患者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在术后给予延伸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平均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排便规律性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发生悲观、抑郁等异常心理者为7例,显著优于对照组16例,(P<0.05),观察组发生造口水肿1例,刺激性皮炎1例,对照组发生造口坏死1例,造口水肿2例,造口出血5例,刺激性皮炎2例,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掌握造口自我护理技巧的程度及人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可采取全程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造口护理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1月诊治的36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遵医用药、病情观察、口头健康宣教、解答患者疑问等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造口护理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排便不适发生率、排便规律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住院时间为(14.68±1.5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2.63±1.9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排便不适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排便规律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和造口护理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排便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并行结肠造口术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外科治疗的80例直肠癌根治术并行结肠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自护知识、自护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等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造口出血、狭窄、坏死、周围皮炎、脱垂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并行结肠造口术患者自护能力的提高有重要帮助,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估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在2013年10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88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各44例。A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B组给予一般护理,对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A组的社会功能评分(16.35±1.52)分、躯体功能评分(16.24±1.92)分、常见症状评分(26.54±3.64)分和心理功能评分(15.66±1.75)分高于B组的(12.54±1.32)分、(12.80±1.64)分、(23.61±3.41)分和(12.42±1.36)分(P<0.05);A组的造口自理能力较好率(88.64%)高于B组(54.55%);A组的规律性排便率(86.36%)高于B组(50.00%)(P<0.05);A组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6.82%)低于B组(27.27%)(P<0.05)。结论为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术后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健康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76例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结肠造口术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8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和3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术后恢复指标、应激状态指标等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量、初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且HAMA、HAMD及NRS评分都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应用综合干预护理措施,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节省了费用,缓解了应激状态,值得推广并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术后护理中采用协同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及病人自护能力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收录的10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病人当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病人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同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及自护能力改善。结果实验组病人经协同护理后自护能力明显增强,且造口皮肤变色和侵蚀等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其ESCA及DET评分由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协同护理对于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明显,病人预后改善显著,且病人的自护能力有所提高,同时也促进结肠造口外周皮肤的恢复及愈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