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壮大,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水和空气污染逐渐加剧,对地理环境和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和危害。目前,水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关键问题。我国水污染状况的相关性不容乐观,对健康的不利影响也逐渐凸显。鉴于此,有必要对水体的自然环境进行检测和分析,探索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科学合理控制,从而区分污染物并进行控制和调节。水中总氮的测定可分为几种形式,主要包括流动注射萘乙二胺硫酸盐分光光度法和偏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流动皮下注射中,主要在酸性物质和硫氰酸钾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之后,镉柱被用于回收并转化为亚硝酸钠化学物质,这会在酸性物质中引起重氮化反应,并在硫酸钠-乙二胺偶联反应的影响下形成紫红色化学物质。间碱过硫酸钾法通常用于测定试样的悬浮物,并在特定条件范围内获得其氮合成。
简介:摘要:水体的实际状况可以由水体内部总氮的占比反应出来,换言之,水体中的总氮含量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展示出区域水质的优劣和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污染情况。因而,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测量水体总氮含量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各个实验室在落实水中总氮测定的相关工作中,主要采用的方式为UV手段,该方式具备操作简单、原理清晰、成本低廉等特征。然而,其中的空白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测定总氮的精准性,特别是对于部分水样中所含的总氮量过低时,则容易出现数据重复性较弱、结果不准等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总氮的定义、原理为基准,阐述碱性过硫酸钾法测定水中总氮具体措施,并提出后续发展中的优化策略,旨在能够为后续总氮测定的相关工作提供更精准可靠的实验方式。
简介:摘要总氮是指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在地表水监测和水污染监测中备受重视。对于总氮的监测,目前国家标准用的是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但该方法分析时间长,不能满足水样连续批量分析,操作过程繁琐,易受外界环境干扰,且有一定的危险性。本文主要针对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总氮进行简要分析。
简介:碱性磷酸酶能催化有机磷分解释放正磷酸盐,对湖泊治理研究具有生态学意义。以徐州市云龙湖为研究区,于2008年9月4日在云龙湖东、西两个区域共布设20个采样点,测定了沉积物的碱性磷酸酶活力,研究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的分布及其活力与营养盐(总氮和总磷)的关系。结果表明,云龙湖东、西区沉积物的碱性磷酸酶活力的最大值都出现在沉积物表层(0~3cm层),最小值都出现在底层(7~11cm层);云龙湖东区上覆水中总氮和总磷含量高于西区;云龙湖东区沉积物中总磷和总氮含量的最大值都出现在底层,而西区则都出现在表层;东、西区沉积物中层(4~6cm层)的碱性磷酸酶活力都与其总磷含量显著正相关(东区:r=0+776,n=10,P〈0.01;西区:r=0.642,n=10,P〈0.05),研究区沉积物中层是碱性磷酸酶的活跃层;东区沉积物底层的碱性磷酸酶活力与其总氮含量显著正相关(r=0.838,n=10,P〈0.01);东、西区沉积物表层的碱性磷酸酶活力与其总磷和总氮含量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