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祁阳县1993-2018年HIV/AIDS的发现方式,为进一步完善HIV/AIDS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祁阳县1996-2018年HIV/AIDS的发现方式,并进行分析。结果祁阳县1993-2018年累计发现HIV/AIDS1235例,以其他疾病就诊者检测的发现病例最多,共446例,占总发现病例的36.11%;检测咨询次之共320例,占总发现病例的25.91%;术前检测占第三位共133例,占总发现病例数的10.77%;第四、第五位的分别是羁押人员体检86例,强制/劳教戒毒人员检测74例,分别占总发现病例的6.96%、5.99%。结论祁阳县HIV/AIDS的发现方式全面,但检测咨询发现病例所占比例低,应加大检测咨询发现病例的力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祁阳县1993—2017年HIV/AIDS死亡情况,为完善病例管理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祁阳县1993-2017年HIV/AIDS死亡病例资料,进行人口学特征、存活时间、抗病毒治疗、死亡原因等分析。结果死亡病例中,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最多60.40%;职业以农民最多66.29%;发现方式以医疗机构最多52.25%,平均存活时间为4.61年,以小于6月的人群所占比例最大45.51%;死亡原因以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最多65.45%,抗病毒治疗率与CD4检测率逐年上升,平均为42.56%。结论祁阳县HIV/AIDS的发病与死亡已进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阶段,存在“三低一高”现象,应加强能力建设,推广开展HIV检测工作,加强病例管理,进一步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祁阳县1993-2018年HIV/AIDS传播途径式的变化,为其预防与控制策略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艾滋病专报系统收集祁阳县1993-2018年HIV/AIDS的传播途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祁阳县1993-2018年HIV/AIDS传播途径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以性接触传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2007年性接触传播所占比例首次超过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所占比例,成为HIV/AIDS主要传播方式,至2018年达到99.25%。结论祁阳县HIV/AIDS传播途径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性接触传播为其最主要方式,应更新更有效的措施预防HIV/AIDS传播。
简介:摘要目的为全面了解我县供餐单位食饮具消毒现状,制定针对性监管措施,防止因食饮具不洁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按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采样、检测与评价,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试纸法。结果五年监测的食饮具消毒合格率依次为60.05%,60.95%,64.98%,68.15%,72.77%,总合格率为65.51%,其中2008年最低(60.05%),2012年最高(72.77%)。各年份之间消毒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53,P<0.01);从单位类别看,餐具消毒公司合格率最高(95.42%),学校食具消毒合格率最低(56.09%);从食饮具类型看,小型食饮具消毒合格率最高(77.10%),大型食饮具消毒合格率最低(45.98%);从消毒方法来看,以综合消毒合格率最高(93.01%),化学消毒剂消毒合格率最低(53.01%)。结论本辖区食饮具消毒合格率偏低,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应对学校、餐饮店这些消毒合格率偏低的重点单位及主要食饮具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并对从业人员开展卫生知识培训和消毒技术指导,针对不同单位、不同食饮具采用不同消毒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祁阳县2012-201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消除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祁阳县2012-2017年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祁阳县2012-2017年麻疹发病率在0.09-8.22/10万之间,呈较低的发病水平。发病年龄以8月龄以下儿童最多42.15%。发病儿童麻疹免疫史较低,8月龄—18月龄儿童1次免史25%,18月龄—3岁儿童1次免疫史42.85%、2次免疫28.57%,3岁—7岁儿童2次免疫史20%,1次免疫史30%,7岁以上的人群2次免疫史40%。结论提高麻疹类疫苗接种是控制麻疹发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