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选择手术治疗。结论风湿性关节炎滑膜切除术的基本适应证是内科非手术治疗4~6个月后失败或效果不明显者。当病变只局限于滑膜或只有小范围的软骨或骨质破坏、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正常或只有轻微狭窄者,滑膜切除的效果良好。
简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简称类风湿,是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皮下结节、心包炎、胸膜炎、肺炎、周围神经炎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因未明的,尚无特异性诊断指标的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的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腕、足等关节最常受累;早期呈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硬和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缩,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腱),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所以,病人除了有以上关节炎的表现外,还可有其他全身性表现,如发热、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皮下结节、心包炎、胸膜炎、周围神经病变、眼病变、动脉炎等。由此可知,所谓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并非只是关节发生了炎症病变,而是全身性的广泛性病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的X线表现。方法结合实验室检查,对30例临床证实的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X线平片的主要表现。结果X线平片显示骨质破坏19例,18例伴有骨质囊变,26例关节间隙变窄,30例伴有骨质疏松及关节肿胀,3例伴有关节强直。结论X线检查类风湿性膝关节炎,主要征象包括骨质疏松、骨质囊变、关节间隙变窄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并发症、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本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32例,分别对术前、术中、术后的综合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1例术中股骨外侧副韧带处骨质撕脱,术后1月随访,关节活动度(屈曲90°,伸直0°),且疼痛消失。1例发生肺栓塞,抗凝治疗两周肺栓子消失。12例脂肪液化,3例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2例伤口浅层部分裂开,1例伤口全层裂开,术后1月、3月、6月、1年常规随访病人,未出现假体无菌性松动及关节假体感染患者。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经术前的综合评价,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术中手术细节的落实、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肢体功能锻炼等措施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为该疾病的综合治疗提供了的临床经验。
简介:湖北宜昌国药葛洲坝中心医443000【摘要】目的:通过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疾病中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份期间收治观察到的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选择40例健康人士做对照组,将观察组与对照组全部实施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的检测方法。结果:检测结果数据表示,观察组在髌上囊积液厚度、滑膜厚度及膝关节内彩色血流等方面使用彩超的诊断方法确实能有效提高确诊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具有良好的实际观测效果,临床价值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与针灸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6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中西医与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3%,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异,治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均<0.05,差异明显。结论将中西医与针灸进行联合应用对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得到提高,并且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和提高我院的社会声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短期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的46例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手术治疗的工作,进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分。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89.98±4.25)分和SF-36量表评分(89.87±5.25)分明显高于患者治疗前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70.89±3.25)分和SF-36量表评分(74.44±4.14)分,而患者治疗前的视觉疼痛评分(4.78±1.21)分则明显高于治疗后的视觉疼痛评分(1.21±0.12)分(P<0.05)。结论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运用于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过程中,能够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有利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提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