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药物而出现的药物外渗是临床经常遇到的问题。外渗药物可使局部组织产生炎症反应,皮肤出现红肿、皮下硬结及轻中度疼痛,甚至有剧烈的烧灼样疼痛,严重者可出现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甚至形成经久难愈的溃疡,所以预防药物外渗与药物外渗后的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探讨95%酒精湿敷治疗输液外渗红肿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静脉输液中药物外渗病人120例,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使用95%酒精湿敷和50%硫酸镁湿敷,比较2种方法治疗药物外渗红肿的疗效。结果输液外渗红肿,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95%酒精湿敷治疗输液外渗红肿疗效显著,其消肿祛瘀、止痛效果好,病人感觉舒适,取材方便,经济实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奄包穴位热熨治疗产后宫缩痛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200例产后宫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患者100人。甲组仅进行常规护理,乙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药奄包穴位热熨治疗,统计并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显示,和甲组相比,乙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甲组治疗有效率为56.00%,乙组治疗有效率为94.00%,两组之间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患者满意度,甲组患者满意度为60.00%,乙组患者满意度为96.00%,两组之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奄包穴位热熨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后宫缩痛,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在实际工作中加大对中药奄包穴位热熨治疗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热痛刺激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血清中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口服西比灵(每次5 mg,每晚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穴位热痛刺激,取穴包括风池、率谷、阳陵泉、外关、太阳、印堂等,热刺激温度设定为54.5 ℃,各穴位交替刺激,每日治疗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2组患者偏头痛治疗效果;同时记录患者CHEP潜伏期、波幅,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5-HT、β-EP及CGRP含量变化。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CHEP的N-P波幅[(30.67±2.70)μV]较治疗前及对照组[48.58±4.61)μV]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5-HT、β-EP含量[分别为(383.30±48.57)pg/ml和(42.35±6.17)pg/ml]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分别为(316.67±43.71)pg/ml、(30.79±4.63)pg/ml]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CGRP含量[(12.75±2.28)pg/ml]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21.16±3.17)pg/ml]显著降低(P<0.05)。结论穴位热痛刺激能有效缓解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症状,降低CHEP的N-P波幅,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血清中5-HT、β-EP含量、降低CGRP含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