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空气是医院内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医院内环境尤其是手术室及患者集中地区的空气净化程度和医院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对医院空气进行常规监测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所在。但是传统的空气细菌检测方法需要进行细菌培养,耗时2~3d,结果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用于检测空气中的生物性粒子和非生物性粒子。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荧光粒子计数器在空气细菌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检验科采血室作为实验点,使用荧光粒子计数器对空气中生物粒子数进行动态监测,同时与撞击法细菌培养计数结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计算生物粒子数和细菌数之间的相关系数r。结果空气中生物粒子数与细菌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889);非就诊时间空气中的细菌数≤500cfu·m^-3,其他时间均超过该数值,不符合国家消毒卫生标准的要求。结论荧光粒子计数器可以通过监测空气中生物粒子数,推测其细菌数,有望实现空气细菌的动态监测。

  • 标签: 生物粒子数 细菌数 空气细菌监测 荧光粒子计数器 撞击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F-50尿液分析仪细菌计数结果在筛检尿路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UF-50检测325份尿中细菌和白细胞,同时作细菌定量培养并作结果比较。结果重复试验中UF-50细菌计数CV值低于细胞计数CV。结论在临床尿路感染筛检时可用细菌一项指标,90%结果阴性的标本可在短时间内筛去,但应注意假阴性,更不可替代尿定量细菌培养。

  • 标签: 尿路感染 UF-50尿液分析仪 定量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决灵敏度实验、促生长实验、无菌检查、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及控制菌检查等实验过程中利用肉眼观察加入的菌液浓度所造成的误差。方法采用麦氏比浊法和平板计数的方法进行菌液浓度的比对。结果将菌悬液的麦氏浊度控制在0.17~0.34McF时,能够通过菌液稀释,控制菌液浓度在100cfu/ml左右。结论该法使得在洁净区实验中能够简单快捷的判断细菌菌液浓度。

  • 标签: 麦氏比浊法 细菌 菌悬液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尿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在筛查泌尿系统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26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集所有观察对象的中段尿,使用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及尿细菌培养对患者的尿液进行检测,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检测结果阳性率之间比较(64.66%VS6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将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测结果中的168例阳性标本和剩余的阴性标本进行尿细菌培养,评价两种方法的符合率。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的阳性标本符合率为95.83%,阴性标本符合率为97.96%,两种方法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定量分析与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一致性高,尿沉渣定量分析技术的准确性高、筛查速度快,可作为尿路感染的筛查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液 细菌培养 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尿沉渣中白细胞数量、细菌数定量计数和尿培养的结果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清晨同时留取患者尿液标本俩分,一份用UF-500尿沉渣分析仪测尿液白细胞数量和细菌数定量计数,另一份(要求无菌采集)做尿液培养,对培养阳性结果做尿液白细胞数和细菌数定量计数统计学处理。结果尿培养阳性的患者均有尿液白细胞和细菌数的明显升高。结论尿沉渣中白细胞数和细菌数定量计数明显升高的患者应做尿培养检查,这可以尽早查出尿路细菌感染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及时对患者治疗。

  • 标签: 尿沉渣 尿液培养 细菌定量计数 尿白细胞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尿沉渣中白细胞数量、细菌数定量计数和尿培养的结果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清晨同时留取患者尿液标本俩分,一份用UF-500尿沉渣分析仪测尿液白细胞数量和细菌数定量计数,另一份(要求无菌采集)做尿液培养,对培养阳性结果做尿液白细胞数和细菌数定量计数统计学处理。结果尿培养阳性的患者均有尿液白细胞和细菌数的明显升高。结论尿沉渣中白细胞数和细菌数定量计数明显升高的患者应做尿培养检查,这可以尽早查出尿路细菌感染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及时对患者治疗。

  • 标签: 尿沉渣 尿液培养 细菌定量计数 尿白细胞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泌尿系统发生感染使用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进行筛查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将尿液标本共350例分别使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器和使用尿液细菌培养的方法进行筛查。结果经过尿沉渣细菌计数,43例呈现阳性,307例呈现阴性;经过尿液的细菌培养,41例呈现阳性,309例呈现阴性。两者经过比较,没有统计学的差异。结论泌尿系统发生感染后使用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法可以作为筛查的标准,但仍然要配合使用尿液细菌培养的方法。

  • 标签: 尿沉渣 细菌计数 尿液细菌培养 泌尿系统感染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尿液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筛查泌尿系统感染的准确率,分析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2017年 10月~ 2018年 10月期间我院门诊以及住院患者的尿液样本 174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和尿液细菌培养对 174份尿液样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的临床检测价值。 结果 174例尿液样本尿液细菌培养检测结果显示,呈现阳性的有 20例,阳性率为 11.49%;呈现阴性的有 154例,阴性率为 88.51%。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筛查显示,呈现阳性的有 21例,阳性率为 12.07%;呈现阴性的有 153例,阴性率为 87.93%。两组阳性率和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 50.0%,阴性预测值为 82.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可以作为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测方法,阴性预见性较高,但不能完全取代尿液细菌培养。     [关键词 ] 尿液细菌培养;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泌尿感染;临床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ccuracy of urinary bacterial culture and urinary sediment bacterial quantitative count in screening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urinary sediment bacterial quantitative count. Methods 174 urine samples from outpatients and in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174 urine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urine sediment quantitative analyzer and urine bacterial culture. The results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the clinical value of urine sediment bacterial quantitative counting was analyzed. Results Among 174 urine samples, 20 were positive (11.49%) and 154 were negative (88.51%). Quantitative counting and screening of urinary sediment bacteria showed that 21 cases were positive, the positive rate was 12.07%, 153 cases were negative, the negative rate was 87.9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th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quantitative counting of urinary sediment bacteria were 50.0% and 82.2%,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urinary sediment bacteria can be used as a detection method fo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The negative predictability is high, but it can not completely replace urinary bacterial cultur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液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筛查泌尿系统感染的准确率,分析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门诊以及住院患者的尿液样本174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和尿液细菌培养对174份尿液样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的临床检测价值。结果174例尿液样本尿液细菌培养检测结果显示,呈现阳性的有20例,阳性率为11.49%;呈现阴性的有154例,阴性率为88.51%。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筛查显示,呈现阳性的有21例,阳性率为12.07%;呈现阴性的有153例,阴性率为87.93%。两组阳性率和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50.0%,阴性预测值为82.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可以作为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测方法,阴性预见性较高,但不能完全取代尿液细菌培养。

  • 标签: 尿液细菌培养 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 泌尿感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血培养阳性病例110例,血培养阴性病例80例,制作ROC曲线,比较血清PCT、CRP及外周血WBC计数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对PCT、CRP及外周血WBC计数做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PCT曲线下面积为0.665(P=0.665,95%置信区间为0.587~0.742),敏感性71.84%,特异性46.34%;CRP曲线下面积为0.596(P=0.25,95%曲线下面积为0.514~0.679),敏感性90.29%,特异性13.41%;WBC曲线下面积为0.648(P=0.01,95%置信区间为0.569~0.727),敏感性54.37%,特异性67.07%。结论细菌感染时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这三项指标均升高,对患者的PCT、CRP及WBC计数做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PCT(0.665)>WBC(0.648)>CRP(0.596),说明对于细菌感染,PCT的临床诊断价值最高,高于WBC计数和CRP,CRP对于细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最高,高于WBC和PCT,但特异性最低,相比较白细胞计数诊断细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较高,所以血清PCT、CRP及WBC计数的联合检测可以辅助诊断早期细菌感染。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血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76例疑为颅内细菌感染患者,入选患者均行C反应蛋白(CRP)与NLR检查,以实验室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RP与NLR的诊断价值。结果:本次研究中76例患者实验室培养阳性33例,阴性43例;NLR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高于CRP,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NLR在颅内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高于CRP,可推广使用。

  • 标签: NLR 颅内细菌感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在诊断细菌性肺炎中的价值。通过对37例细菌感染者、37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PCT,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CRP,核酸荧光染色技术和激光流式细胞技术双方法检测WBC,比较两组PCT、CRP与WBC水平及阳性率。发现细菌性肺炎组的PCR、CRP及WBC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 。得出PCT、CRP及 WBC均可用于细菌性肺炎的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PCT联合CRP检测细菌性肺炎效果显著的结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细菌性肺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且确诊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共43例为观察组,同期非细菌性感染患者均共42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检测,对比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CT、CRP及WBC项目检出计数及各项目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细菌性感染患者行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检测可为临床早期确诊提供准确依据,利于后期对症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细菌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严谨的最佳的统一的牛黄上清丸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验证方法。方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ⅢC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结果最终确定牛黄上清丸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的验证方法,细菌计数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5倍稀释),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可采用常规法。结论通过对8家生产企业的牛黄上清丸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验证方法的整理,筛选,实验,最后确定科学、严谨的统一的验证方法,即方便了检验,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使牛黄上清丸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得到了合理的统一。

  • 标签:
  • 简介:目的:确立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在微生物限度检查菌落计数中应用的适宜浓度。方法:用TTC梯度浓度培养基进行细菌菌数计数的回收率试验和菌落显色试验。结果:实验证明TTC在培养基中的浓度过高时对细菌生长有抑制作用,浓度过低时菌落不显红色。当浓度在0.0007%-0.002%时,菌落中心显红色,有利于菌落计数,且各菌的回收率接近100%。

  • 标签: 微生物限度检查 菌落计数 TTC 适宜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细菌定量计数联合尿沉渣白细胞检验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1-2023.1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为对象。均进行细菌定量计数及尿沉渣白细胞检验,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细菌定量计数诊断尿路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分别为76.00%、80.00%、95.00%、40.00%、76.67%。尿沉渣白细胞检验诊断尿路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分别为84.00%、90.00%、97.67%、52.94%、85.00%。联合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分别为96.00%、90.00%、97.96%、81.82%、95.00%。细菌定量计数联合尿沉渣白细胞检验诊断尿路感染的价值较高。结论  细菌定量计数与尿沉渣白细胞联合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方面价值较高,且简单易行,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细菌定量计数 尿沉渣白细胞 在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细菌定量计数+尿沉渣白细胞检验应用在尿路感染(UTI)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方法:纳入2020年3月—2021年11月接诊且疑似为UTI的87例患者,参照尿细菌培养结果,分析细菌定量计数+尿沉渣白细胞检验的诊断效果及效能。结果:87例疑似UTI患者经尿细菌培养确诊54例,细菌定量计数+尿沉渣白细胞检验的检出率为89.66%、敏感性为92.59%、特异性为84.85%,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较高,P>0.05。结论:在UTI诊断中行细菌定量计数+尿沉渣白细胞检验,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菌定量计数 尿沉渣白细胞检验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检查在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确诊为细菌性感染的新生儿212例及同期同年龄段健康新生儿20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各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数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感染组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4.85±11.80mg/L和18.62±4.81×109/L,阳性率分别为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1±3.65mg/L和14.32±2.88×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单独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为78.77%(167/212),显著高于单独白细胞计数阳性率57.10%(121/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产和低体重儿中,单独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为82.00%(41/50),显著高于白细胞计数阳性率50.00%(2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相比,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低体重儿细菌性感染临床诊断中是更为灵敏的指标。

  • 标签: 新生儿 超敏C 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细菌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