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甘誓》"孥戮汝"的解释涉及了因"连坐"而"戮及子孙"的问题。表面上,这是学者对夏代有没有连坐法之制度的讨论,然由于传统文化中的《尚书》除了史书的身分,更是代表人文价值根源的经书,所以大多数学者都相信古时"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理想,多不主张将之解释为因连坐而"实戮其子"。即使主张"实戮其子"的孔颖达、蔡沉,也要设法提出"权以胁之,使勿犯"、"非常刑"的说明,以维护"罚弗及嗣"的理想。这与纯就史料考证的立场,考证启之时是否可能出现连坐的事实,毕竟不同。当历史之真与人文理想之真不一致时,学者的讨论便会游移于经书义理和史实考订的立场间,甚至以义理的理由来判断或讨论"史实"。
简介:【摘要】解释学史学可分为历史解释学、哲学解释学以及后现代解释学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见证了历史的三个基本规定性(客观性、历时性与总体性)的丧失过程,并导致历史的当下化、话语化与时尚化。解释学史学观乃是当代人文学科体现和表达这一时代之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的典型表征,其负面效应自有其根源。它意味着由历史学派、黑格尔思辨的历史哲学以及历史主义传统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在不断加深的现代性境遇下已陷入困境,其实质是现代性历史意识的危机。哲学解释学在存在论及价值论立场上敞开的历史相对主义,直接通向了历史虚无主义,虚无主义是相对主义的存在论化。如果说历史虚无主义曾经漠视和否定历史作为过去存在的意义,并且解释学史学对于克服这种历史虚无主义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哲学解释学对认识论及其主观主义的批判就包含并实现了这一努力),那么,哲学解释学、尤其是后现代解释学则在敞开和解释历史的同时促成了历史的虚无化,从而形成了一种缺乏未来向度的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作为当代的历史观,本身就见证并且深刻影响了历史观及历史研究传统的当代变革,而且也值得由此展开对解释学史学观的批判。解释学史学在其路向上丧失掉的三重历史规定性,在唯物史观中都得到了建设性的保留。马克思的解释学,乃是建立在实践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拜物教批判以及意识形态批判之上的实践解释学或实践诠释学。唯物史观蕴涵的历史进步及人类解放论,更有理由作为当今无神论时代抵制和遏制历史相对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资源。显然,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及其实践而言,也十分有必要展开历史虚无主义批判。[著者文摘]
简介:唯识的时空观是以“内因缘缘起”,即阿赖耶识缘起为立论的总根据。以“二十四不相应行法”和“过未无体”来说明时空的无自性。用唯识的“种熏”说,来说明时间的“刹那灭性”。本文引入自证分对回忆与预想的证知,来说明自证与时间意识之间的深刻联系。在回忆、期待和感知三种时间意识行为中,只有感知(证知)具有当下性。不论是因果同时还是因果异时,都是自证分的“证知”,它们不过是自证分这一受熏持种主体之“行相与体性”两种不同的功能显现而已。在这样一个“回忆卜现在(证知)_期待”构成的三维时间结构中,我们看到三者的相互依存。本文以“波粒二象性”量子实验来说明时间与观察者有关。以经验心识观之,光波(能量、空)会“坍缩”成粒子(物质);以觉性观之,粒子又会还原成空无。所以,与其说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不如说我们“心识”存在的状态具有波粒二象性。
简介:透过经学诠释学的视域,儒家以“思无邪”为中心的《诗》教观,是历代儒士在《诗》之为“义之府”的前理解中,对《诗》教意义在此时当下的筹划、构建及修正。作为第一位自觉的《诗》学诠释者,孔子断章取义,引《诗》论《诗》,以“思无邪”本文的字面意义对《诗》教的意义予以概括性的规定;《毛诗序》则将“思无邪”的整体意义规定为一种政教类型,视《诗》本文为一个内在一致的统一体,以“美刺”言诗,形成从整体到部分融贯一致的封闭的诠释循环系统:朱熹则以对本文实际真理的肯定修正“美刺说”.并在“劝善戒恶”的层面,重新构建了“思无邪”之“使人得其情性之正”的去邪归正的《诗》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