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跟骨骨折治疗中经跗骨切口的效果。方法:跟骨骨折患者取样65例,纳入时间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盲选抽签分组,给予跗骨切口治疗(n=33,试验组)和传统 L 形切口内固定术治疗(n=32),对比AOFAS、Maryland评分,观察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试验组AOFAS(79.85±3.69)分,Maryland(89.33±5.24)分,比对照组(73.42±3.84)、(81.45±5.52)分高,试验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更短,切口愈合、首次下床时间更早,术中失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跟骨骨折治疗中,跗骨切口手术可减少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有利于足功能恢复,提升手术安全性。

  • 标签: 恢复情况 跟骨骨折 经跗骨窦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跗骨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20.1-2022.12三年期间内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平均划分成45例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分别予以锁定钢板跗骨外侧扩大L两种治疗方式并分析二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恢复中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前的Bohler、Gissane、根骨宽度等指标并无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及其愈合时间、术后的Bohler、Gissane、根骨宽度相较于对照组表现更好(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跗骨治疗效果较好,创伤少,恢复快,安全性高。

  • 标签: 锁定钢板 跗骨窦入路 跟骨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跗骨手术治疗 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7年 2月 -2019年 2月)收治的 24例 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实验组( 12例,应用跗骨手术方法)和对照组( 12例,应用传统切口外侧 L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 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切口开裂、切口感染以及皮缘坏死等)发生率。结果:两组 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 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切口开裂、切口感染以及皮缘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跗骨手术治疗 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经跗骨窦入路手术 Sanders Ⅱ Ⅲ型 跟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跗骨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40例根骨关节骨折的病人为研究目标,依据随机法将纳入人员分为两组,即病例组、对照组,组内各20例,病例组治疗方式:跗骨微创,对照组治疗方式:广泛外侧 L 形钢板内固定术,评定两组治疗成果。结果:病例组治疗优良占比为(95%)、对照组为(65%),病例组治疗优良占比同预期目标相近(P

  • 标签: 经跗骨窦入路微创 跟骨关节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跟骨骨折治疗中经跗骨切口的效果。方法:跟骨骨折患者取样65例,纳入时间2019年10月至2022年06月,盲选抽签分组,给予跗骨切口治疗(n=33,试验组)和传统 L 形切口内固定术治疗(n=32,对照组),对比AOFAS、Maryland评分,观察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试验组AOFAS(79.85±3.69)分,Maryland(89.33±5.24)分,比对照组(73.42±3.84)、(81.45±5.52)分高,试验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更短,切口愈合、首次下床时间更早,术中失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跟骨骨折治疗中,跗骨切口手术可减少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有利于足功能恢复,提升手术安全性。

  • 标签: 恢复情况 跟骨骨折 经跗骨窦切口
  • 简介:背景:微创治疗跟骨骨折渐成趋势,通过跗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值得探讨。目的:探讨跗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型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跗骨路经载距突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35例跟骨骨折患者,男21例,女14例;年龄23~58岁,平均(45.4±6.9)岁;左侧23例,右侧12例;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A型17例,ⅡB型18例。测量记录患者术前术后B?hler角和Gissane角,观察关节面的恢复情况。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足部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5±1.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周,平均(9.8±1.5)周。无切口并发症发生。B?hler角术前平均15.2°±2.6°,术后平均30.7°±3.2°;Gissane角术前平均95.9°±4.0°,术后平均125.2°±11.6°,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优24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4.3%。结论:跗骨路经载距突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型骨折,组织剥离少,可以很好地恢复跟距关节面平整,跟骨的宽度、B?hler角及Gissane角均得到良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跟骨 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跟骨骨折采用跗骨内固定治疗方法的研究;【方法】随机抽取55例跟骨骨折SandersⅡ、Ⅲ型患者使用跗骨内固定治疗方法,记录并发症临床情况。对手术前后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的高宽度进行对比,术后6个月对足部功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的高宽度对比手术前有明显的改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0个月内对患者进行回访,患者对骨折的复位愈合情况均表示满意,愈合期间2-4个月内无皮肉坏死、感染的情况,内固定未出现断裂或松动等情况。术后6月足部功能评分68-97分,优42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93.2%;【结论】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跗骨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后极少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对临床疗效表示满意。

  • 标签: 跟骨骨折 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手术方法 治疗效果研究
  • 简介: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胚胎残余性良性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治疗难点之一。切除颅咽管瘤是最早被采用的手术方式之一,但由于手术视野小,脑脊液漏发生率高,对鞍上肿瘤部分切除困难等原因,一直被视为一种颅咽管瘤手术切除的补充。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的进步,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扩大经蝶手术方式的发展,手术逐渐成为治疗颅咽管瘤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本文就目前采用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情况做一综述。

  • 标签: 颅咽管瘤 经蝶窦入路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生长激素(GH)腺瘤患者的肿瘤大小、术前GH水平、术中GH的动态变化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47例垂体GH腺瘤,18例术前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均采用手术,19例术中检测GH水平,21例术后1个月行OGTT试验。结果术后随访期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的30例,随访期内GH〈2.0ng/ml的有29例,总的缓解率61.7%,其中微腺瘤77.7%、大腺瘤的缓解率是51.7%。结论垂体GH腺瘤患者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OGTT抑制试验有助于早期诊断;鼻蝶手术是治疗首选,术中GH的动态观察有助于早期判断手术效果,若能及时快速测定GH,将有助于提高缓解率。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垂体瘤 经鼻蝶入路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跟骨骨折行微创跗骨复位骨折+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价值。方法:纳入96例跟骨骨折患者,予以各样本随机分组,即常规组、微创组,均有48例样本,前者行常规大切口内固定,后者行微创跗骨复位骨折+螺钉内固定,样本统一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入选,评估关节功能,观察预后情况。结果:统计各组别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数据,在微创组达到93.75%,检验计算后数值比常规组(75.00%)高,P0.05。术后通过跟骨宽度、高度等评估预后情况,前者在微创组比常规组低,后者在微创组比常规组高,P

  • 标签: 跟骨骨折 预后情况 螺钉内固定 临床影响 跗骨窦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10年10月30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症12例;脑脊液鼻漏6例;高热4例;并发颅内感染l例,精心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结论术后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尿量,监测尿比重、电解质,重视视力视野改变等,并做好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 标签: 经蝶窦入路 显微手术 垂体腺瘤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单鼻孔-鼻中隔根部-切除垂体腺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显微镜下长鼻镜辅助观察、扩张中鼻道,扩张器置入直达蝶前壁、骨性鼻中隔根部,将鼻中隔自根部折断连同对侧鼻黏膜一起推向对侧,余步骤同传统蝶手术.结果全组70例中,62例近全切除(>95%),6例大部切除(76%~95%),2例仅为部分切除(≤75%).无手术死亡.术后24例一过性尿崩,均于3周内自愈;8例脑脊液鼻漏,5例卧床2周自愈,3例行腰大池引流治愈.48例随访3个月~2年,平均7个月,2例复发.结论单鼻孔-鼻中隔根部-切除垂体腺瘤疗效满意,对手术通道即鼻部组织损伤小,不必分离鼻中隔及两侧黏膜,手术技术容易掌握,省时间,并发症少.

  • 标签: 鼻中隔 经蝶 垂体腺瘤 手术
  • 简介:近年来,单鼻孔一蝶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式不断普及,但其中的许多观念和技巧不甚一致,甚至有些可能还不够成熟。本文就手术相关问题进行综述。一、单鼻孔-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历史与现状1987年,Griffith首先采用单鼻孔-蝶直接入切除垂体腺瘤,由于其操作相对简单,且避免了传统唇下创伤大的缺点,被各国学者广泛采用。随着神经导航及神经内镜

  • 标签: 垂体腺瘤 经蝶窦入路 经单鼻孔直接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蝶治疗垂体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1例鼻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结果术后视野、视力恢复26例,月经恢复6例,术后暂时性尿崩症8例保守治疗痊愈,术后住院时间最短7d,最长14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d。结论鼻蝶治疗垂体瘤创伤小,取瘤方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病死率低。

  • 标签: 垂体瘤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护理
  • 简介:最近,我们对海绵特别是内侧壁进行了显微解剖学研究,并结合我科的经验,探讨显微手术切除侵袭海绵垂体腺瘤的方法和技巧。解剖学研究成人尸体头部标本20个,对海绵内侧壁进行显微解剖和观察。海绵内侧壁的平均厚度156.9±32.7μm,上壁和外侧壁的平均厚度分别为1130.4±97.6μm,821.3±54.3μm。海绵内侧壁的胶原纤维层明显较海绵上壁和外侧壁为薄。其中,有3例标本中,可见海绵内侧壁存在缺损,垂体部分突人海绵

  • 标签: 海绵窦 侵袭性垂体腺瘤 内侧壁 解剖学研究 经蝶窦显微手术 全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跟后方联合跗骨小切口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骨科一区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采用足跟后方联合跗骨小切口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20例(25足)跟骨闭合性骨折患者。男16例,女4例;年龄16~60岁,平均41.8岁;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3例,Ⅲ型15例,Ⅳ型2例。采用牵引、挤压、撬拨及跗骨窗直视下对骨折进行复位,足跟后方小切口置入接骨板,闭合拧螺钉固定。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跟骨长度、宽度、高度、Böhler角、Gissane角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单足骨折手术时间45~70 min,平均64.5 min;术中单足透视3~6次,平均4.5次。术后1例1足局部出现约0.5 cm×0.3 cm的皮肤坏死,换药处理后愈合,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伤口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7.3个月。骨折愈合,骨痂塑形好,后关节面平整,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末次随访时跟骨长度(80.5±4.2)mm、宽度(44.8±5.2)mm、高度(44.4±3.0)mm、Böhler角25.0°±5.1°、Gissane角113.8°±8.6°较均术前[(79.4±4.5) mm、(50.5±6.3)mm、(40.0±4.5)mm、12.0°±13.8°、107.0°±13.3°]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部功能恢复按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价:优20足,良3足,可2足,优良率为92.0%。结论足跟后方联合跗骨小切口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闭合性骨折,具有切口小、骨折复位好等优点,临床效果好。

  • 标签: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跗骨窦 小切口
  • 简介:我们从2003年2月~7月在全麻下实施内镜下单鼻孔-蝶切除垂体腺瘤10例,效果满意.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6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7岁,平均34岁.其中泌乳素腺瘤5例,生长激素腺瘤2例,无功能腺瘤3例;微腺瘤1例,大腺瘤1例,巨腺瘤8例,其中复发性垂体腺瘤1例.术前均行鞍区蝶CT冠扫.常规检查病人视力视野,垂体激素水平,病人术前口服皮质激素,术前、术中预防性应用抗菌素,术后常规放疗.

  • 标签: 内镜 蝶窦 垂体腺瘤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鼻蝶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垂体腺瘤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手采用单侧鼻孔蝶内镜下切除肿瘤,必要时在导航确认下进行。术后3个月复查头颅增强MRI判断肿瘤切除情况。结果术中无定位错误病例,无大的血管和神经损伤病例。肿瘤全切除178例,次全切除37例,大部切除6例。术后死亡3例。术后无永久性尿崩和脑脊液漏病例,2例围手术期鼻腔大出血,治疗后好转。术前视力和视野障碍病人术后无恶化。结论内镜结合导航鼻蝶切除垂体腺瘤创伤小,导航可增加手术安全性和扩大手术适应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规范的术中操作是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垂体腺瘤 手术 单鼻孔蝶窦入路 神经导航 神经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除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来3年前往我院应用切除治疗的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参照相关参考文献后,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肿瘤全切25例,次全切10例,部分切除5例;术后并发症治疗有所改善。结论对垂体瘤患者应用切除进行治疗,不仅患者受到极小的创伤,同时脑部得到很大的保护,患者承受痛苦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垂体瘤 经蝶窦入路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岩骨乙状切除岩斜区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岩斜区肿瘤各部岩骨乙状显微手术肿瘤切除.结果17例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术后死亡1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乙状切除岩斜区肿瘤有对小脑反颞叶牵拉轻微,至肿瘤距离可缩短3cm,肿瘤基底部及血管容易处理等优点,全切除率高.

  • 标签: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 切除 岩斜区肿瘤 肺部感染 显微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