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传统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药物治疗等方法对其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减重代谢手术不仅旨在减轻体质量,同时可改善或解决多种代谢合并症,例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高脂血症等,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减重代谢手术的不断发展,其术式也在更新迭代,目前主流术式中,超过50%是腹腔镜状胃切除术(LSG)。应用LSG要注重精准的手术操作及适应证的掌握,来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以达到减重代谢手术效果的最大化。同时,规范的术后管理,多学科团队(MDT)及院内数据库建设,出院后的饮食营养及运动指导、规律随访复查仍是减重效果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袖状胃切除术 肥胖症 减重手术 精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节镜下肩修复术对肩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56例肩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应用开放式肩修复术治疗)和试验组(28例,应用关节镜下肩修复术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指标。结果;术后6个月,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增高,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下降,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屈曲、肩关节外旋和肩关节内旋的活动范围明显大于治疗前,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 < 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下肩修复术治疗肩损伤,可缓解患者疼痛,同时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

  • 标签: 肩袖损伤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 肩关节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上肩损伤后肩肌肉功能与肩关节外展功能关系。方法通过自主研发的动态肩关节生物力学检测平台,对7具尸体肩关节标本分别在以下4种状态模拟肩关节90°外展动作:(1)肩完整、施力(正常肩组);(2)后上肩损伤、施力(后上肩损伤施力组);(3)后上肩损伤、后上肩不施力(后上肩损伤无力组);(4)肱骨头旋转中心上方无肩组织、不施力(广泛性肩损伤组)。通过中三角肌施力峰值和稳定值来评估不同肩损伤情况下肩关节外展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状态。通过肩峰下压强峰值、肩峰下压强平均值、肩峰下接触面积和肩峰下压力评估不同肩损伤情况下肩峰的受压情况。通过盂肱关节内压力/中三角肌施力峰值和稳定值比率评估不同肩损伤情况下肩关节的稳定情况。结果在90°动态外展时,正常肩组中三角肌施力峰值和稳定值分别为(42.1±8.7)N、(29.9±7.4)N,后上肩损伤施力组分别为(45.7±10.3)N、(30.5±7.2)N,后上肩损伤无力组分别为(48.4±13.4)N、(29.9±4.8)N(P均>0.05),而广泛性肩损伤组中三角肌施力峰值和稳定值分别为(69.7±9.7)N、(53.7±8.9)N,较前三组显著升高(P均<0.05)。中三角肌施力的增加会同时增加肱骨头与肩峰压力。正常肩组肩峰下压强峰值、肩峰下压强平均值、肩峰下接触面积和肩峰下压力分别为(0.40±0.05)MPa、(0.22±0.03)MPa、(7.71±5.09)mm2、(1.66±1.06)N,后上肩损伤施力组分别为(0.41±0.05)MPa、(0.26±0.07)MPa、(12.71±11.35)mm2、(2.93±2.46)N,后上肩损伤无力组分别为(0.50±0.12)MPa、(0.26±0.07)MPa、(17.29±9.11)mm2、(4.09±1.46)N(P均>0.05),而广泛性肩损伤组肩峰下压强峰值、肩峰下压强平均值、肩峰下接触面积和肩峰下压力分别为(3.64±1.70)MPa、(0.98±0.49)MPa、(47.63±11.91)mm2、(45.48±23.86)N,较前三组显著升高(P均<0.05)。正常肩组盂肱关节内压力/中三角肌峰值和稳定值比率分别为2.24±0.30、2.46±0.13,后上肩损伤施力组分别为2.21±0.19、2.52±0.08,后上肩损伤无力组分别为2.03±0.14、2.42±0.16(P均>0.05),而广泛性肩损伤组盂肱关节内压力/中三角肌施力峰值和稳定值比率分别为1.40±0.14、1.52±0.41,较前三组显著降低(P均<0.05)。以上指标后上肩损伤施力组和后上肩损伤无力组与正常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后上肩损伤后肩肌肉的功能不影响肩关节的整体外展功能。当肩损伤大小累及整个肱骨头旋转中心上方时,肩关节正常外展功能会显著受限。

  • 标签: 肩损伤 生物力学 三角肌 肩袖损伤
  • 简介:摘 要 临床上肩痛的多由肩损伤引起,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肩关节镜治疗肩损伤技术越发成熟,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肩损伤术后多遗留肩痛、关节运动障碍等,现主要围绕肩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现状及展望做一综述。

  • 标签: 肩袖损伤术后 康复 疼痛 肩关节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泡泡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袖子造型的变化也直接影响着整体服装的廓形,不同的造型也可以直接显现消费者的性格和情感。泡泡作为经典型,也是历史悠久的型,前几年也是流行元素之一,因此,在女装整体造型中也变得日益重要。常用的结构设计方法归纳出这样两种:旋转法和剪切法。本文主要论述剪切法中基础山剪开位置和旋转的角度;泡泡造型的山饱满量和切开线位置进行分析,提出泡泡量的饱满程度和剪开线不同位置的方法来完成结构中量的控制。

  • 标签: 泡泡袖 剪切量 袖山切开线位置 变化分布
  • 简介:摘要目前,状胃切除手术(SG)和胃旁路手术(RYGB)已经成为主流减重代谢术式,但是两种手术都不是完美的。而在SG基础上增加空肠旷置(JJB)却可以起到增强减重和降糖效果,目前的临床结果表明,SG-JJB的短期减重效果优于SG,减重降糖效果类似于RYGB,却未出现类似于传统空回肠旁路(JIB)的各种并发症。因此,现有证据表明,SG-JJB是安全有效的减重代谢术式,具有手术相对简单、几乎没有倾倒综合征及溃疡发生的优势,术后经内镜检查胆道,没有旷置的胃囊,在临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未来需要进一步进行高质量的长期随访研究。

  • 标签: 袖状胃切除加空肠旷置 肥胖 糖尿病 减重外科 代谢外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撕裂患者继发肩关节僵硬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外科经关节镜手术确诊为肩撕裂的228例患者资料。患者入院后即记录各基线资料,纳入肩关节僵硬可能的易感风险因素,依据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将其分组为僵硬组与非僵硬组。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肩撕裂后继发关节僵硬的影响因素。结果初步单因素分析发现,高龄、吸烟史、有误诊史、无规范理疗史、高体重指数、长病程均可能是肩撕裂患者继发肩关节僵硬的易感风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高龄(OR=1.474,95%CI:1.013~2.145,P=0.043)、吸烟史(OR=2.239,95%CI:1.147~4.368,P=0.018)、无规范理疗史(OR=0.167,95%CI:0.065~0.424,P<0.001)、高体重指数(OR=3.029,95%CI:1.657~5.536,P<0.001)、长病程(OR=1.775,95%CI:1.384~2.276,P<0.001)均是肩撕裂后继发肩关节僵硬的风险因素。结论高龄、吸烟史、无规范理疗史、高体重指数、长病程是肩撕裂患者并发肩关节僵硬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撕裂伤 肩关节 因素分析,统计学 肩关节僵硬
  • 简介:摘要肩损伤是肩关节常见损伤之一。其腱骨结合部位为骨、纤维软骨、肌腱多层结构移行的特殊组织,同时又是肩关节的应力集中点,因此一旦发生损伤常难以自愈。虽然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对肩组织进行修补,但术后较高的再撕裂率仍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由自体全血浓缩得到,其血小板浓度高于全血基线水平且包含多种生长因子等血液成分,因此被广泛应用在骨科、皮肤科及口腔科等领域。近年来,PRP在肩损伤中的应用受到关注,可在调节炎症、血管生成、基质合成和组织重塑方面辅助肩损伤的愈合。但目前文献报道中PRP治疗肩损伤的疗效差异较大,其不同成分、给药方式及患者肩损伤类型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不同。本文以PRP治疗肩损伤为核心,系统阐述不同研究间的差异,揭示不同成分、给药形式对PRP疗效的影响,为其在肩损伤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同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肩撕裂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预测效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9例肩撕裂患者(肩撕裂组)和51例志愿者及正常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其中男55 例,女65例;年龄34~77岁[(58.2±7.2)岁]。体重指数(BMI)19.5~32.4 kg/m2[(25.4±2.5)kg/m2]。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吸烟病史、糖尿病病史、BMI、肱骨大结节角及肱骨大结节切迹角与肩撕裂的相关性,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明确肩撕裂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分析两组间因素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肩撕裂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肱骨大结节角、肱骨大结节切迹角与肩撕裂有一定相关性(P均<0.05);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病史、糖尿病病史、BMI与肩撕裂不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肱骨大结节角、肱骨大结节切迹角与肩撕裂显著相关(P均<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肱骨大结节角和肱骨大结节切迹角不相关(r=0.09,0.13,P均>0.05),肱骨大结节角与肱骨大结节切迹角呈显著正相关(r=0.76,P<0.01)。当肱骨大结节角、肱骨大结节切迹角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0.05°和150.55°时,预测肩撕裂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95%CI 0.71~0.87,P<0.01),0.81(95%CI 0.74~0.89,P<0.01)。结论肱骨大结节角和肱骨大结节切迹角是肩撕裂的独立危险因素,肱骨大结节角及肱骨大结节切迹角越大,越容易发生肩撕裂,且肱骨大结节切迹角的预测效能较高。

  • 标签: 撕裂伤 关节镜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通过对照试验分析,将电针疗法应用于肩修复术后患者恢复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对照实验的形式开展本次研究研究时间段设置,在2022年1月至2022年4月录入40名肩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患者接受肩修复术治疗,在患者入院时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单双号进行数据记录,将单号入院的患者记录为对照组,将双号入院的患者记录为实验组,每组中均录入20名患者后,截止录入并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进行配合,实验组内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在这一基础治疗上应用电针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研究人员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针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统计发现各方面指标实验组内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分析后显著存在(P<0.05)。结论:为了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研究人员在针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实验的方式确认了,将电针疗法应用于其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并且还还能能和肢体活动功能,进而促进肩损伤患者的预后恢复质量,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

  • 标签: 电针 肩袖修复 运动康复 自我管理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就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肩损伤术后康复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围绕肩损伤患者展开,择取时间始于2021年8月止于2022年8月,在其术后康复中应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治疗。结果:有效治疗落实后,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CMS、VAS评分及活动度呈良好趋势,生活质量随之提高。结论:在肩损伤术后康复中,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的应用价值明显,在加快肩关节功能恢复方面起着积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 肩袖损伤 康复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内容主要对肩损伤职业康复中综合康复疗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具体探究。方法:调研内容主要选定肩损伤病症,纳入符合要求的病例有88例,均在2021年12月—2022年11月阶段到院诊疗。根据抽签方式分组,实施常规康复手段患者为参考组,落实综合康复手段的患者为研究组。主要对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实际评分(FDSS)以及临床实际疗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实施综合康复手段的研究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实际评分(FDSS)以及临床实际疗效,优于实施常规康复手段的参考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肩损伤患者实行综合康复疗法干预,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水平,利于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在实际治疗中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康复疗法 肩袖损伤 职业康复 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