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8年以来,我们对因2次以上胆道手术后胆总管上段狭窄引起的频繁发作胆管炎及黄疸的病人,在左右管仍然沟通的情况下,选择了左管空肠吻合术,18例患者均得到治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左肝管 空肠吻合术 胆总管 黄疸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下段狭窄的常见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胆总管下段狭窄的常见病因的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见病因可以由结石、肿瘤等不同的因素引起。结论通过合理的检查,可以对引起胆总管下段狭窄的不同病因加深认识,最大限度的提高这类疾病的诊断准确性,为下一步治疗指明方向。

  • 标签: 胆总管下段狭窄 病因 诊断
  • 简介:摘要样腺癌是一种发生于外的具有肝细胞癌样分化特点的高度侵袭性肿瘤,易转移,预后差。原发于胆管的样腺癌罕见,临床诊断中易被忽视。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胆总管并伴有转移的样腺癌,通过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 标签:
  • 简介:总管狭窄(commonbileductstenosis,CBDS)为慢性胰腺炎(CP)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3%~46%,平均6%。其导致的肝功能损害率为6%~29%,有些病例可在11周后发生纤维化;即使无症状患者,也有潜在继发胆汁性肝硬化甚至胆管炎、脓毒血症的危险[1-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CP并发CBDS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胆总管狭窄 慢性胰腺炎 临床特征 并发症 胆汁性肝硬化 肝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联合球囊导管扩张治疗内胆管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内胆管结石合并内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LCBDE联合球囊导管扩张治疗。评估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淀粉酶、直接胆红素(DBIL)、白细胞计数(WBC)和降钙素原(PCT)],记录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0~120(98.78±10.25)min;术中失血量40~85(58.49±11.85)ml;术中均无胆道出血、胆汁瘤等并发症,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3 d,患者血清ALT、AST、DBIL、WBC和PCT水平均较术前下降,血清淀粉酶较术前升高(P<0.05)。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0.5~5.0(2.76±1.13)d,鼻胆管拔除时间为2~8(5.67±1.25)d,住院时间为5~12(8.24±1.36)d。随访期间,21例(33.87%)患者术后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10例(16.13%)患者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3例(4.84%)患者发生胆漏,9例(14.52%)患者结石复发,无胆管再度狭窄及胆管炎发生。结论LCBDE联合球囊导管扩张治疗内胆管狭窄具有良好疗效,可安全有效地解除内胆管狭窄,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狭窄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球囊导管扩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胆总管下段狭窄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单纯胆总管下段狭窄的患者27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内窥镜下乳头切开及胆总管-十二指肠“T”形吻合术治疗,另选择同期应用开腹手术、传统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手术时间、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治疗的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胆总管狭窄程度符合情况下,应用内窥镜下乳头切开及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创伤小,治疗总有效率高,是值得肯定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单纯胆总管下段狭窄 胆总管-十二指肠&ldquo T&rdquo 形吻合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胆总管结石在切除术后并发症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的80例内胆总管结石切除术患者来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临床并发症几率是12.5%,对照组的临床并发症几率是27.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让内胆总管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得到控制,降低患者感染几率,促进患者的康复,临床应该推广使用。

  • 标签: 肝内胆总管结石 肝切除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胆总管结石在切除术后并发症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的80例内胆总管结石切除术患者来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临床并发症几率是12.5%,对照组的临床并发症几率是27.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让内胆总管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得到控制,降低患者感染几率,促进患者的康复,临床应该推广使用。

  • 标签: 肝内胆总管结石 肝切除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左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胆总管切开联合规则性段切除取石13例,胆总管切开联合左外叶切除取石17例,胆总管切开联合左半切除取石2例,32例均行胆总管切开与左残面胆管对口冲洗。其中30例行“T”引流,2例行胆肠吻合。合并胆总管结石11例。本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发生切口感染1例,经治疗痊愈;胆管内结石残留2例.膈下积液2例,胆漏1例。结论对于左内胆管结石采用胆总管切开联合规则性段叶或左半切除经左残面一、二。三级胆管及胆总管取石,“T”引流或胆肠吻合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左肝内胆管结石 左肝叶切除 肝内外胆管冲洗
  • 简介:<正>肝胆管结石是常见多发病,肝胆道狭窄合并肝胆管结石是其中治疗比较困难的一种。我院自1991年以来应用手术方式治疗不同程度的肝胆道狭窄内胆管结石3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观就本组病例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性14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的60岁。既往因胆道结石行三次手术的1例,2次手术的3例,1次手术的10例。病史1~20年不等。择期手术12例,因胆道感染入院,控制感染后亚急诊手术23例。狭窄与结石部位:左狭窄,左内胆管结石15

  • 标签: 左肝内胆管结石 胆道狭窄 肝胆管结石并狭窄 胆管狭窄 胆道感染 胆肠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术后遗留内或外胆道结石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道结石病患90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功87例,占总数的96.67%,其中,1次成功者67例,占总数的74.44%,其余为多次取石,失败者3例,在本次实验中无死亡病例出现,有8例病患出现了并发症.结论胆道镜方式凭借着疗效好,治愈率高,方式简单,副作用少的优点,深受广大医生和病患的欢迎,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胆道镜;胆管结石;治疗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ADOI10.1016/j.issn.2095-8578.2015.01.042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胆系梗阻性疾病包括胆石症、胆管癌和胰头癌等发生率明显升高。胆石症包括胆囊结石、内胆管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其中胆囊结石最常见。无论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还是肝脏部分切除术,在开展外科手术治疗胆系梗阻性疾病的过程中,手术复杂程度逐渐增加,其并发症(胆漏、出血和胆道损伤等)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其中最严重的是胆道损伤1。

  • 标签: 肝内总管 胆囊管 解剖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叶切除术治疗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胆总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治疗,41例)及观察组(侧叶切除术,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及结石残留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97.8%,44/15)高于对照组(91.1%,35/41),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侧叶切除术治疗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减轻肝功能损伤,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肝侧叶切除术 肝内胆管结石 胆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为后期相关工作的展开提供科学合理的前提依据。方法将我院近三年来接受治疗的235例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全面性的分析回顾,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的发展均采取不同的临床手术方式,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术中以及术后结合胆道镜诊断并取石处理。结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并未出现死亡现象,通过对所有入院治疗患者进行为期2年左右的随访工作发现,治疗组患者采取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采用叶切除以及叶切除加胆肠吻合疗效相对明显。结论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发展的状态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十分必要,同时在术中以及术后结合纤维胆道镜取石对于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狭窄 手术治疗情况 临床治疗效果 胆道镜
  • 简介:静脉流出道狭窄是肝移植术后较为罕见的并发症,在活体肝移植中发生率为2%~4%。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2例接受右活体肝移植的患者术后出现静脉流出道狭窄,接受保守治疗或介入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术后疗效显示:保守治疗静脉流出道狭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介入静脉造影、球囊扩张以及金属支架置入能有效诊断和治疗静脉流出道狭窄

  • 标签: 肝静脉流出道狭窄 肝静脉 活体肝移植 球囊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腹部彩超对外胆总管结石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腹部彩超的检查结果并与手术探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有63例患者为梗阻性结石,占总数的78.85%;另外17例患者为非梗阻性结石,占总数的21.15%。根据结石部位将结石分为上段、壶腹段和胰腺段,通过分析对比彩超定位结果和术中探查结果发现,上段的检出率为92.5%(40/80);壶腹段的检出率为87.5%(7/8);胰腺段的检出率为87.5%(28/32)。三组数据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部彩超能够比较准确的定位外胆总管结石,从而为手术取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具有良很大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腹部彩超 肝外胆总管 结石 定位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叶切除术治疗内胆管结石和总管结石的护理。方法对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例腹腔镜叶切除治疗内胆管结石和总管结石30例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发生膈下感染2例,术后胆瘘1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胆道出血2例,其余患者均无结石残留和复发症状,经积极治疗均治愈出院,预后护理满意度为93.33%,共有2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十分满意。结论术前对患者体征的全身评估、细致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心理护理及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密切关注和加强管道护理,才能更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及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护理研究 肝总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胆管重建在治疗门胆管狭窄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1月-2018年6月收治门胆管狭窄手术治疗患者45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吻合手术组,采取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方式和重建手术组,则采取带血管蒂胆囊瓣重建门胆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重建手术组手术指标优于吻合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简化36医疗结局研究量表(MOSSF-36)评分重建手术组优于吻合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重建手术组术后胆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吻合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带血管蒂胆囊瓣门胆管重建手术治疗门胆管狭窄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简化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肝门胆管重建 肝门胆管狭窄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在移植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13例动脉狭窄,1例门静脉狭窄,2例静脉狭窄。于支架植入术前、后行CDFI检查并每隔3~4个月随访复查,取多普勒参数内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和加速度、门静脉吻合口管径及其两端血流速度比值、静脉狭窄处管径及静脉和下腔静脉下段血流频谱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脉狭窄者支架植入术后RI升高,SAT缩短,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门静脉和静脉狭窄者支架植入术后狭窄段管径增宽,植入的支架呈并行相间的线样强回声,门静脉吻合口两端血流速度梯度下降,静脉和下腔静脉下段血流频谱由术前的平坦波恢复为两相或三相波。结论CDFI检查是评价移植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疗效的可靠方法。

  • 标签: 肝移植 血管狭窄 支架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