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肉瘤样癌的CT和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6例原发性肝肉瘤样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8例,年龄35~71岁,平均56.8岁。观察肿瘤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或信号及增强强化程度等。结果16例患者肿瘤均为单发,位于肝右叶11例,肝左叶5例。肿瘤最大直径3.0~16.0 cm,平均8.5 cm。16例患者CT平扫肿瘤呈类圆形及椭圆形6例,分叶状或不规则10例;肿瘤界限清楚10例,不清楚6例。肿瘤均为低密度影,其中15例密度不均匀,中心可见大小不等坏死液化,1例密度均匀。4例患者MRI平扫肿瘤边界均较清晰,肿瘤中心见坏死液化,肿瘤实性部分T1加权成像稍低信号,T2加权成像稍高信号,中心坏死液化灶T2加权成像更高信号。12例增强CT和4例增强MRI中,动脉期肿瘤边缘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7例;动脉期肿瘤内条状分隔样及边缘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7例;动脉期肿瘤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1例;动脉期肿瘤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持续强化,延迟期肿瘤内强化退出,呈边缘和间隔持续强化1例。结论肝肉瘤样癌具有肉瘤和癌的双重影像特征。肝肉瘤样癌的影像表现取决于肉瘤样成分占比,肿瘤较大伴瘤内坏死囊变,增强CT呈边缘或内部分隔样中重度持续强化。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2例EB病毒阳性的淋巴上皮瘤样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随访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和预后,从而加深认识这种罕见的肝内胆管癌亚型。
简介:目的介绍大脑实质转移性胃肝样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和临床表现。方法对2006年4月20日收治的1例大脑实质转移性胃肝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既往史以及神经病理学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左侧颞顶部阵发性胀痛伴双眼视物不清,短暂性失语1月余;MRI检查显示左侧颞后叶肿物,拟诊为转移性脑肿瘤。3年前因胃贲门部、胃小弯侧溃疡型低分化腺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手术后8个月B超和CT检查发现肝内多发性转移癌,施行肝动脉血管栓塞术。对左侧颞叶转移灶和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存档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肿瘤呈实性结节状生长、多角形上皮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质,细胞核圆,核仁明显,结节间有血窦样裂隙似肝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甲胎蛋白阳性,肝细胞石蜡1单克隆抗体阴性,证实二者均为胃肝样腺癌。结论首次报告胃肝样腺癌大脑实质转移病例。提示,对于脑转移癌的组织病理学鉴别诊断需应用成组抗体.避免与肝细胞癌脑转移相混淆;尤其有淋巴结转移、淋巴血管侵袭或转移至其他脏器的患者,应密切注意监测脑转移的发生.
简介:摘要肝样腺癌是一种发生于肝外的具有肝细胞癌样分化特点的高度侵袭性肿瘤,易转移,预后差。原发于胆管的肝样腺癌罕见,临床诊断中易被忽视。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胆总管并伴有肝转移的肝样腺癌,通过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简介:患者,男,27岁。以无痛性肉眼血尿1月加重1周于2006年11月20日入院。患者自诉1月前无意中发现小便呈洗肉水样,无尿痛及排尿费力,1周前出现尿频(1次/h),小便时可见血块,伴有胀痛,到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膀胱肿瘤(右侧前壁),拟住院手术。术前膀胱镜检查见右侧壁新生物3.0cm×4.0cm,实质性,广基无蒂易出血,距右侧输尿管开口2.0cm,双侧输尿管开口及喷尿均正常。术前静脉肾盂造影示右侧膀胱区3.0cm×4.0cm充盈缺损,双肾无积水,输尿管未见扩张。CT示膀胱右侧前壁3.0cm×4.0cm×3.0cm肿块,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术前检查腹股沟未见肿大的淋巴结。
简介:摘要患者女,43岁。因右乳肿块3个月行手术切除。病变切面呈囊实性。镜下观察:肿瘤呈囊实性生长,囊内可见乳头状突起。肿瘤由形态温和的中间细胞、表皮样细胞、黏液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构成,细胞间可见筛状腺腔/微囊结构,其内含黏液或嗜酸性分泌物。瘤周乳腺组织可见淋巴组织增生。免疫组织化学:p63、细胞角蛋白(CK)5/6和CK7呈分区阳性染色,GATA3阳性、S-100蛋白和SMMHC阴性,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25%、孕激素受体(PR)阴性、HER2 1+、Ki-67阳性指数约5%。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提示MAML2基因重排。病理诊断为右乳低级别黏液表皮样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