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对肝硬度值变化的影响。方法研究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间隔1-33周分别检测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scan,FS)肝硬度值,及血清ALT、AST、GGT、ALB、GLO和TBIL等。分析患者肝硬度值变化与年龄、肝功能变化幅度间的相关性,以及年龄、初始肝功能指标与肝硬度值变化速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ST、GGT、GLO、TBIL、DBIL的变化幅度,以及年龄均与肝硬度值变化幅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初始ALB、TBIL和DBIL水平,与肝硬度值变化速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3661,0.5225,0.5746;P<0.05)。结论炎症程度对肝脏硬度值的检测有明显的影响;初始ALB越低,TBIL和DBIL水平越高,肝硬度值变化越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度值(LSM)及标准残肝体积(SRLV)在肝细胞癌(HCC)半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人民医院行半肝切除的28例HC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8例;平均年龄(57±9)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以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患者的LSM,CT测定SRLV。根据术后有否发生肝功能不全分为肝功能不全组(10例)和非肝功能不全组(18例)。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SM及SRLV预测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价值。结果肝功能不全组LSM、SRLV分别为(27±6)kPa、(267±46)ml/m2,非肝功能不全组相应为(17±5)kPa 、(366±60)ml/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30,-20.42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SM≥25 kPa、SRLV≤290 ml/m2为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448,24.690;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LSM=17 kPa、SRLV=266 ml/m2时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佳,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4、0.903(Z=6.684,6.763;P<0.05)。结论术前LSM和SRLV检测对HCC半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术前肝硬度值对肝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8月281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68)和开腹组(n=213),分析不同肝硬度值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研究数据使用SPSS 22.0进行分析,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术中术后各项指标以(±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预测效能分析选用ROC曲线。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术中Pringle阻断率高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前肝硬度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硬度值>15.0 kPa者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开腹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肝硬度值>15.0 kPa是肝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肝硬度值>15.0 kPa为截断值,预测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9,其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65.3%、83.9%。结论术前肝硬度值>15.0 kPa的肝癌患者有着更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于该类患者而言,应考虑实施开腹手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及对肝纤维化指标和肝硬度值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方,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肝纤维质标和肝硬度值。结果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观察组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1.79%,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HA、PⅢP、LN、IV-C较高,而肝硬度值较小,P<0.05。结论针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行益气活血通络方+恩替卡韦治疗疗效理想,且患者肝纤维化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肝硬度值减少,值得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Scan)测量肝硬度失败原因及提高成功率的方法。方法用FibroScan对500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肝脏硬度检测,每例进行10次有效测量,并对检测失败的患者进行身高、体重、肋间隙宽度测量、肝脏B超或CT检查,以评价身体质量指数、性别、年龄、肋间隙、影像原因对检测成功的影响.结果5000例检测者中的240例检测失败,失败率为4.8%。BMI≥28kg/m2者失败率明显高于BMI<28kg/m2者(,女性失败率高于男性,老年人失败率较<60岁的人高,肋间隙<9mm患者失败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脏影像学显示异常(肝脏血管瘤、结节、囊肿,肝脏缩小、腹腔积液、气体干扰)患者检测失败173例,失败率为3.5%。对240例初次检测失败患者采取重新摆放体位、更换检测部位、调整探头方向等方法重新检测成功52例,使失败率降低至3.8%。结论FibroScan检测的失败多由于肥胖、肋间隙狭窄、肝脏影像学显示异常(肝脏血管瘤、结节、囊肿,肝脏缩小、腹腔积液、气体干扰等)引起,老年人与女性检测失败率较高。针对检测失败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可降低检测失败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2*值评价不同程度兔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WIRI)及其对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和不同热缺血时间组,均行肝尾叶切除术。各组分别于再灌注6 h、3 d、7 d、14 d、30 d进行常规MR及BOLD MRI扫描。测量并计算R2*值及肝再生率(LRR)。30 d扫描结束后检测兔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冻存肝组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髓过氧化物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增殖细胞核抗原水平,并获取病理切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估各组不同随访时间、不同热缺血时间的R2*值、LRR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R2*值与LRR及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不同随访时间和不同热缺血时间的交互作用(F = 24.600,P < 0.001)及两者的单独效应对R2*值的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不同随访时间和不同热缺血时间的交互作用对LRR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925,P = 0.528),但二者对LRR的主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同一随访时间,除热缺血40 min组外,R2*值与LRR均呈显著正相关(术后3、7、14、30 d r值分别为0.510、0.681、0.612、0.541,P值均< 0.05)。同一热缺血时间,R2*值与LRR均呈显著负相关(热缺血0、10、20、30、40 min r值分别为-0.800、-0.852、-0.893、-0.648、-0.853,P值均< 0.05)。术后30 d R2*值与各生化指标无相关关系(P值均> 0.05)。结论R2*值可无创、定量评价兔肝WIRI的微观结构改变及其对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一定程度的WIRI(≤30 min)对兔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具有促进作用,且热缺血时间越长,促进作用越明显;超过30 min促进作用明显减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患者的肝脾硬度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用肝硬度检测仪(fibroScan 502)对健康志愿者15例及BCR-ABL阴性MPN患者27例进行肝脏硬度(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脾脏硬度(spleen stiffness measurement,SSM)进行检测,并进一步分析其临床相关性。结果MPN组LSM、SSM、SSM-LSM均高于健康组(6.34±2.22)kPa比(5.07±1.27)kPa,(26.00±10.66)kPa比(13.61±5.64)kPa,(19.65±10.37)kPa比(8.54±5.33)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4.30、-4.06,均P < 0.05)。PLT与LSM、SSM呈负相关(r=-0.39、-0.42);WBC与SSM-LSM呈负相关(r=-0.40);尿酸与LSM呈负相关(r=-0.54),而与SSM呈正相关(r=0.41);B淋巴细胞百分比与SSM、SSM-LSM呈负相关(r=-0.56、-0.56);病态巨核细胞百分比与SSM呈正相关(r=0.40),铁粒幼细胞百分比与LSM呈负相关(r=-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MPN患者SSM、LSM与白细胞、血小板、尿素、B淋巴细胞百分比、病态巨核细胞、铁粒幼细胞百分比等临床指标密切相关,动态监测LSM、SSM,将来或可联合骨髓检查对MPN患者进行病情评估。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MR弹性成像(MRE)测得肝、脾弹力值及其联合模型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104例慢性肝病患者,行腹部MRE检查,测量肝、脾弹力值(kPa)。所有患者经肝穿刺活检获得病理肝纤维化分期(F0~F4)。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肝、脾弹力值在不同纤维化级别间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肝、脾弹力值联合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肝、脾弹力值及两者联合模型分别诊断肝纤维化(≥F1)、显著肝纤维化(≥F2)、进展期肝纤维化(≥F3)和肝硬化(F4)的效能,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肝、脾弹力值在不同肝纤维化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4.058、32.890,P均<0.001)。肝、脾弹力值均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s=0.89、0.69,P均<0.001)。肝弹力值诊断≥F1、≥F2、≥F3的AUC分别为0.91、0.97、0.93,脾弹力值分别为0.81、0.82、0.85,肝弹力值的AUC均高于脾弹力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83、4.085、2.314,P=0.022、<0.001、0.021)。肝、脾弹力值诊断F4的AUC均为0.95。肝、脾弹力值联合模型诊断≥F1、≥F2、≥F3和F4的AUC分别为0.92、0.97、0.93和0.96,与对应肝弹力值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E测得肝弹力值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优于脾弹力值。肝脾弹力值联合诊断模型略提高早期纤维化诊断效能,但与肝弹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弹力值有望用于肝硬化的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铁过载和脂肪肝对ADC值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材料与方法纳入7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多回波Dixon序列检测肝R2*值及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PDFF),分别评估肝铁过载和脂肪肝。根据有或无肝铁过载或脂肪肝进行分组,比较组间ADC值差异。采用WHO推荐的肝纤维化替代标准进行肝纤维化分级。分析ADC值与R2*、PDFF、肝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DC值的影响因素。剔除肝铁过载或(和)脂肪肝患者后,再分析ADC值与肝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肝铁过载组及脂肪肝组的ADC值均显著降低(P均<0.05)。R2*、PDFF及肝纤维化分级均与ADC值呈负相关(r=-0.457、-0.298、-0.385,P均<0.05),且是ADC值的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0.307、-0.382、-0.412,t=-2.666、-3.331、-3.510;P均<0.05)。剔除肝铁过载或(和)脂肪肝患者后,ADC值与肝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明显提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573、-0.456、-0.688,P均<0.05。结论肝铁过载和脂肪肝会导致ADC值降低,影响ADC值与肝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应用ADC值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时,需注意肝铁过载和脂肪肝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 MRE)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LS)在慢性肝病(chronic liver disease, CLD)背景下的可重复性及稳定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进行同一天2次肝脏MRE检查的60例CLD患者病例,由2名观测者测量LS值。应用多回波Dixon序列检测横向弛豫率(R2*)值及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 PDFF),评估患者有无肝铁过载或脂肪变性。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BMI≥25 kg/m2为高BMI。根据患者是/否肝铁过载、脂肪变性或高BMI进行分组,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及Bland-Altman法评估各组LS值的观察者内、观察者间及短期复查的可重复性及稳定性。结果LS值的观察者内、观察者间及短期复查的ICC分别为:肝铁过载组0.987、0.981、0.982;脂肪变性组0.994、0.990、0.987;高BMI组0.958、0.948、0.926。Bland-Altman图示观察者内、观察者间及短期复查的LS差值大部分在95%一致性界限内,差值的均值(上限,下限)分别为:肝铁过载组0.02(-0.10,0.13)、0.00(-0.14,0.15)、0.04(-0.09,0.16);脂肪变性组0.01(-0.09,0.11)、0.00(-0.13,0.13)、0.04(-0.10,0.17);高BMI组0.00(-0.10,0.11)、-0.01(-0.13,0.11)、0.03(-0.09,0.16)。剔除潜在混杂因素后,LS值的观察者内、观察者间及短期复查ICC分别为:肝铁过载组0.978、0.984、0.918;脂肪变性组0.996、0.996、0.990;高BMI组0.907、0.968、0.957。结论在CLD患者的肝铁过载、脂肪变性或高BMI背景下,MRE-LS值具有极高的可重复性及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