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发腹泻的临床检验分析。研究对象包括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3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其中7例伴有腹泻,另23例未伴发腹泻。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伴发腹泻组中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清脂肪酶指标明显高于未伴发腹泻组;而血清钙离子、血清钾离子及血糖等指标则显著低于未伴发腹泻组。因此,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时,应特别关注患者是否伴发腹泻,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全面评估。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腹泻 实验室检查 临床分析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临床检验结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30例,根据年龄不同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组,分别检测3组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轮状病毒抗原等病原菌。记录3组患儿腹泻发生情况及病原体分别情况。结果婴幼儿组患儿腹泻发生率为28.24%,显著高于学龄前组的11.11%及学龄组的10%,组间比较,P<0.05。婴幼儿组患儿以轮状病毒肠炎为主,发生率为47.92%(23/48),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5;其他年龄组以细菌性肠炎为主,学龄前组发病率为50%、学龄组为57.14%,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以婴幼儿患儿多见,其病原体以轮状病毒为主,应加强婴幼儿相关疾病防治,并加强患儿粪便细菌培养及轮状病毒检测,减少疾病发生几率。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并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临床检验。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年龄不同将患儿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组, 每组 30例。采集所有患儿标本送检, 比较三组患儿检测结果。结果 婴幼儿组合并腹泻 23例, 其中用药前 9例( 30.00%), 用药后 14例( 46.67%);学龄前组合并腹泻 15例, 其中用药前 7例( 23.33%), 用药后 8例( 26.67%);学龄组合并腹泻 10例, 其中用药前 2例( 6.67%), 用药后 8例( 26.67%);婴幼儿组用药前后合并腹泻情况高于学龄前组和学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婴幼儿组用药前细菌性肠炎和轮状病毒感染例数明显高于用药后, 真菌性肠炎例数明显低于用药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主要与机体免疫力和抗生素的滥用有关, 故在临床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确定最优的治疗方案, 减轻患儿的痛苦, 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小儿腹泻 肺炎支原体肺炎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临床检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年龄不同将患儿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组,每组30例。采集所有患儿标本送检,比较三组患儿检测结果。结果婴幼儿组合并腹泻23例,其中用药前9例(30.00%),用药后14例(46.67%);学龄前组合并腹泻15例,其中用药前7例(23.33%),用药后8例(26.67%);学龄组合并腹泻10例,其中用药前2例(6.67%),用药后8例(26.67%);婴幼儿组用药前后合并腹泻情况高于学龄前组和学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婴幼儿组用药前细菌性肠炎和轮状病毒感染例数明显高于用药后,真菌性肠炎例数明显低于用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主要与机体免疫力和抗生素的滥用有关,故在临床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抗生素,确定最优的治疗方案,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小儿腹泻 肺炎支原体肺炎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214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根据患儿的年龄分为2个月-2岁的为婴幼儿组、3-6岁的为学龄前组、7-13岁的为学龄期组,对患儿进行病原菌的检测,观察患儿用药前后出现腹泻的情况,并有效的分析患儿出现腹泻的发病原因。结果214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中发生合并腹的有158例(73.83%),其中有84例发生在婴幼儿中,占53.16%,24例发生在用药前,60例发生在用药之后;有32例发生在学龄前,占20.25%,12例发生在用药前,20例发生在用药之后;有42例发生在学龄期,占26.58%,10例发生在用药前,32例发生在用药之后,通过三组的合并腹泻的的发生率比较,婴幼儿中的发生率明显要比学龄组、学龄前组要高,三组患儿的腹泻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很容易发生合并腹的情况,特别是婴幼儿时期,发生率最高,医师应重视对儿童的细菌培养、轮状病毒等检测,从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临床檢验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年龄不同将患儿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组,每组30例。采集所有患儿标本送检,比较三组患儿检测结果。结果婴幼儿组合并腹泻23例,其中用药前9例(30.00%),用药后14例(46.67%);学龄前组合并腹泻15例,其中用药前7例(23.33%),用药后8例(26.67%);学龄组合并腹泻10例,其中用药前2例(6.67%),用药后8例(26.67%);婴幼儿组用药前后合并腹泻情况高于学龄前组和学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婴幼儿组用药前细菌性肠炎和轮状病毒感染例数明显高于用药后,真菌性肠炎例数明显低于用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主要与机体免疫力和抗生素的滥用有关,故在临床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抗生素,确定最优的治疗方案,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小儿腹泻 肺炎支原体肺炎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中心接收的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的检验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检验样本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MP-IgM)抗体检测、口腔分泌物无菌咽拭子检测及腹泻病原菌检测。了解患儿腹泻发生时间及腹泻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中,腹泻发生时间为用药前的患儿占67.00%,腹泻发生时间为用药后的患儿占33.00%,腹泻病原菌为大肠杆菌的患儿占56.00%,腹泻病原菌为轮状病毒的患儿占26.00%,腹泻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的患儿占18.00%。结论:临床上应重视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轮状病毒等肠道常见病原菌检测,确定病因及致病菌,及时予以针对性治疗。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腹泻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检测 CRP( C 反应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指标的影响价值,了解腹泻发生的原因。 方法:纳入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86例和健康体检儿童 86例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将 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设为 β组;将 86例健康体检儿童设为 α组。 2组均检测 CRP、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指标。探究 2组受检者 CRP水平值、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水平值,并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出现腹泻的原因。结果: β组受检者 CRP水平值( 51.36±17.13) mg/L、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水平值( 11.42±2.14) g/L,相比 α组的( 7.58±1.64) mg/L、( 9.17±1.13) g/L( P<0.05)。 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合并腹泻的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因素所致腹泻患儿共 56例,占比 65.12%,明显高于抗生素等药物的因素以及真菌感染因素导致的比例( P<0.05)。 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检测CRP、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指标的影响价值显著,合并腹泻的原因主要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因素、抗生素等药物的因素、真菌感染因素相关,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 CRP( C 反应蛋白) 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临床检验结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不同年龄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为0~3岁患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临床检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年龄不同将患儿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组,每组30例。采集所有患儿标本送检,比较三组患儿检测结果。结果婴幼儿组合并腹泻23例,其中用药前9例(30.00%),用药后14例(46.67%);学龄前组合并腹泻15例,其中用药前7例(23.33%),用药后8例(26.67%);学龄组合并腹泻10例,其中用药前2例(6.67%),用药后8例(26.67%);婴幼儿组用药前后合并腹泻情况高于学龄前组和学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婴幼儿组用药前细菌性肠炎和轮状病毒感染例数明显高于用药后,真菌性肠炎例数明显低于用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主要与机体免疫力和抗生素的滥用有关,故在临床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抗生素,确定最优的治疗方案,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小儿腹泻 肺炎支原体肺炎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临床检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年龄不同将患儿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组,每组30例。采集所有患儿标本送检,比较三组患儿检测结果。结果婴幼儿组合并腹泻23例,其中用药前9例(30.00%),用药后14例(46.67%);学龄前组合并腹泻15例,其中用药前7例(23.33%),用药后8例(26.67%);学龄组合并腹泻10例,其中用药前2例(6.67%),用药后8例(26.67%);婴幼儿组用药前后合并腹泻情况高于学龄前组和学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婴幼儿组用药前细菌性肠炎和轮状病毒感染例数明显高于用药后,真菌性肠炎例数明显低于用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主要与机体免疫力和抗生素的滥用有关,故在临床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抗生素,确定最优的治疗方案,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小儿腹泻 肺炎支原体肺炎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在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治疗中出现合并腹泻实际原因分析 。 方法 : 选取 2016 年 3 月到 2017 年 3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70 例 儿童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 70 例儿童患 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 A 、 B 两组,每组 35 名患儿。之后对 儿童 患者的腹泻情况及病情进展进行探究,且对所有患儿进行大便检查,研究实际应用价值。 结果: A 组有 3 名患儿出现腹泻情况,检查有 1 名患儿大便检查白细胞异常 , 2 名患儿大便镜下中性脂肪检查异常。 B 组有 17 名患儿出现腹泻情况, 2 名患儿大便镜下中性脂肪检查异常。两种检查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小于 0.05 。 结论: 在使用 抗生素类药物对患有支气管肺炎的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其肠道中的菌群出现变化,因此适当合理的运用微生态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是有必要的, 建议在其他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 1 】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合并腹泻 大便检查 微生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服用消旋卡多曲治疗儿童肺炎合并腹泻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肺炎合并腹泻的儿童进行观察。将80例患儿随机划分为甲乙两个小组,甲组40例患儿接受双八面体蒙脱石制剂联合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方式,乙组患儿则接受消旋卡多曲联合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方式。所有患儿每天需要服用药物三次,用温开水进行冲服。结果甲组服用双八面体蒙脱石制剂,有37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是有效的,3例无效,获得的总有效率是92.5%;乙组服用消旋卡多曲,39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是有效的,只有1例无效,获得的总有效率是97.5%。将这两个小组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个小组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其中P值大于005。讨论本次观测数据显示,服用消旋卡多曲来治疗儿童肺炎合并腹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应该推荐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消旋卡多曲 儿童 肺炎合并腹泻 临床疗效 探讨分析
  • 简介:下呼吸道感染以及腹泻病是儿科多发病,其中,肺炎合并腹泻病造成儿童死亡非常常见,目前已公认为免疫力低下是其致病主要因素。临床中发现,补充锌能改善儿童的全身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缩短病程。本文对葡萄糖酸锌佐治小儿肺炎合并腹泻病疗效进行分析,以评价锌剂对小儿肺炎合并腹泻病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肺炎 腹泻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冠肺炎合并腹泻病护理采用整体护理理论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新冠肺炎合并腹泻病患者,将整体护理理论应用于观察组中,将常规护理理论应用于对照组中。结果:观察组明显缩短了退热时间、止泻时间、病程、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新冠肺炎合并腹泻病护理采用整体护理理论,效果显著。

  • 标签: 整体护理理论 新冠肺炎 腹泻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为临床上治疗与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到2012年3月收治的肺炎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肺炎患儿继发腹泻18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180例未发生腹泻肺炎患儿为对照组。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患儿的性别以及治疗的时节、血白红细胞计数和小儿肺炎患儿继发腹泻无相关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患儿年龄的分布、住院的时间、病情的程度、微生物制剂的应用、侵入性操作以及使用激素的情况和患儿继发腹泻密切相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合理的应用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在治疗过程中极力的减少侵入性操作,并严密的注意保持患儿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小儿肺炎 腹泻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护理管理工作的具体应用方式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调选24名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法分为对照组(n=12)与实验组(n=12)开展对照实验,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以及治疗方案,实验组中患儿在接受常规护理时将综合护理管理融入其中,在护理完成后对所有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记录。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两组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肺炎继发腹泻 综合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