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蛋白磷酸化信号通过影响蛋白的构象变化而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分化等许多细胞内过程。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proteininteractionwithNIMA1)特异性识别并催化蛋白分子中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脯氨酸(pSer/Thr-Pro)的构象变化,进而控制蛋白分子与底物的作用、蛋白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影响底物稳定性等。作为蛋白分子的“时间控制器”,Pin1参与多个肿瘤发生通路。在细胞表型方面,Pin1高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引起治疗药物耐受,以及促进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在分子机制方面,Pin1可促进癌基因转录,提高其蛋白活性,抑制其降解,还可降低抑癌基因的表达或活性。此外,Pin1基因敲除小鼠的正常乳腺干细胞以及孕期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都受到抑制。在临床研究中,Pin1的表达水平也与乳腺癌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Pin1作为治疗乳腺癌的新靶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及其抑制剂胡桃醌(Juglone)对肺动脉高压(PAH)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目表法分配原则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PAH组、Juglone组,每组8只。野百合碱建立大鼠PAH模型。Juglone组在造模14 d后开始给予Juglone干预,4周后测定右心室收缩压(RVSP),处死动物并取材,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HI)。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血管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in1在PAH中的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及S期激酶相关蛋白(Skp2)/p27通路蛋白的表达。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PAH组大鼠体重低于Con组[(303.11±20.41) g比(418.83±26.77) g,q=12.912,P<0.01],而RVSP及RVHI则高于Con组[(39.83±2.31) mmHg、(40.49±3.12)%比(17.03±2.12) mmHg、(23.52±1.61)%,q=28.291、16.105,P<0.01];Juglone组大鼠体重高于PAH组[(349.73±21.96) g比(303.11±20.41) g,q=5.204,P<0.01],RVSP及RVHI则低于PAH组[(26.89±1.92) mmHg、(31.40±3.76)%比(39.83±2.31) mmHg、(40.49±3.12)%,q=16.063、8.637,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AH组Pin1表达高于Con组[(8.39±0.19)%比(3.32±0.26)%,t=13.000,P<0.01]。HE染色结果显示,PAH组肺小动脉管壁增厚,Juglone干预后肺小动脉壁厚度减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on组α-SMA和Pin1的表达低于PAH组(1.02±0.04、1.00±0.07比2.21±0.07、3.37±0.04,t=14.976、27.427,P<0.01)。PAH组p-AMPK表达低于Con组(0.52±0.02比1.00±0.04,F=25.771,P<0.01),Juglone组p-AMPK表达高于PAH组(0.65±0.04比0.52±0.02,F=6.972,P<0.01);PAH组Skp2表达高于Con组(4.05±0.12比1.00±0.07,F=51.213,P<0.01),Juglone组Skp2表达低于PAH组(2.91±0.08比4.05±0.12,F=19.093,P<0.01);PAH组p27表达低于Con组(0.55±0.03比1.00±0.02,F=28.937,P<0.01),Juglone组p27表达高于PAH组(0.75±0.03比0.55±0.03,F=13.051,P<0.01)。结论Pin1在PAH肺组织中过表达,并参与肺血管重构过程。Pin1抑制剂胡桃醌通过激活AMPK从而调控Skp2/p27信号通路抑制肺血管重构。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RA患者外周血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活性的表达和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的数值及相关性,并分析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其的作用和影响。方法①对比RA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3组间Pin1表达、及Th17、调节性T细胞绝对计数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分析;②分析RA初治组患者Pin1表达与其一般资料、活动性指标(如ESR、CRP及DAS28评分),以及Th17、调节性T细胞及部分细胞因子的相关性,采用皮尔逊、Spearman相关检验;③分析RA患者加用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10 mg,每周2次)与羟氯喹等传统免疫抑制剂分别治疗3个月后的外周血Pin1表达及Th17/调节性T细胞的差异,2组间对比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 RA初治组的外周血Pin1活性[13.62(9.16,19.42)]高于健康对照组[8.97(7.62,11.45)](Z=42.82,P<0.05),且Th17[18.28(12.76,24.08)]高于健康对照组[6.04(4.96,7.73),Z=48.83,P<0.05],而调节性T细胞[11.06(5.31,21.87)低于健康对照组[40.41(24.33,48.52),Z=42.21,P<0.05];② RA初治组外周血Pin1活性与CRP、受累关节的个数、DAS28评分、IL-6及TNF-α呈正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396,P<0.05;r=0.683,P<0.05;r=0.466,P<0.05;r=0.315,P<0.05;r=0.416,P<0.05),而与调节性T细胞值呈负相关(r=-0.502,P<0.05);③与RA初治组比较,RA用药组Pin1活性[6.94(5.96,8.77)]和Th17[7.38(3.85,11.21)]均有所下降,而调节性T细胞[40.41(17.77,33.47),Z=42.82,P<0.05]较前上升;④与传统药物组相比,维甲酸组的调节性T细胞[28.9(21.73,37.36)]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683,P<0.05),Pin1活性[6.23(5.58,8.75)]有明显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22,P=0.104)。结论RA患者外周血Pin1过表达,Th17增高而调节性T细胞降低,加用ATRA联合其他传统药物治疗可以降低Pin1活性,促进调节性T细胞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能更有效改善RA患者疾病活动。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惠中建立的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参考方法的主要分析性能。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系列文件(EP15-A2和EP6)和检测标准物质对GGT参考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范围进行性能评估,并通过参加国际参考实验室室间能力验证评价(Rela)来确认实验室GGT检测能力。结果 惠中参考实验GGT参考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等性能都符合方法的要求;GGT参考方法的批内精密度两个样本分别是0.20%和0.53%,总不精密度分别是0.59%和0.56%;准确度三次测试参考物质都在参考物质的标示范围内,且三次检测的CV为0.09%;线性范围上限为392.42U/L,大于IFCC公布的276.40U/L的最大线性上限;2021年RELA认证GGT项目成功通过,与靶值的偏差A样本为-0.7%,B样本为-1.0%。结论 惠中参考实验室GGT参考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范围等主要性能指标都已符合方法的要求。
简介:采用超声波、加热、酸、碱等处理方法研究改善玉米蛋白可溶性的问题,探讨酶法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玉米肽的方法。结果表明:调节玉米蛋白悬浮液pH值为11,在超声功率45W,超声温度60℃条件下超声30min,可显著提高玉米可溶性蛋白得率;比较6种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抗氧化能力,确定Alcalase为制备玉米抗氧化肽的最佳水解用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得出最适酶解工艺是:底物质量浓度10.0g/100mL、加酶量2806U/g、反应pH值9.0、反应温度56.0℃、反应时间185min。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玉米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5.40±0.27)%,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l%内。
简介:目的观察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食管癌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原发性食管癌103例,其中鳞状细胞癌100例,腺癌3例,癌周正常粘膜组织32例TOPDⅡ的表达。结果TOPOⅡ在食管癌的表达明显高于癌周组织,癌周鳞状上皮基底细胞可见少数核阳性表达。鳞状细胞癌高于腺癌的表达。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与TOPOⅡ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TOPOⅡ在食管腺癌的表达低,符合其比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差。对放疗,化疗不敏感的事实。TOPOⅡ在高,中分化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高于低分化者,提示食管鳞状细胞癌高分化者对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化疗药敏感,预后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脯氨酸羟化酶-2(PHD-2)对肝细胞肝癌(HC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应用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HCC患者组织建立Hep3B肝癌细胞株,建立HCC裸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移植瘤模型,PHD-2沉默组利用瘤体内注射的方式将胆固醇修饰的PHD-2 RNA干扰(RNAi)注射入瘤体内,同时设立空白组(不做处理)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进行对照研究,每4 d注射1次,观察并记录裸鼠的瘤体生长变化,开始注射药物后第16天处死裸鼠,采集瘤体标本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HD-2、p-Smad2/3及癌基因c-Myc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检测220例HCC临床标本中c-Myc的表达,分析其与PHD-2以及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果(1)在HCC裸鼠移植瘤模型中PHD-2沉默组裸鼠瘤体增长缓慢(F=15.6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瘤体标本中PHD-2沉默组p-Smad2/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0.589±0.074比0.086±0.012、0.091±0.008,F=286.53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HD-2沉默组c-Myc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0.108±0.004比0.539±0.023、0.592±0.087,F=189.4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IHC技术检测220例HCC临床标本中PHD-2及c-Myc的表达,c-Myc的高表达与肿瘤体积较大、分化程度较低、TNM分期较晚、高水平的甲胎蛋白显著相关,与PHD-2的表达显著相关(r=0.557,P<0.01)。结论PHD-2的高表达可以促进HCC细胞在体内的增殖,PHD-2促进HCC进展的作用有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中的p-Smad2/3表达,进而上调癌基因c-Myc的表达来实现的。
简介:摘要目的本论文探讨了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糜酶活性与羟脯氨酸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慢性肝炎患者,行肝组织活检,按肝纤维化分期分组,肝组织中糜酶活性检测采用ELISA法,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测定采用胃酶酸解法。结果①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糜酶浓度升高,且纤维化分期高的(S3,S4)患者,其肝组织中糜酶浓度分别明显高于纤维化分期低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纤维化分期高的(S3+S4)患者,其肝组织中糜酶浓度明显高于纤维化分期低的(S1+S2)患者,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糜酶活性与肝组织HYP含量呈正相关性,r=0.672,P<0.01。结论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糜酶活性与肝纤维化关系密切。
简介:摘要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发病原因为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可直接调控EPO基因转录表达,促进红细胞生成,其稳定性由对氧敏感的脯氨酸结构域(prolyl hydroxylase domain,PHD)的羟化状态决定。近年来,多种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hypoxia-inducible factor-prolyl hydroxylase inhibitors,HIF-PHIs)被成功开发,并相继完成了临床试验,有望成为新一代肾性贫血治疗药物,其中罗沙司他(roxadustat,FG-4592)已在中国获准上市。本文主要综述HIF-PHIs在肾性贫血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简介:【目的】研究新型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PPO-1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Y法检测PPO-1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光学显微镜观察PPO-1作用后肿瘤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PO-1对K562细胞染色体DNA断裂的影响;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PPO-1(1.0,2.0,4.0μmol/L)对K562细胞caspase-3、topoⅡα/、topoⅡβ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法检测发现PPO-1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较好的活性,IC50为1.41—5.96μmol/L,Giemsa染色发现其出现了典型的凋亡现象,提取总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显著“DNA梯子”,RT—PCR结果显示PPO-1可上调caspase-3及topoⅡdmRNA的表达。【结论】与阳性对照药依托泊苷相比,PPO-1在体外能够抑制多种人源性肿瘤细胞,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1)caspase途径:上调caspase-3基因表达;(2)上调topoⅡα基因表达,抑制topoⅡα催化活性有关。
简介:摘要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lucose phosphate isomerase,GPI)缺乏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引起遗传性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严重可致胎儿宫内死亡。本文报道1例以皮肤黄染起病的新生儿GPI缺乏症,基因检测发现两个新发位点,予及时干预后,随访至16个月,智力运动发育正常。
简介:单细胞淡水绿藻-雨生红球藻能够在一定条件积累一种次生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因而在生长后期藻体变为深红色。其中,IPP异构酶在雨生红球藻中的虾青素合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首次通过基因组上游步移克隆到了雨生红球藻中IPP异构酶基因的两个不同5’上游侧翼序列,大小分别是1.8kb和2.5kb。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对这两个不同5’上游侧翼序列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发现,二者具有某些相同的顺式作用元件,如可能的脱落酸反应元件(ABRE)、干燥或低温反应元件(DRE/C-repeat)、几种光反应元件(G-box,GAG-motif,I-boxandATC-motif)、热激反应元件(HSE)、机械伤害反应元件(WUN-motif)、水杨酸反应元件(TCA-element)、生长素反应元件(TGA-element)、茉莉酸甲酯反应元件(TGACG-element)、缺氧特异反应中的增强子类似元件(GC-motif)和反式作用因子MYB蛋白的结合位点(MBSandMRE),但是二者并不具有典型的TATA框和CCAAT框。上述研究预示了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合成中IPP异构酶基因转录调控方式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