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肾上腺静脉取血术是通过导管从股静脉肾上腺静脉的位置进行取血的一种检查方式,这种检查主要用于鉴别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因,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只是肾上腺静脉取血术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标准化的流程,并且操作难度也非常大,同时根据我国的情况来看,肾上腺静脉取血术尚未得到普及应用。本文就针对目前肾上腺静脉取血术的研究现状,从肾上腺静脉取血术实施的患者选择、手术前后的准备工作以及结果的判读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以便为临床更好的开展此类手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肾上腺静脉取血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研究现状
  • 简介:<正>目的:评估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时,有无必要先行控制肾上腺静脉。方法:研究对象包括2000年2月至2010年12月间,114名行经腹腔或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1:先结扎肾上腺静脉;组2:后结扎肾上腺静脉)。在以下时间点分别采血用高效液相

  • 标签: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静脉 肾上腺切除术 腹膜后腹腔镜 结扎 患者
  • 作者: 王怡洁 曾阳杰 刘梦思 陈焕 楼媛 田朝阳 张子为 李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 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 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 210008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 21000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 ACTH)刺激在肾上静脉采血(adrenal vein sampling, AVS)中的应用及对于采血成功率及优势分泌判定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至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确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并行AVS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基础及ACTH刺激后进行双侧肾上腺静脉同步采血,并计算选择性指数(selectivity index,SI)、优势分泌指数(lateralization index,LI)及相对醛固酮分泌指数(relative aldosterone secretion index, RASI)。结果ACTH刺激后左右侧肾上腺静脉及外周静脉皮质醇浓度均明显升高(P<0.001),左侧肾上腺静脉SI由18.00(2.29,20.29)升高至34.76(12.10,46.86),右侧肾上腺静脉SI由26.61(5.24,31.85)升高至28.4(27.65,56.05;均P<0.001)。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成功率由基础时80%(43/54)升至ACTH刺激后93%(50/54)。LI在ACTH刺激后由2.85(1.78,6.20)降低至2.45(1.40,6.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9)。其中11例患者优势分泌判定结果在基础时提示单侧优势,而在ACTH刺激后无优势分泌,其刺激后优势分泌侧RASI由0.50(0.38,1.25)降至0.37(0.22,0.84,P=0.019)。结论ACTH刺激明显升高SI并提高AVS中采血成功的检出率,但ACTH刺激会降低部分醛固酮瘤患者优势侧相对醛固酮分泌,由此降低单侧性优势分泌判定比例。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静脉采血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选择性指数 优势分泌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兴奋在肾上腺静脉取血(AV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完成常规AVS和ACTH兴奋的AVS,且至少有一种AVS双侧肾上腺静脉插管成功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患者。计算选择指数(SI)、优势侧指数(LI),比较ACTH兴奋与否对插管成功率及优势侧判断的影响。结果共纳入73名原醛症患者,其中28名术后证实为醛固酮瘤(APA)。ACTH注射后外周及肾上腺静脉的皮质醇和醛固酮均较注射前显著增高(P<0.01)。注射ACTH后,左侧SI从6.5(3.0~13.6)增加到26.8(16.9~40.3)(P<0.01),右侧SI从20.8(4.8~34.8)增加到57.6(35.7~80.9)(P<0.01)。LI在ACTH兴奋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7.7(2.3~19.6)对5.6(1.9~14.6), P=0.14]。注射ACTH后,左侧和右侧插管成功率分别提高15%和10%。在两种AVS方法都判定为插管成功的57例患者中,27例为单侧优势分泌,21例为双侧分泌,两种AVS判断优势侧的一致性为84%(48/57)。28个术后证实为APA的患者中,两种AVS方法单侧优势判断的正确率均为89%(25/28)。结论ACTH兴奋试验有助于准确判断双侧肾上腺静脉插管成功率,有助于AVS结果的判断。对于插管成功的患者,两种AVS在判定优势侧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静脉取血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优先精准解剖肾上腺中央静脉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4年3月—2018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患者76例,其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33~67(42±11)岁,左侧42例、右侧34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采用传统"三层面法"的患者纳入传统组(38例),采用术中优先精准解剖肾上腺中央静脉后再游离肾上腺的患者纳入精准解剖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膜后引流管留置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体质量指数(BMI)、肿瘤位置、肿瘤类型和平均直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6~24(18.5±4.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传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引流管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1.4±15.9)min、(66.84±19.25)mL、(3.6±0.6)d、(1.8±0.3)d、(7.9±2.1)d,精准解剖组分别为(66.2±13.7)min、(50.34±15.66)mL、(2.2±0.4)d、(1.7±0.3)d、(6.2±1.4)d。精准解剖组术中出血量、留置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99、11.396、3.990, P值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未见肾上腺危象、皮下气肿、高碳酸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优先精准解剖肾上腺中央静脉并结扎,具有出血少、手术视野清晰,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切除术 后腹腔镜 肾上腺中央静脉 精准解剖
  • 简介:摘要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血管收缩药和正性肌力药。具有使冠状动脉血流增快、心肌收缩加强、心排血量增加,并对肾小球滤过率和尿量具有良好效果,在肝肾综合征患者中经常用到。在静脉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外渗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最严重可引起组织坏死、功能障碍,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影响治疗效果,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本文采用美宝烧伤膏涂抹及50%硫酸镁湿敷交替使用于渗漏处,经观察取得满意结果。

  • 标签: 外周静脉 去甲肾上腺素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上腺静脉采血围术期护理要点进行总结。方法:利用肘部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导管插管对147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行分侧肾上腺静脉采血(AVS)检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145例患者顺利完成AVS检查,2例出现肾上腺静脉破裂形成血肿致采血不成功;穿刺肘正中静脉121例,头静脉10例,贵要静脉16例,其中3例穿刺头静脉患者因送入导丝困难,需改穿刺贵要静脉后导丝顺利进入。结论:强调合理手术时间的安排与心理干预,术中与手术医生配合默契,优先选择穿刺肘正中静脉(穿刺针方向偏向贵要静脉)或贵要静脉,能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因手术时间过长引起腰痛等不适,持续监测患者病情等专科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小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分侧肾上腺静脉采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不同时机处理肾上腺中央静脉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9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43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1)。观察组患者在完全游离肿瘤前先结扎肾上腺中央静脉,对照组患者在游离完肿瘤后再结扎肾上腺中央静脉。比较两组患者在开始麻醉前、结扎肾上腺中央静脉前和切除肿瘤后的不同时段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变化,以及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血压剧烈波动例数、频次等方面有无差别。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出现剧烈波动例数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血压出现剧烈波动的频次分别为19、47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在麻醉前及肿瘤切除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结扎中央静脉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572.1±282.1) pg/mL和(935.6±417.5) pg/mL,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8 347.9±4 103.6) pg/mL和(13 695.7±3 205.3) 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结扎肾上腺中央静脉有利于提高经腹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手术安全性。

  • 标签: 腹腔镜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肾上腺静脉采血(AV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5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行AVS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肾上腺薄层增强CT检查并行双侧AVS。其中46例在双侧AVS前由专业工程师将肾上腺薄层增强CT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30例未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在位率、采血成功率、采血时间、造影剂用量、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76例患者中,男、女各38例,平均年龄45(25~57)岁。与非三维可视化组相比,三维可视化组右肾上腺静脉插管成功率(78%比43%)和AVS成功率(83%比53%)均较高,术中造影剂用量[M(Q1,Q3)为28(16,51)比78(59,89) ml]较低,采血所用时间[M(Q1,Q3)为44(22,61)比70(66,88) min]较短(均P<0.05)。与非三维可视化组相比,三维可视化组左侧肾上腺静脉插管导管在位率由97%提高至98%,AVS成功率由97%升至98%,采血时间及造影剂用量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中,仅非三维可视化组有1例患者发生造影剂外渗,其余无明显并发症。结论AVS前将肾上腺薄层增强CT的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可提高右侧AVS的成功率,减少造影剂的使用量,并缩短AVS的手术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静脉采血 三维可视化技术
  • 简介: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HA)是继发性高血压及恶性高血压常见的病因之一,其筛查、临床确诊、分型及定位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增强CT及非增强MR血管成像等可以清楚显示肾上腺形态、位置及占位病变,但影像学检查对于小腺瘤难以显示,双侧腺瘤分侧功能难以确定。肾上腺静脉采血(AVS)通过取双侧肾上腺静脉血,分析皮质醇校正的醛固酮比能明确优势侧,可以鉴别出外科可治疗的PHA亚型,是PHA分型及定位的金标准。本文就PHA的诊疗现状、AVS的采血流程、局限性及展望逐一分析。

  • 标签: 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 肾静脉
  • 简介:【摘要】 肾上腺静脉采血是通过导管选择性插至肾上腺静脉内采取血样的一种介入检查方法,主要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鉴别诊断。 主要的难点在右侧肾上腺静脉取血,通过充分认识肾上腺静脉解剖及变异、术前充分利用CT影像学手段、正确识别右侧肾上腺静脉的术中影像特点、改良操作技术,必要时进行床旁快速皮质醇测定可提高右侧肾上腺取血成功率。

  • 标签: 右侧肾上腺静脉取血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取血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右肾上腺静脉成像中的价值。方法:取我院(2022年6月到2023年5月)收治的开展腹CT增强扫描的患者88例,氖和患者均开展右肾上腺静脉成像技术检查,在检查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44例对照组用常规剂量CT扫描技术,44例观察组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对比右肾上腺静脉成像指标。结果:经对比,观察组CTDIvol、DLP、ED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右肾上腺静脉成像检查中,不仅能保证图像质量,还能减少辐射剂量,值得推崇。

  • 标签: 低剂量CT扫描技术 右肾上腺静脉成像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素经静脉持续给药治疗过敏性休克效果的观察。方法将过敏性休克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经静脉输液泵泵入持续给予肾上腺素,对照组经皮下注射给予肾上腺素。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100%,p<0.05,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经静脉输液泵泵入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肾上腺素 静脉持续给药 治疗 过敏性休克 效果
  • 简介:肾上腺素的主要作用是收缩血管,兴奋心肌,升高血压。其中收缩血管主要是小动脉和小静脉血管收缩,皮肤黏膜收缩最明显,因此,肾上腺素能使营养静脉的小血管持续收缩,结果静脉壁缺血、缺氧,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药液外渗,使该部位皮下小血管痉挛,易导致局部皮肤缺血坏死。2008年11月我院收治1例静脉输入肾上腺素导致皮肤坏死的新生儿,经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痊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新生儿皮肤坏死 肾上腺素能 静脉输入 精心护理 小血管痉挛 收缩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罹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予以肾上腺静脉取血分型定位及相关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06-2022.06区间本院收治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主体展开对照分析,依据护理方式差异性展开规范分组,记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前组予以常规护理,后组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各项指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实施肾上腺静脉取血分型定位检查期间配合使用积极有效护理干预,具有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护理干预 肾上腺静脉取血分型定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罹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予以肾上腺静脉取血分型定位及相关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06-2022.06区间本院收治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主体展开对照分析,依据护理方式差异性展开规范分组,记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前组予以常规护理,后组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各项指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实施肾上腺静脉取血分型定位检查期间配合使用积极有效护理干预,具有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护理干预 肾上腺静脉取血分型定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左右侧肾上腺静脉同步采血与序贯采血结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60例,应用肾上腺静脉采血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左右侧肾上腺静脉序贯采血、同步采血。对比两组采血结果。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优势侧分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采血后,两组血浆皮质醇、醛固酮均有所升高,P<0.05;观察组血浆皮质醇、醛固酮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序贯采血法,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中应用左右侧肾上腺静脉同步采血,可提高采血成功率、优势侧分泌率,对血浆皮质醇、醛固酮水平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肾上腺静脉采血 同步取血 序贯取血
  • 简介:摘要我国肾上腺结核仍是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primary adrenal insufficiency,PAI)也称Addison病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如何诊断早期肾上腺结核,降低误诊率,以利最大限度保留残余肾上腺功能。

  • 标签: 肾上腺结核 原发性肾上腺功能减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AVS)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患者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原醛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50.67±9.94)岁,男35例,女35例。所有患者均行双侧AVS和肾上腺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比较MSCT和AVS的一致性,分析AVS在原醛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组间差异,比较MSCT和AVS对原醛分型诊断差异。结果70例原醛患者中,肾上腺MSCT示单侧病变42例,双侧病变17例,双侧正常11例;AVS示单侧优势分泌31例,双侧优势分泌39例;MSCT与AVS在原醛分型诊断中的一致率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30,P<0.05);在单侧肾上腺病变42例患者中,病变直径≤20 mm组MSCT和AVS的一致率低于病变直径>20 mm组(一致率40.5%比100.0%,χ2=4.0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所有具备手术意愿的患者术前在MSCT基础上建议进一步行AVS明确手术适应症和手术定位。

  • 标签: 肾上腺静脉采血 多层螺旋CT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术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