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异构前列腺素是花生四烯酸在生物膜上通过自由基催化发生过氧化作用而形成。它是反映脂质过氧化作用特异性标志物。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机体内调节血压的重要体系,能调控氧化应激反应水平。血管紧张素Ⅱ通过活化1型受体参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促进异构前列腺素生成。而异构前列腺素增强血管紧张素Ⅱ的血管收缩效应。异构前列腺素既能监测机体氧化应激动态变化过程,也能成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指向标。
简介:摘要在儿童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中,直立不耐受(OI)为最常见类型,因其不能耐受体位变化或长时间站立,故常在此类情况下发生头晕、头痛、黑矇,甚至突然晕倒等临床症状。OI虽无器质性损害,但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对OI患儿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目前对于OI虽有一定认识,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多数学者认为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体液调节异常等相关,现着重介绍神经体液调节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儿童OI中的变化及意义,并探讨OI患儿相关治疗对RAAS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0年3月收治的男性高血压患者150例,将其通过年龄、高血压级别、体重指数等进行分组,并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浓度。结果:通过研究结果显示,1、2、3级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逐渐降低,而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逐渐增高,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年龄< 55岁、55-65岁、> 65岁3组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体重指数2、 24-28 kg/m2、> 28 kg/m23组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年龄和血压是影响高血压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现象的主要因素。
简介:目的:通过测试男子30km跑后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尿蛋白及其组份的变化,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运动性肾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参加2011年全国绿道长跑挑战赛30km的男子10名,分别于运动前、后采集肘静脉血(即刻)和尿液(运动后15min)进行血乳酸、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尿总蛋白及白蛋白、β2-MG含量的测定。结果:男子30km跑后,较运动前相比,尿总蛋白、白蛋白具有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β2-MG、Alb/β2-MG比值呈显著性增加(P〈0.05);血乳酸、血清肾素具有极显著性升高(P〈0.01),血管紧张素Ⅱ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醛固酮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30km跑致肾功能暂时性异常,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应激显著,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运动性蛋白尿的生成。
简介:摘要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为人体内体液调节系统,其中人体循环系统中含有RAS,但此物质亦遍布于人体血管壁及心脏、中枢与肾脏、肾上腺等组织,并协助靶器官各项调节。现代医学证明RAS与人的心血管系统正常发育密切相关,并发挥着心血管功能稳态及电解质、体液平衡维持的作用,亦可起到明显的血压调节效果。故临床上常用抑制RAS系统的药物治疗脑血管病,为此本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作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比较两组入选者在立位、卧位时的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II(AngII)及醛固酮(ALD)水平。结果观察组中不同分级的患者立位、卧位时的PR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立位、卧位时的AngII、AL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不同分级患者的PRA、AngII、ALD水平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原发性高血压分级的升高,PRA水平逐渐降低,AngII、ALD水平逐渐升高。结论RAAS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测定PRA、AngII及ALD水平可有效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分级,可作为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的参考指标。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出现长足进步,高血压治疗取得较为显著成就和临床治疗效果,但即使经过几十年的抗高血压研究和治疗,高血压仍然是当代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疾病种类,不仅是国内,就是国外的许多医疗学者也将抗高血压治疗方法的研究视为一个医学目标,或者说是自身医学成就的追求。如何在当代社会利用现有的医疗技术条件有效降低血压,进而使得心血管获得有效保护成为国内学者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进行抗高血压治疗的新靶点主要包括肾素抑制剂、肾安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抗高血压疫苗等。
简介:高血压、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和肥胖常常簇集出现而形成代谢综合征,严重影响公众的健康水平。近年来,代谢性疾病的微炎症背景备受学者关注,微炎症状态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关联。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除了血流动力学调节作用外,在微炎症反应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阻断RAS,对代谢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目前已证实,RAS主要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一血管紧张素1I-ATl受体(ACE-AnglI-ATlR)轴和ACE2-Ang(1-7)-Mas轴发挥作用,这两条途径具有相反的生物学活性,后者对前者有拈抗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I)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介导通过多种机制发挥致炎作用,而Ang(1-7)可以拮抗AngII,抑制炎症反应。本文就RAS参与微炎症反应的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简介: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在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阻断RAS可逆转心房重构,从而预防房颤的发生。一些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的后续分析提示,ACEIs和ARBs可以减少心力衰竭和高血压忠者房颤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学指标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系统的关系,为明确儿童肥胖发生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塔城地区单纯性肥胖儿童41例作为病例组,年龄(10.04±1.66)岁。同期选取健康正常体质量儿童41例作为对照组,年龄(10.12±1.68)岁。采用t检验比较2组研究对象血清中脂肪因子、胰岛素、RAS系统指标含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脂肪因子含量与RAS系统活性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儿血清中脂肪因子脂联素(APN)水平[(7.90±1.96) μg/L]低于对照组[(8.87±1.61) μg/L](P=0.017),瘦素(LEP)[(6.81±1.88) ng/L比(5.87±1.79) ng/L]、抵抗素[(12.61±3.63) ng/L比(10.18±3.07) ng/L]均高于对照组(P=0.023、0.002)。病例组血清中RAS系统相关指标肾素[(35.78±10.08) ng/L比(29.24±10.69) ng/L](P=0.007)、醛固酮(ALD)[(106.90±20.18) ng/L比(97.68±17.60) ng/L](P=0.028)、血管紧张素-Ⅱ(Ang-Ⅱ)[(55.65±10.37) ng/L比(48.78±9.26) ng/L](P=0.00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患儿血清中脂肪因子APN含量与肾素、ALD、Ang-Ⅱ呈负相关(r=-0.646、-0.752、-0.839,均P<0.001),血清中瘦素、抵抗素含量与肾素、ALD、Ang-Ⅱ呈正相关(r=0.940、0.871、0.875;0.877、0.892、0.914,均P<0.001)。结论新疆地区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中脂肪因子表达紊乱,干扰机体RAS系统的活性。
简介:目的观察跳伞训练时空降兵新、老兵血浆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的变化,比较新老兵对跳伞应激的适应能力。方法选择空降兵新兵40人(新兵组)、老兵30人(老兵组),一起进行跳伞训练,并完成10次跳伞任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跳伞前、跳伞后及休整10天后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并同时记录心电图和血压变化。结果跳伞后新、老兵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P<0.01),新兵组血压、心率升高(P<0.01)。休整10天后老兵组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回落至跳伞前水平,醛固酮浓度明显降低(P<0.05);新兵组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回落,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仍高于跳伞前水平(P<0.05);且明显高于老兵组(P<0.01)。结论跳伞训练中新兵较老兵处于更强烈的应激状态,严重的跳伞应激可通过一定的跳伞训练而得以减轻。
简介:目的探讨树脂吸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RAS)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4例MHD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2人,即血液透析(HD)组:每例患者每周2~3次HD治疗(每次4h);HD+血液灌流(HP)组:每例患者在HD治疗基础上,每周1次HD+HP治疗(每次2hHP+2hH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末血压、血清肾素(PRA)、血管紧张素II(ATII)的变化情况。结果①HD组治疗前后血压、PRA、ATII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tsw=-0.615、tDBP==0.660,tPPA=-473,tATⅡ=-0.644,tpTH=-0.170,P值均〉0.05);②HD+HP组治疗后血压、血清PRA、ATII及PT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sBp:--ii.018,tDBP------25.773,P值均〈0.01:tpRA=-8.267,tAII=-26.593,tPTH=3.061,P值均〈0.05),且各指标均较HD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RP=-8.566、tDBP=-24.257,P值均〈0.01;tm=-8.406,tATⅡ=-25.967,tpTH=-2.383,P值均〈0.05)。结论树脂吸附联合血液透析较单纯血液透析能明显降低MHD患者血浆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的水平,可使MHD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