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合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2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合Oddi括约肌切开术)和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合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组)每组各44例,将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前、术后3d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调查表简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调查表简表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合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患者术后的恢复和生存状态更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7月我院采用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的32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的4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100-210min,平均(139.2±31.5)min,术后第2天即能进食。住院天数3-6天,平均(4.1±0.6)天。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32例患者术后胆道残留结石2例,经T管纤维胆道镜再取石后痊愈。对照组1例发生术后胆道大出血,经缝扎后得以止血。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口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切口较小,对胆道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66例病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的手术方法分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观察组36例,行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术后分别统计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情况,最后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指标的差异性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0min±2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0mL±20mL,平均肛门排气时间1-2天,术后疼痛率11.1%(4例/36例),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0min±2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0mL±20mL,平均肛门排气时间2-3天,术后疼痛率80%(24例/30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中长期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2月对89例胆总管结石常规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钬激光碎石联合胆道镜取石,5-0或4-0可吸收带针线8字或连续扣锁缝合胆总管。结果手术时间80~21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量20~220ml,平均50ml。术后胆漏6例(60~150ml/d),经保守治疗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4~8d,平均5.1d;余83例均在术后3~4d拔除腹腔引流管;无大出血及胆管损伤。85例随访1~6年,平均3.2年,其中随访1~3年32例,〉3~5年40例,〉5年13例:9例有上腹部疼痛史1~2次,未经治疗自行缓解;12例因腹痛就诊1次,其中7例诊断为胆系感染,经抗炎治疗后好转,另外5例术后8~38个月(平均15个月)胆总管结石复发,其中2例胆总管结石〈1.0cm行EST,3例因结石较大或多枚开腹手术治疗,预后均良好;术后肝功能正常76例,轻度肝功能损害7例,重度度肝功能损害2例;超声检查示63例胆总管直径〈1.5cm,22例胆总管直径≥1.5cm,其中2例胆总管直径≥2.0cm经手术证实为胆总管多枚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应严格把握适应证,术中取净结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随机选取的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切口感染情况和复发率均明显少/短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方法,该方法具有临床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感染率低和结石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总管探查术中一期缝合胆总管与放置T管引流在腹腔镜治疗胆道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并回顾分析2009-01至2011-06于我院进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患者72例,其中40例患者进行一期缝合为研究组,32例患者留置T管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正常工作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营养状况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熟练掌握手术适应症,运用腹腔镜联合小切口行胆总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中一期缝合可减少患者术后痛苦,美化切口,加快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种复杂特殊情况下气管切开术的应对方法,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2000年至2011年的42例复杂气管切开术患者的特殊病情。针对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术前术中应对措施。对颈部包块肿瘤气管移位者可选择不同方式定位气管位置。凝血机制异常者术前改善凝血功能,暂停抗凝治疗,手术时认真缝扎止血。无法平卧的患者可先半坐位下行手术,至接近气管时再放下体位立即切开气管,放入套管,以免在切开气管前加重呼吸困难。小儿气切术前先插上管,再行手术等。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气切手术,其中,6例术后出血,局部纱条填塞,3例重新打开认真止血,电灼渗血处,把气管周围粘膜与皮下组织间断缝扎,气管周围用明胶海绵及碘仿纱条压迫止住出血。2例患者在切开气管后呼吸停止,立即予人工呼吸,接上呼吸机后呼吸恢复。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下气肿,1例出现纵膈气肿,经穿刺排气后吸收,1例颈部较大肿物切除后气管塌陷呼吸困难,经更换加长套管后呼吸改善。1例喉梗塞严重患者行紧急气切呼吸停止经带呼吸机一天后恢复正常,其余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各种复杂特殊病情的气管切开术,做好术前的检查与准备,快速评估可能的风险,同时权衡利弊,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与方法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2007年4月-2011年4月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每组各48例,比较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性不明显(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T管引流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胃肠功能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ICU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ICU患者7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取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气管切开术;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592,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986,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ICU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会阴切开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60例,均为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产科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划分,观察组采用会阴切开术辅助分娩,对照组未采用此术式,回顾性分析两组资料。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多于对照组,脉搏快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压水平、体温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在性别、Apgar评分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身高、出生体重方法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程度、第二产程、总产程均长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三产程无是差异(P<0.05)。会阴裂伤情况80例初产妇中,完整10例,占12.5%;Ⅰ度裂伤66例,占82.5%;Ⅱ度裂伤4例,占5%。结论会阴切开术并未减少产妇经阴道分娩时的组织损伤,产程并未明显缩短,新生儿窒息率也并未减少,故需减少人为干预,提高自然分娩率,从根本上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左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胆总管切开联合规则性肝段切除取石13例,胆总管切开联合左肝外叶切除取石17例,胆总管切开联合左半肝切除取石2例,32例均行胆总管切开与左肝残面胆管对口冲洗。其中30例行“T”引流,2例行胆肠吻合。合并胆总管结石11例。本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发生切口感染1例,经治疗痊愈;胆管内结石残留2例.膈下积液2例,胆漏1例。结论对于左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胆总管切开联合规则性肝段叶或左半肝切除经左肝残面一、二。三级胆管及胆总管取石,“T”引流或胆肠吻合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