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从期刊文献的学科属性实现族性检索,为文章的分类统计创造条件,本刊2005起均对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后。标识分类文章一般标识1个分类,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2个或3个分类;主分类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之间应以分号分隔。希望有条件查询的作者在来稿时自行标明分类

  • 标签: 中图分类号 期刊文献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分类统计
  • 简介:摘要:针对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涉及内容多、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等实际问题,提出基于任务驱动法的信息安全保密教学法。以“物理安全保密”一节为例,阐述了创设真实情景、设计递进任务、促进课堂参与、课程即时评价的教学实施方案,最后说明了任务驱动法在信息安全保密课程上的成效。

  • 标签: 任务驱动 信息安全保密 物理安全保密
  • 简介:宝宝出生后,医生先阻断脐带血流,剪断脐带,随后在距离宝宝根部1厘米左右的地方夹上夹,做好消毒与止血,再用纱布覆盖。通常情况下,新生宝宝的脐带残端大约会在2周内完全掉落,但也会存在个体差异。

  • 标签: 护理 操作 个体差异 脐带 医生 纱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开展不同护理方法对愈合的影响。方法:该研究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随机选择该时间内在本院分娩的24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3例,对照组实施包扎护理,实验组实施暴露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护理的成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出血率、感染率和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开展暴露护理方法,可加速脐带残端脱落,而此种护理方法不会增加出血、感染等情况,可广泛用于临床。

  • 标签: 新生儿 脐部愈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的有效护理方法,为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9—12月在我院出生新生儿160例作为观察组,2010年6—8月出生的148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其脐带感染、出血、脱落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发生炎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脐带脱落时间缩短。结论加强的观察、护理和宣教,并针对端不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是预防、避免新生儿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新生儿 脐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刚出生的新生儿不同断长度的效果。方法选取足月新生儿10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在距离的根部约3cm处断)和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在距离的根部约1cm处断)。两组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结果比较两组新生儿有无渗血、潮红、脐带有无完整脱落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断长度适宜,能够减少新生儿渗血、潮红的发生,残端完整脱落,有效防止新生儿感染。

  • 标签: 新生儿 断脐长度 脐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内实施延迟断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院内出生的新生儿内选择60例,根据断方式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脐带干预,实验组接受延迟断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脐带残端创面干燥情况、脐带残端结痂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3.33%,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时,采用延迟断措施,可以改善脐带残端创面干燥情况,缩短脐带残端结痂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延迟断脐 新生儿 脐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护理采用延迟断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新生儿中共计选择120例,并采取数字随机法分组,分析组、常规组例数相同,分析组利用延迟断护理干预,常规组应用常规断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总胆红素、血红蛋白水平、新生儿并发症(出血、感染、部发红)发生率。结果:分析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总胆红素相比常规组有对比意义(P<0.05),总胆红素水平相近(P>0.05),分析组并发症(出血、感染、部发红)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存在对比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采用断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缩短。

  • 标签: 新生儿 延迟断脐 脐部护理 脐带残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膨出腹壁重建时定位的选择。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膨出患儿共55例,其中男35例,女例20;出生体重范围为1 800~3 920 g。患儿均为膨出,其中小型膨出16例,巨大膨出34例,巨大膨出术后腹壁疝5例。收集统计150例正常腹壁小儿的部位置临床资料,按年龄将正常腹壁小儿分为早产儿组、足月儿新生儿组、3个月月龄组、6个月月龄组、1岁龄组以及2岁龄组共6组,每组均为男12例,女13例。通过测量正常小儿不同年龄组剑突至的距离(xiphoid-center of umbilicus,XU)、剑突至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xiphoid-pubic symphsis,XP),统计正常小儿XU/XP的特点,作为指导定位的依据,55例患儿根据腹壁缺损大小、腹壁肌肉发育情况以及膨出物大小,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不同年龄组正常腹壁小儿的XU/XP值为0.53~0.56,平均值为0.54。55例膨出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0例小型膨出腹壁缺损较小(约1~2 cm)的在腹壁缺损处行重建;6例小型膨出腹壁缺损稍大(约3~5 cm)的在缺损下缘行重建;29例巨大型膨出在XU/XP为0.54处行重建例;5例巨大膨出因腹壁肌层发育较差,仅缝合腹壁皮肤和筋膜层,未予以重建;5例巨大膨出术后腹壁疝小儿在XU/XP为0.54处行重建,术后见位置良好。结论XU/XP为0.53~0.56是一个理想的重建位置的选择,膨出腹壁重建时可以此为参考。

  • 标签: 腹壁 脐膨出 重建
  • 简介:摘要:分类检索是审查员进行检索工作最为关键的检索入口,尤其对于发明点用关键词不易表达的权利要求,存在检索噪声大、文献量大,难以筛选的问题。由于IPC分类不够精细,难以高效的检索到对比文件,而CPC分类相对于IPC分类来说更加细致准确,本文结合两个案例介绍了涉及根据发明点选取CPC分类的检索。

  • 标签: CPC 检索 分类号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使用不同护理方法,新生儿愈合的效果。方法把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和愈合时间、炎发生率和出血率,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对照组脐带脱落时间为(6.06±1.21)d,愈合时间(10.28±1.69)d,炎发生率为16%,出血率24%;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为(3.22±1.14)d,愈合时间(5.92±1.31)d,炎发生率为4%,出血率6%,观察组各组数据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总满意度(96%)明显高于对照组(72%)(p值<0.05)。结论对新生儿使用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缩短新生儿愈合时间,而且可以降低新生儿炎发生率和出血率,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脐部护理 脐部愈合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愈合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由30例新生儿组成,对照组新生儿断后通过0.5%碘伏对残端消毒,纱布覆盖包扎,观察组新生儿断后,严格按照无菌暴露残端,直到残端自行脱落,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第1-3d经皮胆红素以及第30d经皮胆红素水平;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为:(11.46±5.87)d,对照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为:(14.82±5.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3d经皮胆红素以及第30d经皮胆红素水平分别为:(78.86±31.16)μmol/L、(141.29±39.19)μmol/L、(182.46±35.43)μmol/L、(118.26±50.26)μmol/L,和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0.0%(0/30),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3%(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断后,自然干燥,能够减少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影响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脐部护理 新生儿 脐部愈合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愈合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由30例新生儿组成,对照组新生儿断后通过0.5%碘伏对残端消毒,纱布覆盖包扎,观察组新生儿断后,严格按照无菌暴露残端,直到残端自行脱落,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第1-3d经皮胆红素以及第30d经皮胆红素水平;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为:(11.46±5.87)d,对照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为:(14.82±5.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3d经皮胆红素以及第30d经皮胆红素水平分别为:(78.86±31.16)μmol/L、(141.29±39.19)μmol/L、(182.46±35.43)μmol/L、(118.26±50.26)μmol/L,和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0.0%(0/30),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3%(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断后,自然干燥,能够减少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影响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脐部护理 新生儿 脐部愈合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迟断法对新生儿临床护理效果的主要影响。方法从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产科出生的新生儿随机选取80例,按照新生儿出生时序将其分别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延迟断法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断法。将两组新生儿渗血、感染以及脐带残端脱落等具体护理效果指标作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脐带残端完全脱落时间要短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的渗血率、感染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延迟断法能够有效减少残端渗血量,降低残端感染率,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值得产科临床借鉴和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延迟断脐 护理效果 影响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