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脐膨出腹壁重建时脐部定位的选择。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脐膨出患儿共55例,其中男35例,女例20;出生体重范围为1 800~3 920 g。患儿均为脐部型脐膨出,其中小型脐膨出16例,巨大脐膨出34例,巨大脐膨出术后腹壁疝5例。收集统计150例正常腹壁小儿的脐部位置临床资料,按年龄将正常腹壁小儿分为早产儿组、足月儿新生儿组、3个月月龄组、6个月月龄组、1岁龄组以及2岁龄组共6组,每组均为男12例,女13例。通过测量正常小儿不同年龄组剑突至脐部的距离(xiphoid-center of umbilicus,XU)、剑突至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xiphoid-pubic symphsis,XP),统计正常小儿XU/XP的特点,作为指导脐部定位的依据,55例患儿根据腹壁缺损大小、腹壁肌肉发育情况以及膨出物大小,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不同年龄组正常腹壁小儿的XU/XP值为0.53~0.56,平均值为0.54。55例脐膨出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0例小型脐膨出腹壁缺损较小(约1~2 cm)的在腹壁缺损处行脐部重建;6例小型脐膨出腹壁缺损稍大(约3~5 cm)的在缺损下缘行脐部重建;29例巨大型脐膨出在XU/XP为0.54处行脐部重建例;5例巨大脐膨出因腹壁肌层发育较差,仅缝合腹壁皮肤和筋膜层,未予以脐部重建;5例巨大脐膨出术后腹壁疝小儿在XU/XP为0.54处行脐部重建,术后见脐位置良好。结论XU/XP为0.53~0.56是一个理想的脐重建位置的选择,脐膨出腹壁重建时可以此为参考。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使用不同脐部护理方法,新生儿脐部愈合的效果。方法把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脐部护理,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和愈合时间、脐炎发生率和脐部出血率,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脐部护理效果,对照组脐带脱落时间为(6.06±1.21)d,脐部愈合时间(10.28±1.69)d,脐炎发生率为16%,脐部出血率24%;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为(3.22±1.14)d,脐部愈合时间(5.92±1.31)d,脐炎发生率为4%,脐部出血率6%,观察组各组数据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总满意度(96%)明显高于对照组(72%)(p值<0.05)。结论对新生儿使用脐部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缩短新生儿脐部愈合时间,而且可以降低新生儿脐炎发生率和脐部出血率,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愈合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由30例新生儿组成,对照组新生儿断脐后通过0.5%碘伏对残端消毒,纱布覆盖包扎,观察组新生儿断脐后,严格按照无菌暴露残端,直到残端自行脱落,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第1-3d经皮胆红素以及第30d经皮胆红素水平;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为:(11.46±5.87)d,对照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为:(14.82±5.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3d经皮胆红素以及第30d经皮胆红素水平分别为:(78.86±31.16)μmol/L、(141.29±39.19)μmol/L、(182.46±35.43)μmol/L、(118.26±50.26)μmol/L,和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0.0%(0/30),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3%(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断脐后,自然干燥,能够减少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影响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愈合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由30例新生儿组成,对照组新生儿断脐后通过0.5%碘伏对残端消毒,纱布覆盖包扎,观察组新生儿断脐后,严格按照无菌暴露残端,直到残端自行脱落,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第1-3d经皮胆红素以及第30d经皮胆红素水平;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为:(11.46±5.87)d,对照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为:(14.82±5.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3d经皮胆红素以及第30d经皮胆红素水平分别为:(78.86±31.16)μmol/L、(141.29±39.19)μmol/L、(182.46±35.43)μmol/L、(118.26±50.26)μmol/L,和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0.0%(0/30),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3%(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断脐后,自然干燥,能够减少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影响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迟断脐法对新生儿脐部临床护理效果的主要影响。方法从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中随机选取80例,按照新生儿出生时序将其分别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各40例。实验组采用延迟断脐法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断脐法。将两组新生儿渗血、脐部感染以及脐带残端脱落等具体护理效果指标作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脐带残端完全脱落时间要短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的脐部渗血率、脐部感染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延迟断脐法能够有效减少脐部残端渗血量,降低残端感染率,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值得产科临床借鉴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新生儿脐部的有效护理方法,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于本卫生院出生的50例新生儿进行临床研究,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包含25例新生儿。对照组25例新生儿为其提供常规的脐部护理服务,研究组25例新生儿则施行护理干预,即常规消毒后修剪脐带残端,以脐带包对创面进行包扎等。观察两组的脐带脱落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研究组新生儿的脐带3~6d脱落率明显较高,7~14d脱落、>14d脱落率明显较低,研究组新生儿的脐部渗血、潮红及感染等发生率均明显较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法可有效缩短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降低新生儿的脐部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