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升降抑幽汤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方法:选择我院 50例 2017年 1月 -2019年 3月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西医治疗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升降抑幽汤组则实施常规西药 +升降抑幽汤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升降抑幽汤组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疗效、幽门螺杆菌转阴时间、胃黏膜愈合时间、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证候总积分相比较西医治疗组更好, P< 0.05。结论:常规西药 +升降抑幽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升降抑幽汤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方法选择我院50例2017年1月-2019年3月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西医治疗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升降抑幽汤组则实施常规西药+升降抑幽汤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升降抑幽汤组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疗效、幽门螺杆菌转阴时间、胃黏膜愈合时间、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证候总积分相比较西医治疗组更好,P<0.05。结论常规西药+升降抑幽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某部队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为对象,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并根据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药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半夏泻心汤加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相比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更高,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56%相比于对照组的22.22%,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并发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各项症状和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治愈率和安全性得到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降低,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新泰市第三人民医院内一科收治的97例慢性胃炎患者,男54例,女43例,年龄(41.78±5.64)岁,年龄范围为25~63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n=48)和联合治疗组(n=49)。单药治疗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治疗组在单药治疗组基础上给予阿莫西林胶囊和呋喃唑酮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胃黏膜评分,胃泌素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幽门螺杆菌感染转阴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3.9%(46/49)]高于单药治疗组[79.2%(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胃黏膜评分及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黏膜评分[(1.59±0.26)分、(0.69±0.12)分]及胃泌素水平[(100.82±9.48)ng/L、(78.42±6.40)ng/L]低于治疗前[(2.36±0.46)分、(2.39±0.44)分,(132.94±12.65)ng/L、(132.89±12.75)ng/L],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6、TNF-α、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24.74±2.95)pg/ml、(17.89±2.58)pg/ml]、TNF-α[(32.76±4.54)pg/ml、(28.49±3.49)pg/ml]、IL-8水平[(35.94±5.27)pg/ml、(27.48±4.14)pg/ml]低于治疗前[(27.76±3.86)pg/ml、(27.79±3.84)pg/ml,(42.94±5.65)pg/ml、(42.89±5.75)pg/ml,(46.82±5.89)pg/ml、(46.76±5.98)pg/ml],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感染转阴率[100%(49/49)]高于单药治疗组[77.1%(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采用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后能够改善治疗效果,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转阴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应用中西医疗法进行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98例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因治疗方法不同,故分成西医组与中西医组。其中西医组49例患者应用常规西医疗法,中西医组49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西医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显著高于西医组(85.7%),中西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显著低于西医组(14.3%),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时,相较于单独应用西药治疗,中西医疗法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扶阳助胃汤剂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58例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于对照组患者在观察组的基础上采用扶阳助胃汤剂进行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72.4%,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采用扶阳助胃汤剂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扶阳助胃汤剂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样本(2021年1月-2021年12月),以盲抽签方式将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观察组开展扶阳助胃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指标变化,计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结果:有效率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83.3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IL-1、IL-6、CR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患者VAS评分(7.32±0.13)分析,对照组(7.33±0.12)分,无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3.25±0.10)分,对照组(5.35±0.11)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型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药扶阳助胃汤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4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药物治疗的,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型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共计80例。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以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扶阳助胃汤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胃部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胃部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型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药扶阳助胃汤实施治疗效果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脾养胃汤、西药联用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中任意选择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红蓝球抽签法分成两个小组,其中接受单纯西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接受温脾养胃汤联合西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据统计,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达到98%,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为84%,治疗有效率为78%,(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接受温脾养胃汤、西药联用可有效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经扶阳助胃汤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n=36)与试验组(n=36),参照组患者予以中药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扶阳助胃汤剂治疗,对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IL-6、IL-1及CPR水平相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低于参照组(30.56%),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经扶阳助胃汤剂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疗效确切。
简介:【摘要】 目的 详细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接受蒙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共采集100例来自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参加。研究期间按照平均分配法,针对患者分两组展开治疗,研究组50例接受蒙西医结合治疗,参照组50例接受西医治疗,同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49(98.00%)、治疗后症状积分(6.27±1.76)、Hp转阴率49(98.00%)、慢性胃炎复发率1(2.00%);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38(76.00%)、治疗后症状积分(13.71±3.62)、Hp转阴率41(82.00%)、慢性胃炎复发率12(24.00%);两组数据对比(P<0.05),表示此次检验有意义。结论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接受蒙西医结合治疗后,效果显著,同时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降低临床复发率,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及分析甘肃省陇南市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治疗情况,为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月,经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并进行14C-呼气试验的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根除率及药物选择情况。结果选取慢性胃炎患者共321例,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196例,感染率61.1%,给予三联或者四联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抗菌药物选择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甲硝唑,疗程结束后复查14C-呼气试验,总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69.4%。结论甘肃省陇南市慢性胃炎患者具有高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应予以根除治疗,药物选择以阿莫西林联合左氧氟沙星为最佳,四联疗法优于三联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