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考察鼠妇有效部位在口服给药方式下的镇痛作用,开展药效学研究,并初步探索其活性成分。方法: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首先开展鼠妇水提物的急性毒性研究;其次,采用醋酸扭体模型考察鼠妇不同极性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筛选有效部位。基于实验结果,依次选用福尔马林法、热板法研究该有效部位的作用环节及特点,随后采用角叉菜胶致足肿胀以及醋酸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模型考察其抗炎活性。此外,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鼠妇的活性成分。结果:鼠妇水提物在2~5g/kg的剂量范围内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在0.6~0.8g/kg剂量范围内能够显著减少小鼠在醋酸扭体实验中的扭体次数,在0.4~0.8g/kg剂量范围内能够缩短福尔马林实验(第二阶段)中的舔足时间,但未能延长其在热板实验中的潜伏时间。在炎症模型中,鼠妇水提物(0.4~0.8g/kg)能够减少小鼠在角叉菜胶实验中的足肿胀程度,而在0.6~0.8g/kg剂量范围内能够显著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液质联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氨基葡萄糖对照品和鼠妇水提物样品的HPLC谱图中,在相同的保留时间处均有峰型一致的色谱峰,且它们在MRM模式下具有相同的质谱行为。结论:鼠妇水提物具有抑制炎症性疼痛的药理作用,氨基葡萄糖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沙棘油对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以探讨沙棘油可能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2只经右腋皮下接种1×10^6的H22肿瘤细胞的SPF级雄性小鼠分成沙棘油治疗小组和生理盐水对照小组,每组6只,在相同的环境中,分别给予治疗组经过沙棘油浸泡的鼠粮和饮用水,生理盐水组未经处理过的鼠粮和饮用水,喂养21天以称瘤重、病理切片血管计数.结果:沙棘油治疗组小鼠的肿瘤0.646g血管数为3;而生理盐水组小鼠的平均瘤重为0.9175g血管数为5,(p<0.05).与生理盐水组对比经过沙棘油喂养的小鼠的肿瘤的肿瘤重量、病理切片的血管数均要低.结论:沙棘油有一定抗肿瘤作用.
简介:目的开展部队家属区鼠害调查与防治,检测鼠体表寄生虫及病原体,防止鼠媒疾病的传播。方法采用鼠迹法和夹夜法调查家属区鼠害,开展综合防治灭鼠工作,检视体表寄生虫,采用常规PCR方法检测鼠脏器中立克次体、巴尔通体、无形体、土拉弗朗西斯菌、贝氏柯克斯体、巴贝西原虫、恙虫病东方体等7种病原体。结果夹夜法调查部队家属区共捕鼠11只,经鉴定全部为褐家鼠,鼠密度为2.56%。综合防治后鼠密度明显降低,夹夜法监测鼠杀灭率为100%。采集鼠体表寄生虫3只,均为格氏血厉螨。鼠脏器检测立克次体、无形体、巴贝西原虫阳性。结论该区域有发生流行性出血热等媒介传播疾病的可能,通过采取环境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有效降低了部队家属区鼠密度,减少了鼠及其携带病原体的危害。
简介:目的探讨丁香酚吸嗅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MCAO)损伤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3区HE染色神经元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MCAO模型。将40只SD雄性大鼠用数学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SH组)、模型组(MCAO)(I/R组)、丁香酚吸嗅组(丁香酚吸嗅+MCAO)(Egu组)。经丁香酚吸嗅干预,2W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再灌注后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检测海马CA3区HE染色神经元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丁香酚吸嗅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较模型组得到明显改善(P〈0.01);HE染色显示,丁香酚吸嗅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细胞较模型组数量增多,排列较整齐;且细胞形态、结构较完整。结论丁香酚吸嗅可以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显示对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脑梗塞患者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血塞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017年间收治脑梗塞患者400例,编序后随机将患者各组200例分为对照组(单纯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和联合组(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种方案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联合组患者脑梗塞病情改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与血塞通两者联合治疗能够对病情有明显改善,同时对相关体征指标有积极调整作用,保障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和长远期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草原鼠洞的识别定位可以为鼠害的监测、预测和防治等提供科学参考,因此,如何快速且准确地识别草地鼠洞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选取玛多县典型区作为研究区,利用可见光波段无人机影像,研究并建立了面向对象的模板匹配法和支持向量机法的草地鼠洞自动识别方法。模板匹配法是在多尺度分割的影像中选取不同种类的鼠洞对象并生成匹配模板,接着进行目标检测并产生初始结果,最后构建光谱、几何和纹理特征库对检测结果进行筛选。支持向量机法首先采集鼠洞训练样本并优化分类特征空间,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监督分类得到鼠洞识别结果。对2种方法的识别结果进行精度评价与分析表明:2种方法的总体精度均较高,适用于三江源区草原鼠洞的精准识别。基于面向对象的模板匹配法比支持向量机法的总体识别精度整体高1%,错分误差低3%,识别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氨茶碱治疗宫内窘迫的新生鼠,观测其对肺组织的影响。方法建立宫窘模型后,在腹腔给母鼠腹腔注射氨茶碱注射液进行治疗,然后对新生大鼠的体重、肺系数、肺泡数以及SP-A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C组和D组与对照组比较,肺系数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C组和D组与对照组比较,肺泡数量明显增多,肺泡腔基本正常,肺泡间隔无增厚或变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SP-AmRNA表达明显,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宫内窘迫胎鼠运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具有一定可行性,宫窘的大鼠越早应用氨茶碱疗效越好,新生大鼠肺组织功能性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