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采用氰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浮选过程中高铜钨精矿时,铜对钨测定干扰严重。实验考察了硫酸联氨、甲醛、硫脲3种试剂对铜的掩蔽效果,其中硫酸联氨、甲醛被广泛应用,虽硫脲毒性低,价廉易得,但掩蔽效果不佳,甲醛剧毒,不宜购买;实验选择硫酸联氨作为铜掩蔽剂。

  • 标签:  三氧化钨 掩蔽剂 硫酸联氨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 简介:摘要通过硫氰酸比色法对钨进行测定的结果是,钨是在W5+的基础之上与氰酸发生反应而形成的络合物,呈黄色。如果想要使得钨完全还原为5价,可以在还原剂的作用之下进行操作,通常选用的还原剂是三氯化钛或者氯化亚锡。在大量的实验之中表明,为了提高结果的正确性,获得稳定的化学反应结果,可以采用氯化亚锡—三氯化钛作为双还原剂,同时,对其酸度、时间、温度进行有效地控制,将会对于实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主要针对通过硫氰酸比色法对钨进行一定的测定进行了研究。

  • 标签: 硫氰酸盐 比色法 三氯化钛 氯化亚锡
  • 简介:建立了离子色谱-电导检测分析不同类型乳制品中氰酸(SCN-)污染物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形态样品:固态类(奶粉)、液态类(牛奶)、凝固态类(凝固型酸奶)和半流质态类(炼乳)等乳制品中的氰酸的前处理方法,采用丙酮作为蛋白沉淀剂,有效实现了对各类样品中蛋白质的沉淀和对氰酸的提取,避免了以往采用乙腈处理样品时容易分层的弊端,方法在0~5.0mg/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n=6),方法检出限(LOD)为0.15~0.5μg/g(S/N=3),方法回收率为95.0%~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5.6%(n=3)。

  • 标签: 硫氰酸盐 乳制品 离子色谱 电导检测 前处理 食品安全
  • 简介:用过氧化钠熔样,在硫酸(1.4mol/L)+盐酸(1.7mol/L)介质中用氰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钨矿石中钨的含量,并对各试剂用量进行了探讨.减少了传统方法中的高浓度盐酸对环境和操作人员造成极大的伤害,测定结果与传统方法的测定结果相吻合.方法用于钨矿石中钨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2%~8.8%,线性范围为0~18μg/mL,加标回收率为98.89%~100.97%.

  • 标签: 硫氰酸盐 分光光度法 改进
  • 简介:摘要:铅锌矿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对较多,在进行选矿实验时,应以多种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在深入分析矿物中所含元素的不同,针对不同矿物、不同时代的分布规律,并做好分配率以及分配值的测定。铅锌矿中一种重要元素即为钼,当前测定钼含量的方法较多,采用氰酸光度法进行钼含量测定整体效果相对较好。

  • 标签: 硫氰酸盐光度法 铜铅锌 分析
  • 简介:采用硝酸-硫酸-磷酸混合酸溶解试样,建立了氰酸法测定钼精矿加压氧化萃取液中钼含量的测定方法。对试样的分解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还原剂选择、酸度的影响及显色条件等一系列条件试验,确定了最佳试验方法。对试液进行多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试验结果表明,方法有较高的精密度,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现已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检测中。

  • 标签: 硫氰酸盐 光度法 钼精矿 加压氧化萃取液
  • 简介:研究了铈(Ⅳ)氧化硫氰酸的褪色反应及其光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介质中,铈(Ⅳ)氧化硫氰酸被还原成铈(Ⅲ),铈(Ⅳ)黄色的减褪与氰酸含量之间存在良好的负相关。氰酸浓度介于0.25mg/10mL-1.25mg/10mL遵守比尔定律。应用于黑镍镀液中氰酸钾的测定,方法简便快捷。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能满足生产要求。

  • 标签: 硫氰酸盐测定 光度法 黑镍镀液
  • 简介:目的:探讨氰酸离子(SCN-)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发病机制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60名(男28,女32)确诊为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老年患者和同期来我院体检的60名(男性30名,女性30名)同龄的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患者发病期(A_1组)和无症状期(A_2组)收集5ml空腹静脉血和3ml非刺激性唾液,以健康人为对照组(B组)。采用吡啶-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检测SCN-浓度。结果:A_1、A_2组唾液SCN-浓度分别为0.61±0.29mmol/L、0.64±0.31mmol/L,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0.05)。而A_2组SCN-血清浓度(24.06±10.31μmol/L)显著高于A_1组(20.39±8.85μmol/L;P=0.000〈0.05)。B组的唾液和血清SCN-浓度分别为1.05±0.61mmol/L、36.60±14.81μmol/L,均显著高于A_1、A_2组(P=0.000〈0.05)。结论:作为一种机体非酶类抗氧化剂,SCN-可能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存在着某种相关性。

  • 标签: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硫氰酸盐离子 氧化应激 分光光度法 老年
  • 简介:摘要研究采用氰酸负荷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结果显示,氰酸可引起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升高;细胞内的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在氰酸处理后显著下降;细胞产生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终产物丙二醛和高反应性自由基一氧化氮在经氰酸负荷后显著升高;此外,细胞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及一氧化氮合成酶蛋白水平下调、肝细胞内脂滴明显增加。由此可见,氰酸可以打破肝细胞内氧化应激平衡,ROS大量产生,肝细胞内脂质沉积。

  • 标签: 氰酸盐 肝细胞 活性氧 脂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三伏贴中白芥子主要成分芥子碱氰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芥子普通粉与超微粉体中芥子碱氰酸进行测定。结果芥子碱氰酸溶出量超微粉体较普通粉体提高了33%。结论三伏贴制备过程中白芥子采用超微粉碎技术进行制备,在处方比例不变的前提下,极大程度增加白芥子有效成分溶出度,进而增加发泡率,提高疗效。

  • 标签: 超微粉碎 白芥子 芥子碱硫氰酸盐 冬令膏滋方 收膏工艺 相对密度 水分含量
  • 简介:摘要: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状态好坏直接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很多化验室化验员素质、能力参差不齐,尤其矿山化验室,往往忽略了仪器的期间核查和仪器设备的校准工作,甚至于完全不了解期间核查。根据 ISO / IEC17025 : 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和 CNAS—CL01 : 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实验室应设有专人负责设备的管理,包括定期校准、维护保养和期间核查等,为及时了解仪器的状态制定设备校准、核查和维护的程序,从而保证其量值溯源性,减少由于仪器稳定性变化而造成检测结果的系统偏差,对重要的检测设备在两次周期检定(校准)之间需进行期间核查,最终使其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 标签: 硫氰酸盐 钼量 分光光度计 期间核查 标准曲线
  • 简介:WLX高剂量组和茵栀黄组MDA含量均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升高(P<,WLX各剂量组TBIL均明显低于模型组,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茵栀黄组、威灵仙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

  • 标签: 作用研究 大鼠黄疸 威灵仙萘
  • 简介:建立了原料乳中氰酸钠的检测方法。氰酸钠经三氯乙酸提取,与三价铁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根据吸光度曲线确定氰酸钠含量。方法处理简单,易操作,回收率高,试验成本低,分析周期短,因此该方法可作为原料奶中氰酸钠的快速检测方法。

  • 标签: 硫氰酸钠 原料奶 分光光度计
  • 简介:目的:探讨氰酸苯乙酯(PEITC)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PEITC处理QBC-939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33342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设置对照组:加入和药物等体积的DMSO。结果:20、30、40、50μmol/L的PEITC作用于QBC-939细胞24h后,细胞活力分别为(88.07±2.40)%、(68.02±4.04)%、(52.57±1.91)%、(36.37±3.4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O.05);30μmol/L的PEITC处理QBC-939细胞12、18、24、48h后,细胞活力分别为(90.74±2.96)%、(78.22%±4.85)%、(69.67±4.58)%、(40.48±2.59)%,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QBC-939细胞经30μmol/L和50umol/L的PEITC作用处理24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0.51±2.77)%、(58.62±3.75)%,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GJM期的细胞比例从(5.06±1.86)%上升到(16.96±2.71)%、(26.68±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PEITC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而发挥抗胆管癌作用,并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

  • 标签: 异硫氰酸苯乙酯 胆管癌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 简介:为了研究植物性饲料代谢产生的中间产物氰酸钠(NaSCN)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首先将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暴露于NaSCN的8个浓度组中进行96h-LC50急性毒性试验,测得其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403mg.L-1。再以安全浓度(1/10LC50)为基准,等对数设置3个质量浓度22.7、40.3、71.7mg.L-1的染毒组和一个对照组(0mg.L-1)进行96h半静水式毒性试验,测定斑马鱼头部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Na+/K+-ATPase的活性、躯干组织MDA的含量。将实验数据进行ANOVA分析处理后,结果表明,不同NaSCN浓度处理组与对照相比,AChE活性无显著差异。71.7mg.L-1浓度处理组与对照相比,Na+/K+-ATPase的活性和MDA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且MDA含量与NaSCN染毒浓度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实验结果表明NaSCN对斑马鱼的毒性机制可能是引起线粒体功能的失调。MDA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对NaSCN引起的毒性做出评价。

  • 标签: 硫氰酸钠(NaSCN) 斑马鱼 Na+/K+-ATPase 乙酰胆碱酯酶(ACHE) M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