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可摘局部义齿的主要缺点之一,就是此类义齿部件多,体积大。戴入口腔后异物感明显,患者不易适应。因此,要求将义齿做得尽量小巧。但这一要求与经久耐用之间常发生冲突。因此,这也是设计义齿时必须考虑予以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口腔修复学中的可摘局部义齿折断的好发部位,原因以及加强原则,从理论上对局部义齿折断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物折断的原因,并提出治疗对策及预防措施。方法总结自2005年5月~2011年5月收治并采用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其中有10例患者内固定物折断。其中,股骨干骨折4例,肱骨骨折2例,锁骨骨折3例,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1例;锁定板折断者5例,加压板折断者4例,螺钉折断5枚,松动6枚。发生骨不连4例。结果病人术后过早负重是内固定物折断的主要原因。但内固定物选择不恰当、质量欠佳,骨不连,骨质疏松,手术操作不当,缺乏坚强的内固定和必要的外固定以及不恰当的功能锻炼,再次外伤等,都是导致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的其他相关因素。一个内固定手术首先去除内固定物折断的医源性因素,其次教会病人如何进行功能锻炼,才能保证手术治疗的最后成功,病人出院后随访指导也非常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螺钉折断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62例患者,按照胸腰椎骨折类型、螺钉类型、是否植骨、是否行椎板减压、是否使用横杆、术后取出内置物的时间等因素对椎弓根螺钉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术后发生椎弓根螺钉折断6例(9.7%),发生时间为术后平均15.3个月。统计各因素影响椎弓根螺钉折断的发生率显示椎体爆裂型骨折组4例(16.0%)、屈曲压缩型骨折组2例(6.9%)、脱位型骨折组0例(0.0%),椎体爆裂型骨折组显著高于屈曲压缩型骨折组和脱位型骨折组(P<0.05);RF钉组3例(13.6%)、AF钉组1例(3.2%),RF钉组显著高于AF钉组(P<0.05);未植骨组5例(11.4%)、植骨融合组1例(5.6%),未植骨组显著高于植骨融合组(P<0.05);术中行椎板减压组5例(11.1%)、未作减压组1例(5.9%),椎板减压组显著高于未减压组(P<0.05);未使用横杆组4例(10.5%)、使用横杆组2例(8.3%),未使用横杆组显著高于使用横杆组(P<0.05);术后12个月以上取出内置物组5例(38.4%)、术后9-12个月取出内置物组0例(0.0%),术后12个月以上取出内置物组显著高于术后9-12个月取出内置物组(P<0.05)。结论手术适应证的尺度,螺钉类型的选择,是否植骨,是否行椎板减压,是否使用横杆,何时取出内置物等因素均可对术后螺钉折断的发生率造成影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高性能螺钉,选择合理的植骨方式,术中尽可能不行椎板减压,使用横杆固定,以及术后及时(9-12个月)取出内置物等均可有效降低术后螺钉折断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