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降钙素原水检验在感染疾病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研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两个年度内进行健康检查的女性患者140例,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无妇科感染性疾病的人员共70例,观察组的70例患者全部具有不同程度的妇科感染性疾病,观察分析两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检验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 检验 感染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革兰阳性菌(G+)与革兰阴性菌(G-)引起菌血症的降钙素原水,为临床紧尽早正确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将65例细菌培养阳性病例的分为革兰G+组与革兰G-组,然后对两组留取病原学时降钙素原水进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细菌引起菌血症的患者降钙素原水明显高于正常水平(P<0.01),G+组降钙素原水低于G-组(P<0.05);②在10≥PCT≥1.00ng/m等级时,革兰G+组患者的百分率明显高于革兰G-组(P<0.01);而在PCT≥20.00ng/ml等级时,革兰G-组患者的百分率明显高于革兰G+组(P<0.01)。结论G-细菌感染所致菌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高于G+细菌感染者,为临床早期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菌血症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细菌感染 菌血症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血流感染患者临床治疗中对血清降钙素原测定的价值。方法 :筛选 76例因血流感染、于 2016年 01月 -2016年 11月入住我院治疗的患者,以 28天后预后情况为分组指标: A组共有 61例(均存活), B组共有 15例(均死亡),对两组血清降钙素原进行测定、对比。结果:进入重症监护室第 1天, 15例 B组血清降钙素原值( 38.00±32.12) ng/ml, 61例 A组为( 17.05±16.30) ng/ml,( P< 0.05);对进入重症监护室第 3天及第 5天,两组血清降钙素原进行比较,同样有差异,( P< 0.05)。结论:对于血流感染患者,为评估其治疗效果及预后,通过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效果突出。

  • 标签: 临床治疗 血流感染 重症监护室 血清降钙素原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降钙素原水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呼吸系统感染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各项临床资料详细整理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受检者PCT水平高、APACHE-II评分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受检者治疗后PCT水平低、APACHE-II评分低,与治疗前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PCT水平检验可提示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可准确判定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呼吸系统感染 APACHE-II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诊断脓毒症的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治疗的100例脓毒症患者,在确诊后的第1、3、5、7天抽取静脉血,动态监测血清的PCT水平,同时检测WBC,记录APACHEⅡ评分。结果100例患者中存活组有85例,死亡组有15例。同时,死亡组的WBC、APACHEⅡ评分都高于存活组,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存活组的相应指标有持续下降的趋势。结论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和患者的血清PCT水平相关,通过动态监测PCT的水平有利于诊断脓毒症的程度及预后。

  • 标签: 动态监测 血清 降钙素原 脓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水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诊断为支气管炎或肺炎的患者182例,按照感染严重程度将其平均分为严重感染组和轻度感染组各91例作为观察对象,均检验治疗前和治疗后降钙素原水,并选取91例本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人群检测降钙素原水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检测结果及基本情况。结果严重感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轻度感染组(P<0.05),轻度感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严重感染组评分显著高于轻度感染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可以用于判断支气管炎和肺炎患者治疗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且对此类疾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呼吸系统感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应用血清降钙素水平检验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6月入院治疗的 48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与 48例正常体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组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清降钙素水平检验,将对照组检验结果作为对比标准,与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对比,从而分析该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但治疗后,两组差距明显缩小,且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05。结论: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水检验可为诊断以及治疗效果对比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 呼吸系统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水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9月医院收治呼吸系统感染患者180例,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严重组和轻微组,每组90例,并另外选取9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研究人员的血清降钙素原水进行检验观察。结果:三组患者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各项数据对比结果显示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就血清降钙素原水来说,其会在患者身体感染程度增加的情况下出现增高,在对患者感染治疗效果判断中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水平情况 检验 应用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水在评价早产儿院内感染程度和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早产儿院内感染病例,分析不同程度早产儿院内感染患儿的PCT水平,并分析PCT、新生儿危重症评分(NSCI)、合并新生儿败血症与NEC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等。结果在200例患儿中,病死率为7%(14/200),PCT升高发生率为94%(188/200),合并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35.5﹪(71/200)。死亡组与存活组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发病年龄、是否有窒息史、是否合并肺炎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PCT水平(5.71±3.5)ng/ml与(1.63±1.4)ng/ml、新生儿危重症评分(NCIS)(81.6±25.1)与92.3±19.7、是否合并败血症85.7﹪(12/14)与32.8﹪(59/180)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与早产儿院内感染程度及预后相关,能较好地反映早产儿院内感染的病情及预后。

  • 标签: 早产儿 血清降钙素原 院内感染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水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共80例,根据感染严重情况分为B组和A组,每组40例,其次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均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水检验,观察三组检测结果。结果三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测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B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检验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和A组患者高,两两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三组APACHE-II评分,呈现增高趋势,p<0.05;由此可知,患者感染程度与血清钙元素原水呈现正相关。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的检测能有效判断感染情况和治疗后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水平检验 呼吸系统感染治疗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病例,分析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细菌感染组(其中22例一般感染,18例重症感染)和30例病毒感染者,使用胶体金测定法进行PCT检测,同时,对30例健康对照者也做PCT水平比较。结果以0.5g/L为阳性阈值,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为92.5%(37/40),病毒感染者PCT阳性率为13.3%(4/30),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一般感染组、重症感染组和对照组PCT水平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PCT水平检测适用于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和诊断鉴别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中,并且,血清PCT水平检测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患者预后。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病毒感染性疾病 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 4)10-0135-02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呼吸道感染诊断技术中血清降钙素原的筛选价值。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2 月到 2019 年 12 月开展研究。随机选取呼吸道感染患者 160 例作为案例。按照细菌培养结果划分为细菌感染、非细菌感染。同时同期选取健康体检 40 例进行对照。统计对比三组血清降钙素原差异。 结果: 细菌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与健康组,统计学对比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筛查可以有效应用于,对于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作用显著,可以作为临床常规诊断方案,值得普及。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呼吸道感染 实践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内科和老年内科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APACHEⅡ评分及住院期间和出院1年预后。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老年脓毒症预后的变量;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预测患者住院及随访期间生存率。结果共纳入116例患者,其中存活55例,死亡61例。单因素Cox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临床变量分别为血乳酸〔Lac,风险比(HR)=1.16,95%可信区间(95%CI)为1.07~1.26,P<0.001〕、PCT(HR=1.02,95%CI为1.01~1.04,P<0.001)、丙氨酸转氨酶(ALT,HR=1.00,95%CI为1.00~1.00,P=0.143)、天冬氨酸转氨酶(AST,HR=1.00,95%CI为1.00~1.01,P=0.014)、乳酸脱氢酶(LDH,HR=1.00,95%CI为1.00~1.00,P<0.001)、羟丁酸脱氢酶(HBDH,HR=1.00,95%CI为1.00~1.00,P=0.001)、肌酸激酶(CK,HR=1.00,95%CI为1.00~1.00,P=0.00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HR=1.01,95%CI为1.01~1.02,P<0.001)、血钠(Na,HR=1.02,95%CI为0.99~1.05,P=0.183)、血尿素氮(BUN,HR=1.02,95%CI为0.99~1.05,P=0.139)、纤维蛋白原(FIB,HR=0.85,95%CI为0.71~1.02,P=0.078)、中性粒细胞比例(NEU%,HR=0.99,95%CI为0.97~1.00,P=0.114)、血小板计数(PLT,HR=1.00,95%CI为0.99~1.00,P=0.108)、总胆汁酸(TBA,HR=1.01,95%CI为1.00~1.02,P=0.096)。多因素分析显示,PCT是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1.03,95%CI为1.01~1.05,P=0.002)。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PCT≤0.25 μg/L与PCT>0.25 μg/L患者住院及随访期间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220);APACHEⅡ评分>27分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APACHEⅡ评分≤27分患者(P=0.015)。结论血清PCT水平是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有效影响因素;APACHEⅡ评分越高病死率越高,尤其>27分时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升高。

  • 标签: 降钙素原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老年 脓毒症 预后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水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2014年7月—2016年6月期间,选取在我院收治的20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患者的病情感染程度分为2组,一组为严重感染组,一组为普通感染组,每组均有100例患者,同期选取健康人员100名为对照组,对3组实验对象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水检验,并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前,严重感染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明显高于普通感染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严重感染组、普通感染组、对照组3组之间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严重感染组、普通感染组、对照组3组之间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检验可以有效鉴别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严重程度,能有效判断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中,起到了肯定的临床指导作用。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呼吸系统感染 临床意义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降钙素原水在小儿重症胰腺炎抗生素使用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抗生素使用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该院收治的小儿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者86例,将其按照用药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血清降钙素原水监测,依照监测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抗生素疗程超过10d者所占比例显著少于对照组,抗生素应用率、二重感染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钙素原水检测在小儿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疗中准确监测患儿体内降钙素原水可大幅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小儿重症胰腺炎 抗生素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心衰患者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指导抗感染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心衰患者10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抗感染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CRP和ESR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和ESR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 抗感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创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特点,分析其与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运城市中心医院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重症创伤合并MODS患者(MODS组,40例)和未发生MODS患者(非MODS组,62例)入院1 d、3 d、7 d血清PCT水平,分析PCT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预后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对重症创伤患者发生MODS以及重症创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MODS组入院1 d、3 d、7 d血清PCT水平分别为(8.25±2.35)μg/L、(7.26±2.49)μg/L、(3.62±1.75)μg/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61、9.561、8.251,均P<0.05)。MODS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均随APACHE Ⅱ评分、ISS评分的增高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108、9.173,均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PCT水平高于存活组[(11.82±3.75)μg/L比(4.92±1.2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59,P<0.05)。PCT预测重症创伤患者MODS曲线下面积达0.848,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00%(32/40)、82.50%(33/40),预测重症创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曲线下面积达0.74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7.50%(31/40)、72.50%(29/40)。结论重症创伤合并MODS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ODS患者,且其水平与创伤、病情进展程度,预测MODS发生及其预后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降钙素原 多器官功能衰竭 损伤严重度评分 ROC曲线 预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脓毒症患者实施血清降钙素原水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ICU治疗的42例脓毒症患者为脓毒症组,同期30例非脓毒症组患者为非脓毒症组,对其血清降钙素原水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的APACHEⅡ和PCT差异性显著(P<0.05),而WBC无差异性(P>0.05);好转组和死亡组APACHEⅡ有差异性(P<0.05);第1d好转组和死亡组PCT无差异性(P>0.05),而WBC差异性显著(P<0.05);第3d和第7d好转组和死亡组的PCT和WBC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动态监测ICU脓毒症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ICU脓毒症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 动态监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重症监护室(ICU)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与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住ICU脓毒症患者78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32例)和严重脓毒症组(46例),均于入院24h测定并比较两组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并评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结果严重脓毒症组的APACHEⅡ评分、血清CRP、WBC以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P<0.05);存活组的APACHEⅡ评分、血清CRP、WBC以及PCT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对严重脓毒症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7.48%、81.25%.结论检测血清PCT对于ICU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临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关键词降钙素原;脓毒症;ICU;诊断;临床预后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2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联合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对老年女性疼痛性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及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596例于嘉兴第三医院进行就诊和健康体检的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均行双能量X线、QCT检查、血清PCT检测。分析PCT、QCT对老年女性疼痛性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腰椎1、2椎体骨密度、PCT与疼痛性骨质疏松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596例老年女性中,疼痛性骨质疏松患者占50.84%(303/596),骨量减少者占21.98%(131/596),骨量正常者占27.18%(162/596)。与DAX检查诊断疼痛性骨质疏松结果相比,PCT、QCT、QCT+P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1.88%(488/596)、93.62%(558/596)、97.31%(580/596)。QCT检查、QCT+PCT诊断符合率高于PCT检测(χ2=43.650、83.187,P<0.001);QCT+PCT诊断符合率高于QCT检查(χ2=9.388,P=0.002)。QCT+PCT检测诊断骨量异常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PCT检测(P<0.05);QCT+PCT检测诊断骨量异常的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均高于QCT检查(P<0.05)。骨量减少组、疼痛性骨质疏松组人群QCT检测骨密度低于骨量正常组,血清PCT水平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性骨质疏松组人群QCT检测骨密度低于骨量减少组,血清PCT水平高于骨量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性骨质疏松严重程度与QCT检测骨密度呈负相关(r=-0.54,P<0.05),与血清PCT呈正相关(r=0.59,P<0.05)。结论QCT椎体骨密度测定联合血清PCT检测诊断疼痛性骨质疏松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较高,且与疼痛性骨质疏松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临床评估疼痛性骨质疏松患者病情。

  • 标签: 疼痛性骨质疏松 定量CT 降钙素原 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