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组织的发展为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众多的动物实验研究和逐渐兴起的临床应用研究已充分显示出其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组织骨细胞支架复合物在植入体内后,尤其植入血供不佳的受区时,因不能及时地与机体建立起血供连接,使得成骨效果不稳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组织骨的血管化已成为构建大段组织骨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对组织血管化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组织工程骨 骨缺损 血管化
  • 简介:组织是颌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和重要方向,但其血管化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这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于大体积颌骨缺损的修复。支架、种子细胞和生长因子作为组织三要素在血管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各种体内外促血管化策略如应用促血管生成细胞、复合促血管生长因子、优化支架的成分与外形及内部结构设计、采用外科手段等近来得到广泛研究,本文将对此作一综述。

  • 标签: 血管化 颌骨 骨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种子细胞 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比较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与生物衍生骨体内、体外复合所构建的组织骨修复山羊胫骨大段骨-骨膜缺损的血管化进程以及血管化与成骨的关系,以探讨修复大段负重骨缺损的最佳途径.方法22只山羊制备成胫骨中段20mm的骨-骨膜缺损,随机分为2组,分别植入BMSCs与生物衍生骨体外构建和体内构建的组织骨,常规钢板螺钉内固定,在2、4、6、12周时间点分别用墨汁灌注透明标本、血管面积图像分析和X线片观察血管化过程及成骨情况.结果体外构建组与体内构建组血管化进程无明显区别,各时间点血管面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2周均能达到完全血管化,但X线片见体外构建组新骨形成较快,缺损区密度高,体内构建组以上各变化较前者慢大约2~4周.结论BMSCs与生物衍生骨体外构建和体内构建的组织骨均能快速血管化并成骨,但是体内构建方式成骨较体外构建慢.

  • 标签: 组织工程骨 体内构建 体外构建 血管化 骨髓基质干细胞 生物衍生骨
  • 简介:组织日新月异的进展为组织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学者们将收获的细胞通过温度敏感型培养皿在体外进行孵育、增殖并构建细胞片层,保持细胞表面蛋白、胞外基质及细胞间连接的完整,将该膜片以单层、双层或多层形式植入体内可以获得缺损组织的完全再生。该方法优于传统组织方法,有着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本文就传统组织方法的局限性和细胞片层组织的构建方法及相关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细胞片层 组织工程 再生
  • 简介:ChineseJournalofTissueEngineeringResearch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2017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内唯一一本传播组织研究领域创新结果经同行评议的专业学术期刊出版重点:出版来自组织领域的种子细胞研究、生物材料研究、骨科植入物研究、组织构建研究的创新性成果的优秀文章;优先出版来自于组织研究项目接受省级、国家级各项基金资助课题的优秀文章;出版来自国内外组织研究优秀团队撰写的多中.

  • 标签: 工程 总览 领域 文章 研究 期刊
  • 简介:目的设计一套用于组织血管内壁摩擦力测量的装置并对组织血管的材料进行初步的测量,以验证装置的可靠性和相关结论。方法根据血液动力学的原理,对血管的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确定组织血管内皮细胞摩擦力的测量方法,从而设计完成整套装置并对弹性元件进行测量,并进行组织降解材料聚羟基乙酸PGA构成的管状支架进行摩擦力的测量。结果设计完成了测量组织血管内壁摩擦力的实验装置,弹性元件的牵拉力与位移的关系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聚羟基乙酸PGA管状支架的摩擦力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测量组织血管内壁摩擦力的实验装置是可行的,聚羟基乙酸PGA管状支架的摩擦力与流速基本呈现线性关系。

  • 标签: 组织工程 血管动力学 摩擦力 生物摩擦学
  • 简介:摘要自体断层皮片移植仍是修复皮肤缺损的重要方法,但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如供皮区损伤、皮源不足等。研发组织皮肤实现缺损皮肤的永久性替代是一个理想目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多种组织皮肤已被投入市场使用,但要实现皮肤缺损的再生修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总结组织皮肤的现状,并对组织皮肤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初步探讨。

  • 标签: 组织工程 表皮 真皮 皮肤替代物 创面修复
  • 简介:组织是目前公认的最有可能在临床取得实际效益的研究领域之一.在种子细胞方面,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诱导分化、种子细胞的体外大规模扩增等是组织骨构建和临床应用的首要环节和基本要素.生物材料研究的热点在于新型仿生化、智能化生物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在组织骨的构建方面,血管、神经化组织骨的同步构建与应用研究是骨组织由基础向临床应用的关键性环节.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骨组织已得到初步临床应用,在取得较好疗效的同时,又为骨组织的基础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本文从种子细胞、生物材料、组织构建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近年来骨组织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骨组织研究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骨组织进一步发展的若干策略.

  • 标签: 骨组织工程 研究进展 生物材料 种子细胞 成骨细胞
  • 简介:摘要介绍一种用动静脉环植入组织室进行体内组织内生性血管化的方法,内生性血管化是将动静脉环/束固定在组织室中,新生血管以动静脉环/束为轴从内向外使构建体血管化。动静脉环具有较强的诱导血管化的能力,联合特定的细胞生长环境,可将种子细胞构建成不同的有良好血管化的移植物。该法有望解决组织血管化不足的问题,并将组织扩大到构建大而厚的三维移植物,使用于临床成为可能。

  • 标签: 动静脉环 植入 组织工程 内生性 血管化
  • 简介:目的为了改善聚乳酸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韧性,在PLLA中混合卵磷脂材料进行电纺丝,以制备血管组织支架材料。方法使用共混方法制备聚乳酸/卵磷脂材料,利用红外拉曼光谱仪观察其共混性能,使用电纺丝的方法制各血管组织支架,并采用滴液法测定接触角和液体渗透法测定孔隙率,最后使用万能试验机考察卵磷脂浓度对共混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加入卵磷脂对电纺丝纤维的表面形貌没有明显的影响。两种材料经过物理混合后,材料保持了卵磷脂的生物活性。随着卵磷脂含量的增加,共混材料的接触角逐渐降低,由纯PLLA无纺布的75.2°。降至10%浓度卵磷脂的32.5°,证明材料的亲水性逐渐增加。而电纺丝支架的孔隙率为74.4%到81.8%,适合应用于生物医学、组织等领域。最后,随着共混材料中卵磷脂浓度的增加,拉伸强度逐渐降低,而断裂伸长率有所增加。结论卵磷脂可以增加聚乳酸材料的亲水性和整体力学强度,使之更加适用于血管组织领域。

  • 标签: 血管组织工程支架 聚乳酸 卵磷脂
  • 作者: 李阳阳 杨英杰 刘诫 杨昭 杜鹏翀 赵亮 李温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30
  • 出处:《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453000,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 100029,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453000,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453000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 100029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氯化镁(MgCl2)微米缓释抗钙化的组织小口径血管。方法联合应用Triton X-100+脱氧胆酸钠盐、DNA/RNA核酶对绵羊颈动脉行脱细胞处理,制成组织小口径血管支架,HE染色,电镜下观察脱细胞情况和血管支架性能。采用复乳法超声破碎高速搅拌挥发法,制备载有MgCl2的微米抗钙化缓释微球颗粒。检测缓释微球的粒径、包封率、载药量(率)及测出缓释曲线。应用碳二亚胺盐酸盐/琥珀酸亚胺(EDC/NHS)交联人工小口径血管,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将载有MgCl2的微米缓释微球与血管支架结合,电镜下观察结合情况。检测标本血管厚度、拉力强度和压力承受值。结果羊颈动脉经脱细胞处理后能去除各类细胞,并保持支架原有性能。载有MgCl2的微米抗钙化缓释微球粒径(1.31±0.02)μm,相对均匀,微球颗粒包封率82.79%,载药量(率)2.98%,25天内存在缓慢释放,释放率达81.08%。载有MgCl2的缓释微球颗粒与小口径组织血管能有效紧密结合。结论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制成的载有MgCl2的缓释微球颗粒可缓释镁离子,这为构建抗钙化组织小口径血管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组织工程小口径血管 抗钙化 氯化镁 缓释微球
  • 简介:摘要组织技术为气管重建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功能性血管网的形成是确保组织移植术后长期存活的关键。如何快速恢复血供以支持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组织愈合与再生是气管替代治疗面临的最大挑战。传统气管移植血管化构建方法创伤较大,且需要二期手术,不符合当前快速康复外科理论要求。采用3D生物打印技术,将细胞、生物材料及生长因子进行一体化打印,构建新型微血管化气管支架,有望成为组织气管血管化发展的新方向。

  • 标签: 组织工程 气管 血管化 3D生物打印 生物墨水
  • 简介:<正>问:在民主评议中,有的不合格党员受到"限期改正"的处置,其党员权利和义务是否受影响?怎样理解和执行"限期改正"这个组织处理措施?答:"限期改正",是党组织对不合格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也是督促这些党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改正缺点、错误,提高觉悟,达到合格党员条件所采取的一

  • 标签: 不合格党员 党组织 改正 处理措施 民主评议 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