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表面(sEMG)技术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评估上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及操作指南且至今未能在临床广泛应用的现状,本文对基于sEMG技术的吞咽功能评估及PSD评估与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不同表面电极在吞咽电信号采集及参数解读方法学上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与总结,拟为PSD的sEMG评估及诊断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

  • 标签: 表面肌电 脑卒中 吞咽功能 吞咽障碍 评估
  • 简介:摘要 :刺激反馈仪是将生物反馈技术和电信号刺激手段相结合 , 通过传感器电极对人体肌肉部位灌入正负电脉冲信号进行刺激,该脉冲信号可根据方案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刺激频率、脉冲宽度、电流强度、和刺激 / 间歇时间等的被动电脉冲恒电流信号,可对不同情况的患者进行相应的神经肌肉刺激方案。

  • 标签:
  • 作者: 胡雅丽 郁英杰 黄新宇 王震宇 吴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武汉 430065,"职业危害识别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武汉 430065,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武汉 430065 "职业危害识别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武汉 430065
  • 简介:摘要目的模拟并评价不同脊柱前倾角度工人的刮研工作,探究不同前倾角度对刮研工竖脊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11月,募集16名男性在校大学生志愿者,模拟工人刮研工作,参数分别为25°、15次/min,15°、30次/min,5°、60次/min。采用表面电仪收集试验者竖脊电信号,并结合Borg量表进行竖脊表面特征评价。结果三组不同脊柱前倾角度下,试验者左右侧竖脊最大随意收缩百分比(MVE%)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左=13.41,P左<0.001;F右=4.74,P右=0.005),且在25°、15次/min时较高。在15°、30次/min时,试验者左侧MVE%值明显高于右侧(t=2.58,P=0.021)。三组右侧竖脊的平均功率频率(M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2,P<0.001),而左侧竖脊的MP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0,P=0.823);拟合直线显示,左侧竖脊MPF值在5°、60次/min时呈下降趋势(t=-5.39,P=0.012)。结论刮研工在姿势为15°、30次/min时产生疲劳的可能性较低,而在5°、60次/min时工作更易产生疲劳。

  • 标签: 肌电描记术 表面肌电技术 刮研 脊柱前倾 角度 竖脊肌 下背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以散打国家队及沈阳体育学院男子散打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使用芬兰Mega公司生产的ME600016通道无线遥测系统,对10名男子散打运动员后手直拳技术过程中,肱二头、肱三头、三角、背阔、腹外斜、股四头、股二头及腓肠肌活动进行记录分析。探究后手直拳技术过程中各肌肉的募集程度、贡献率及肌肉的激活特征。

  • 标签: 散打 后手直拳 表面肌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盆底表面变化特征。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60例,根据其下肢Brunnstrom分期结果将其分为卧床组(≤3期)及对照组(>3期),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经颅磁刺激、功能性刺激、针灸及分阶段运动训练等,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分别采用AM1000B型生物反馈系统对2组患者进行盆底表面电检测。结果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2组患者在放松阶段、后基线阶段其盆底电波幅及变异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发现对照组患者在快速收缩阶段、连续收缩阶段及耐力收缩阶段其Ⅱ类(快型)肌纤维、Ⅱ类(快型)&Ⅰ类(慢型)肌纤维、Ⅰ类(慢型)肌纤维波幅均显著高于卧床组水平(P<0.05),变异性均明显低于卧床组水平(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在快速收缩阶段、连续收缩阶段及耐力收缩阶段其Ⅰ类、Ⅱ类肌纤维波幅均低于正常值范围,其中卧床组盆底肌纤维波幅与正常值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盆底肌纤维收缩时变异性均与正常值范围较接近,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发病早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盆底功能障碍,且长期卧床能加重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程度。

  • 标签: 长期卧床 脑卒中 盆底肌肌力 表面肌电
  • 简介:利用表面评估慢性颈痛大学生在颈耐力训练前后胸锁乳突、上斜方变化,对颈耐力训练缓解慢性颈痛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方法:将40例慢性颈痛大学生分成两组,耐力组进行4周的颈屈群训练和颈伸群训练训练,对照组不予干预。采集颈屈和颈伸两种不同状态下的主观疲劳感受量表(RPE)、胸锁乳突及上斜方的肌肉疲劳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值,对受试者颈肩疼痛、肌肉疲劳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4周后,颈屈状态下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训练前RPE显著性下降(P〈0.05);颈屈状态下30s、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对照组RPE显著降低(P〈0.05);耐力组较训练前及对照组,双侧胸锁乳突MF、上斜方MF亦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颈耐力训练能有效减少大学生颈部肌肉疲劳程度。

  • 标签: 颈肌耐力训练 慢性颈痛 上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主观疲劳感受 中位频率
  • 简介:表面电信号的检测是一种无创电检测方法,它的检验分析对临床诊断及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具有重要意义.肌电图学在体育科学研究上应用较晚,主要用于对肌肉力量和肌肉疲劳的诊断上,并逐步从基础理论研究转向为运动技术服务的实践研究.对表面的信号分析方法及其在体育中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 标签: 应用 体育科研 处理方法 前景 表面肌电信号 体育科学研究
  • 简介:背景:有研究表明核心稳定性训练有利于增强局部核心肌群,但超声联合表面监测多裂核心稳定性训练是否更有利于下背痛康复尚待研究。目的:观察超声联合表面监测多裂核心稳定性训练与无监测比较,对健康人训练前、后多裂肌肉厚度收缩比和表面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健康成年人随机分成监测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监测组在超声联合表面监测下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在无监测下进行相同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两组训练前和训练4,8周后双侧多裂肌肉厚度收缩比和表面电信号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结论:两组受试者入组前多裂厚度收缩比和电平均振幅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8周训练,监测组和对照组双侧多裂厚度收缩比、电平均振幅均明显增大,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监测组增大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果证实,应用超声联合表面监测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明显改善健康人双侧多裂厚度收缩比、增大表面电平均值,效果优于无监测训练,为下背痛患者进行核心稳定性监测训练提供基础依据。

  • 标签: 下背痛 核心肌群 监测训练 核心稳定性训练 多裂肌 超声成像
  • 简介:应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和NE6000T16道便携式无线遥测表面测试系统等仪器,同步对不同等级的跳跃类运动员在不同状态下的不同下落高度的跳深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正常状态下跳深时,运动员足着地前下肢所测的大部分肌肉均已“预激活”;运动员足着地前下肢所测肌肉的“预激活”模式因人而异;运动员下肢肌肉“预激活”的个体模式,不随跳深下落高度的变化而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下肢肌肉疲劳会导致下肢所测肌肉的“预激活”模式发生变化。

  • 标签: 表面肌电活动 预激活 下肢肌肉 跳深
  • 简介:通过表面和运动学同步测试,揭示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环节下肢肌肉表面活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起跳过程中比目鱼、腓肠肌、股外侧、股内侧是起跳腿的主要发力肌肉;所测肌肉最大发力时的顺序为:胫骨前首先发力,股外侧和股内侧次之,腓肠肌、比目鱼、股二头依次最后发力至最大;在整个起跳环节,踝关节和膝关节的拮抗共激活水平较高,其中尤以缓冲阶段踝关节的共激活水平最高。上述特征提示,在专项训练实践中,教练员应设计与跳远起跳用力特征相一致的专项力量训练手段,以打造出良好的专项力量素质。

  • 标签: 跳远 起跳 支撑腿 缓冲 蹬伸 表面肌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改良牛津力分级(MOS)和基于Glazer评估的盆底表面(sEMG)参数的特征,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2019年5月社区查体人群共212例,基于国际上常用的尿失禁简易诊断问卷,将受试者分为SUI组(n=61)和非SUI组(n=151)。由同一名康复师进行MOS测试以及sEMG参数检测,评估参数包括前静息阶段均值和变异性、5次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和放松时间、10 s持续收缩阶段均值和变异性、60 s耐力收缩阶段均值和变异性、后静息阶段均值和变异性。比较SUI组和非SUI组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法和Spearman法进行MOS和sEMG参数的相关分析。结果社区人群中SUI患病率为28.8%(61/212),其中体质指数和分娩方式为SUI的危险因素(均P<0.05)。SUI组和非SUI组MOS分别为3(2,3)、3(3,4)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8,P=0.010)。SUI组和非SUI组sEMG参数中,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分别为23.12(13.65,37.89)、30.68(20.28,47.02)μV,紧张收缩阶段平均值分别为14.32(9.62,21.49)、17.65(12.05,26.35)μV,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分别为12.78(7.88,18.76)、16.55(11.13,22.40)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4、-2.37、-3.20,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紧张收缩阶段变异性(OR=157.86,95%CI:1.99~12 595.51,P<0.05)以及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OR=1.11,95%CI:1.03~1.19,P<0.05)与SUI相关,紧张收缩阶段平均值与SUI也有相关趋势(OR=0.95,95%CI:0.09~1.00,P<0.05)。在全部受试者中,MOS和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紧张收缩阶段平均值以及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存在相关性(r=0.516、0.503、0.464,均P<0.05)。在SUI组(r=0.510、0.442、0.385,均P<0.05)、非SUI组(r=0.495、0.524、0.488,均P<0.05),MOS与上述参数均存在相关性。结论MOS和基于Glazer评估的sEMG均提示SUI患者盆底收缩力下降。sEMG与MOS结果一致,可用于SUI患者盆底功能的量化评估。

  • 标签: 尿失禁,压力性 肌电描记术 肌力 骨盆底
  • 简介:以ZrOCl2、甘氨酸、二甲基甲酰胺(DMF)、NH4Cl、H3BO3为原料制备镀液,利用电沉积技术在石墨表面获得了氮化硼涂层。

  • 标签: 石墨垫片 电沉积 氮化硼 ZrOCl2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脑卒中患者接受表面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吞咽训练治疗后对吞咽障碍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 从2021年10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择出现吞咽障碍的50例患者进行观察,通过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均纳入25例。将吞咽训练用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则接受表面生物反馈疗法与吞咽训练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统计调查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明显比对照组治疗有效72.0%明显更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接受表面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吞咽训练后对吞咽障碍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可不断推动脑卒中康复进程,促进生活质量升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吞咽训练 吞咽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脑卒中患者接受表面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吞咽训练治疗后对吞咽障碍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 从2021年10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择出现吞咽障碍的50例患者进行观察,通过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均纳入25例。将吞咽训练用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则接受表面生物反馈疗法与吞咽训练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统计调查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明显比对照组治疗有效72.0%明显更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接受表面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吞咽训练后对吞咽障碍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可不断推动脑卒中康复进程,促进生活质量升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吞咽训练 吞咽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表面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是人神经对运动系统在控制时产生的微弱生物电信号,在皮肤表面通过表面电极进行提取、放大、降噪,在信号显示机上显示和记录的时间——能量幅值信号。它是神经系统在控制运动系统的肌肉运动时的一种信号表达,该信号检测方式对人的身体没有伤害。但是,最初的表面电信号相对微弱,会受到各种各样外界信号的干扰,而且,对于简单采集出来的电信号,其形式无法完全理解,无法对其中的有效特征进行迅速的分辨。因而,我们不仅需要对其信号进行处理和特征提取,并且在该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手臂的不同动作的模式识别也是一个重点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提取,模式识别
  • 简介:Poem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多系统损害的临床征侯群,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病变、脏器肿大、内分泌病变、M蛋白和皮肤病变.其他临床症状有全身水肿、多汗、杵状指、低热等.自1993年2月到2001年12月以来,临床确诊为Poems综合征8例,现将其临床症状及肌电图表现报告如下:

  • 标签: POEMS综合征 肌电电生理 肌电图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面生物反馈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选取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92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表面生物反馈结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记录营养不良及误吸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障碍改善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观察组营养不良发生率、误吸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电视透视吞咽功能(VFSS评分)、吞咽功能生活质量总评分(SWAL-QOL)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表面生物反馈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降低吞咽功能障碍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 穴位按摩 老年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人员的治疗中给予项丛刺联合表面生物反馈,并分析该方式所获取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为研究病例选取时间段,取6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人员为分析对象,分组中执行随机原则,划分为2组,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均纳入30例,分别给予表面生物反馈治疗、表面生物反馈治疗联合项丛刺,由此分析不同组别人员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水平更为理想(P<0.05)。结论:临床在面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人员时,在给予表面生物反馈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项丛刺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两种方式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吞咽功能。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困难 项丛刺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