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治疗方法对儿童轻度视力不良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轻度视力不良的561名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的儿童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治疗,每天按时服用一定的药物,定期到医院进行视力检测,还要在医生正确的用眼指导下进行日常的用眼护理,保持用眼卫生,对照组儿童患者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两年后,对治疗后两组儿童患者的视力情况进行检查并比较。结果经过为期两年的护理干预治疗,实验组儿童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良好,与未经过治疗的对照组儿童患者的视力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护理干预治疗对儿童轻度视力不良症状治疗效果显著,药物治疗、视力检测、用眼指导、注意用眼卫生等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轻度视力不良儿童的视力,使其视力有所恢复,避免了视力下降现象的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小学生视力低下与营养不良关系调查,为预防医学等基础学科统计提供可参考资料。方法按照中小学生势力范围和营养标准进行等级划分。抽取我县5所中学和5所小学共25000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研究对象的视力情况和营养状况。根据统计结果得出中小学生发生视力低下与营养不良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统计中小学生视力情况可见,视力正常48.50%,视力低下51.50%,营养过剩26.12%,营养正常33.71%,营养不良40.17%。视力低下伴发营养不良25.00%,包括男生28.42%,女生20.89%。结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视力低下为正相关关系,女生视力低下高于男生,男生营养不良高于女生。需要提高社会、家庭以及学校对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和视力情况的重视,改善现状。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连续六年中、小学生视力普查,了解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发现环境因素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关系,为预防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找到适当可行的方法。方法在九年制学校开展学生视力普查,每年进行四次视力监测,监测数据录入学校卫生工作信息系统,导入Excel后,以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08-2013学年学生平均视力不良率为34.32%,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男生平均视力不良率为42.89%女生平均视力不良率为4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至九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率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增长。结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各种环境因素有关,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视力不良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设计合理、测试精确的视力表。方法按照Webr-Fechner定律,以9√10倍公比十进制增率,视力小数记录,取1′视角,以眼结点为圆心,5米半径圆弧所对之弦为圆形视标笔划宽度。选用1365例2730只眼,与标准对数视力表做了对照检查。为免与国际标准视力表小数记录混淆,在视力记值右上角标“˙”,以示区别,读作“圆形记录”。结果绘制圆形视标,在5′×5′视角的圆面积内绘1、2或3个黑色辨点,辨点直径及辨点与辨点之间距与该排视标辨点设计直径相等,圆面积外环线绘制为极细的黑色点线。圆形视力表为106cm×75cm一开纸张大小,视标从上至下12排,每排5个,共60个。各排视标列、行距与该排视标的直径相等。被检者以能读出视标内1、2或3个黑辨点数目为检查目的。1.0˙为正常视力,1.1˙以上为超常视力,0.9˙以下为异常视力。与标准对数视力表对比,圆形视力表视力0.06˙按标准对数视力表的理论设计视力应当为3.6,而实际对照检查结果为4.0,视标行相差4排。圆形视力表视力0.1˙~0.5˙按标准对数视力表的理论设计视力应当为4.0~4.4,而实际对照检查结果为4.3~4.7,视标行相差3排。圆形视力表0.6˙~1.0˙视力者按标准对数视力表的理论设计,视力应当为4.6~5.0,而实际对照检查结果为4.8~5.2,视标行相差2排。圆形视力表1.1˙~1.2˙视力者按标准对数视力表的理论设计视力为5.1~5.2,而实际对照检查结果为5.2~5.3,视标行相差1排。以上对照检查结果视标行平均相差2排。将对照检测结果分别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有临床意义。结论圆形视力表设计符合Weber-Fechner法则,视标设计为圆形,被检者辨认是通过点与点间关系所识别,更确切反映视网膜几何成像原理。视标增率是十进制几何级数递增,视力小数记录算术级数递减。视标、视力表设计整体对被检者拥挤效应均匀,便于视力比较、平均和统计。圆形视力表设计合理、临床实用性强,有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前几天,我接诊了一位姓孔的女患者。她是一名绘图员,最近一年来,她的视力渐渐下降,看东西经常觉得模糊,眼睛也很容易出现干涩、疲劳。听完孔女士的叙述,我让她在椅子上坐好,绕到她的背后,用手指在她后脑勺枕骨的下缘处进行轻轻按压。按压到一个位置时,孔女士突然轻轻叫了一声,说那里按着很痛。我点点头,让她稍微忍一下,然后在这个痛点处用力揉搓了几下。虽然预先有提醒,孔女士还是禁不住叫出声来,我停了手,问她现在看东西怎么样。孔女士看了一下四周,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说她的眼睛刚才有干涩的感觉,给我按了几下后,现在干涩感觉轻微多了。见她有这样的反应,我基本上就可以下诊断了,孔女士患的病叫作“颈性视力障碍”。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调节各项指标的测量,探讨调节异常引起视力下降的具体原因分析。方法对以上青少年患者进行眼前段、眼底检查、视觉诱发电位(VEP)、视野的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美多丽)睫状肌麻痹后检影验光,次日复查时进行主觉验光、基础视觉检查包括(远眼位、近眼位、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调节反应及正、负相对调节检查。结果15例30眼屈光度为(+0.75±0.50D)。眼前段、眼底检查、VEP、视野检查均未见异常。远近眼位大致正常。裸眼远视力(0.3-0.6),近视力表现为调节异常者不同程度下降。结论青少年视力下降,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的原因,可能与眼的视觉功能异常(调节功能)有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成都市蒲江县青少年关于视力保护的了解程度的调查,了解青少年的用眼行为及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探索防控近视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中度近视眼球与黄斑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来本院眼科就诊患者,共计35例48只眼纳入本次研究,视力情况分布为中度近视15眼,高度近视33眼,使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仪器测量黄斑中心区厚度,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黄斑中心凹厚度,将高中度近视人群的眼球黄斑各部位厚度与视力情况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度近视组的黄斑中心区厚度为224.27±+18.16,中度近视组的黄斑中心区厚度225.19±19.86,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矫正视力正常的高中近视患者,其黄斑中心的视网膜仍保持正常厚度。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手提式筛查仪对500例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分析讨论筛查结果。方法于2013年在我市随机选取500例3~6岁的儿童,采用手提式筛查仪对其进行视力筛查,进而对筛查结果分析对比。结果500例学龄儿童的视力筛查中,异常有27例,可疑35例,患儿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视力异常中有11例散光、5例远视+散光、6例远视、2例近视+散光、3例近视,其中散光最多、其次是远视、最少的是近视+散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视力可疑与异常的情况呈增加的趋势,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屈光异常类型主要是散光和远视,占有率较高,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定期对学龄前儿童做视力检测,有针对性地实施眼保健工作,以保证儿童视力的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