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散文中的诗性问题是一个相当古老,同时又关乎散文未来的发展、品位提高的问题;要理直气壮地倡扬散文的审美诗性,又要尽可能地为散文诗性'去蔽';诗和散文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在诸种文体中两者又最为接近;散文诗性从本质来说是一种内在的整体性和综合的美;散文诗性世界分为三个层面:主体诗性、文化诗性、修辞诗性;散文诗性是一种度量,是以诗性来度量散文的质量,特别是内在的质量达到了何种高度;散文诗性不仅能有效抵御现代技术文明加诸人类的危害,还是提升和间离日常生活的审美手段.

  • 标签: 诗性散文 散文 诗歌 异同分析 主体诗性 文化诗性
  • 简介:石评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优秀的散文家,她的感伤体散文在现代文坛别树一帜。其作品不局限于个人情感的宣泄,不醉心于生活表象的图解,不沉溺于庸常悲切的哀诉,而具有博大的情感内涵,深邃的艺术意境,诗化的话语风格。这些作品在情感抒发、意境营造和语言组织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抒情哀婉缠绵,意境凄幽淡美,语言冷艳清绮。石评梅散文独特的文学品位和审美价值也正得益于此。

  • 标签: 石评梅散文 抒情 意境 语言
  • 简介:散文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文体,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经典话题。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光辉的历程,也是构建当代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核心载体之一。陈剑晖教授以其恢弘的气势和审慎的思辨能力,构建出一整套以"诗性"为核心的中国散文理论体系,探索散文的本体特质、创作话语、意象结构和风格情趣,确立了散文研究的现代批评视野,有力地推动了散文文体和散文学科的成熟。

  • 标签: 散文 诗性 文化诗性
  • 简介:中国的散文研究曾经饱受责难,甚至被一些人看作混乱、保守、无所作为、缺乏现代意识的同义词。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散文研究已有了很大的改观,其标志是继"大散文"的讨论后,散文的一些重要范畴如散文的定义、类型以及"真情实感"、"真实与虚构"等概念得到了清理和较为明确的界

  • 标签: 散文理论 批评视野 散文研究 杨朔 散文作家 文化散文
  • 简介:诗性的建构,是散文家王充闾散文的重要美学追求。文本体式上,他努力在诗性的艺术领地上开掘,在生活中发现诗情,在历史中筛选诗意;思想指向上,他始终在诗性的精神世界中寻觅,呼唤崇高,拒绝低俗,高扬传统人文精神;话语选择上,他坚持在诗性的语言空间里驰骋,叙述文字清澈如水,天成自然,具有古典美的韵味。

  • 标签: 王充闾 散文创作 诗性建构 美学追求
  • 简介:王玉水先生的散文集《东边太阳西边月》和《云之南河之北》,从其命名来看,就会感到平易中的新奇,就有引发人阅读愿望的吸引力。当你从首篇或任选其中一篇读开来,就会不愿停下来的。作者从容舒缓的叙

  • 标签: 散文集 玉水 诗性 作者 阅读 吸引力
  • 简介:龙应台的散文《目送》是一篇难得的“诗性散文”佳作,文本具备了形式诗性、生命诗性、精神诗性三个层面。优美精到的语言、多重叙述风格以及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构成了文本的形式诗性;深情的生命形态、独特的生命观形成了文本的生命诗性;由对日常生活的把握和对个体情感的体验上升到对人类共同情感与命运的整体思考,造就了文本的精神诗性

  • 标签: 《目送》 蒙太奇 生命观 哲思 诗性
  • 简介:法国思想家吉尔·德勒兹在论述思想“生成”理论时,曾提出著名的“块茎”概念:“块茎”是一种植物,但不是在土壤里生芽,像树一样向下扎根的根状植物,相反,它不固定在某一特定的地点,它只在地表蔓延,扎下临时而非永久的根,并借此形成新的“块茎”,然后继续蔓延,如同马铃薯和黑刺莓树一样。“块茎”基于各种关系,把各种碎片聚拢起来;“块茎”基于异质性,把各种各样的领域,平面,维度,功能,效果,目标总归起来,同时“块茎”又基于断裂(即它结构中的各种关系又可随时切断和割裂),而创造出新的“块茎”,新的关系,新的结构。此种精神之“生成”机制被后学名之日:“游牧思想”。

  • 标签: 游牧思想 精神 散文 评论 诗性 “生成”
  • 简介:木心散文与"五四"散文的似曾相识和当代散文的若即若离,以及木心对散文语言可能性的开拓,成为木心不同于其他作家的特点。基于批评界对木心诗性散文的非系统研究,文章以"诗性"和"张力"为切入点,将二者融入于对木心散文的艺术特色和文学品格的探讨中,分析木心散文的主体诗性,以及在形式和内容上构建的张力。挖掘木心风格本质及其各散文之间的联系,寻求木心散文诗性张力"的可能性和阐释空间。

  • 标签: 木心 散文 诗性 张力
  • 简介:正因有一段时间没看到周家鸿先生的散文,而疑惑他是不是要致全力于诗歌创作上之时,就在9月4日的《文山日报·壮苗》见到他的散文《安静荷场的蛙声》了。品鉴数日,就想说,《安静荷场的蛙声》真是篇好文。

  • 标签: 哲思 诗歌创作 数日 周家 正因 花场
  • 简介:“山长芳色多,水吟诗意浓”,这是对中国当代散文家陈长吟作品最精当的描述。文坛三十余年,陈氏散文从汉江发祥,在长安孕育芳香,在西部的土地上砥砺人生风霜。山河地理、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是其创作主题;温暖、深情、童真是其特征;清明平和是其审美气质。陈长吟散文继承中国传统小品文的精髓,兼容西方现代主义的思想和创作手法,是简约的诗性美文。而他提出的散文创作要破文类,要在题材、视角、结构、语言上进行现代化突破的理论,不仅引发人们对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短板的讨论,而且指明了其发展的前景。

  • 标签: 陈长吟 美文 生命 暖色 深情
  • 简介:刘亮程散文的语言别开生面,独具特色。表现为白描式语言,简洁利落;独白式语言,细腻深刻;调侃式语言,风趣活泼;俚俗式语言,生动朴实;精警式语言,意味深长。他用裹抉着泥土气和牛粪味的诗性语言,自由地书写着“一个人的村庄”,书写着他的心灵世界和他的哲学。

  • 标签: 刘亮程 散文 语言风格
  • 简介:<正>1王老师家访黄昏时分,公社中心小学的王老师来到小李庄。远远的还没有走到村边,就见村头立着一棵老树。老树黑森森,枝桠纵横,顶上架着一只喜雀窝。老树后面,天空橙红发亮,一道道红锦似的晚霞往天边拖去,越拖越细,越拖越长,拖得老远老远。天空下的小李庄灰秃秃一片,东一根西一根的烟囱指头似地冒上去,冒进天空。天空宁静嫩黄,被小指头似的烟囱画上一道道淡青色的炊烟。

  • 标签: 黄昏时分 红锦 中心小学 小翠 李富 摇摇头
  • 简介:不了解中国文化,显然是不能更进一步地深入中国艺术的。同样,在20世纪的中国人,不了解西方文化,也不能更彻底地了解本民族的艺术。虽然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国人不断地向西方寻求真理,然而西方并不是百分之百的灵丹妙药,德国的文化哲学大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里已经阐明了这一点。在他的眼中,埃及、希腊以及近代的欧洲,构成了彼时的西方文化,而且,他还找出了它们的基本象征物:

  • 标签: 西方的没落 文化哲学 西方文化 象征物 中国文化 斯宾格勒
  • 简介:平实而温情的日子里,我总想起李叔同先生的《春游》: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我们学校的西面有一条玉带般的小河,叫鲁汀河。

  • 标签: 诗性 《春游》 李叔同 夕阳
  • 简介:作为桑一丹成长道路上的见证人,我时时为她的生花妙笔振奋不已。在应试表达充斥了母语教学的时代,她的语言,像是刚从五月的田野里摘下来的果子,散发着一种泥土的清香。这些文字,因为从性灵中来,而不是从评卷规则中来,因而有其内在的生命力和自然自在之美。

  • 标签: 力量 诗性 母语教学 见证人
  • 简介:写到陈毓,我想如果在她的姓名前冠以"陕西女作家",倒不如冠以"陕西女孩"更贴切,因为"女作家"显得成熟、智慧了一些,而"女孩"则是单纯、天真的代名词.

  • 标签: 诗性执著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3-01
  • 简介:這也是詩歌精神的體現──一種對大我的自覺追求和實踐,詩歌源於一種力量更應成為力量的源泉,在這些優秀的詩作的背後是一個個充滿著憂患意識、反思的力量、不滿足又勇於承擔的詩人形象

  • 标签: 诗性隐喻 隐喻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