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第六章国家财政收入一、重点掌握的内容1、组织财政收入时应遵循哪些原则(1)由于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直接关系到企业、个人、国家等多方面的物质利益关系,在筹集财政收入时,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2)开辟财源,才能增加财政收入渠道;经济发展,才能使各方事业发达.增产时必须注重节约,增产而又节约,才能创造出更多的财政收入.(3)从发展经济入手,重视多种经济杠杆的经济调节作用,诱导经济活动均衡协调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4)区别对待,合理负担是古今中外组织财政收入时普遍遵守的原则,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例外.2、税收三性的内容(1)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来源于国家权力分配,是与推销、自愿认购公债、自愿捐献等比较而言的特征.税收的征收与管理都由国家制法为依据,任何人不得违反税法,必须强制执行.(2)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与货款、公债等按期偿还与支付利息为代价取得收入而言的特征.税收是对纳税人的一种无偿征收.纳税人纳税后即形成财政收入不再返还.国家对纳税人不付任何代价,也不必向纳税人提供相应的服务或某种特许权力.(3)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对纳税人的固定征收,课征对象和课征比例具有相对固定性.它由国家事先按法律程序批准和颁布税收法令和条例,征纳双方共同遵守.不经过国家法令调整,
简介:摘要:《财政学》是我国教育部指定的经济类学生必修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这是一门天然富含许多思政教育元素的课程,因此论文探寻其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路径,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简介:该文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文化演变、学科渗透等角度考察了自斯密以来约250年财政学科研究对象和方法的源流变化及趋势。在这一发展变化中,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典阶段(1750——1860);新古典阶段(1860——1950);现代阶段(1950——至今)。在古典阶段,主流派主要从'生产角度'研究'国富'问题,'国家'只是作为'非生产'的外生变量来对待,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的。在新古典阶段,主流派主要从'需求'角度研究'国富'问题,并且把研究范围拓展到'社会福利'和'经济稳定'问题,但'国家'仍然只是作为'市场机制'的外生变量来对待。在研究方法上则全方位采用'牛顿方法',甚至于把不可用货币量化的问题排斥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外。在现代阶段,主流派把'国家'作为经济问题的内生变量进行研究,也涉及不可用货币量化的经济问题。但在处理'市场机制'和'非市场机制'的关系问题时,往往又把'国家'作为外生变量来对待。'现代主流经济学派'是极不成熟的,无论在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在基本方法方面都需要创新,故不足以称为'理论体系'。在研究这一课题时,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设想。
简介:摘要:当前,课程思政建设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专业课教师应转变育人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思想道德引领,加强团队交流与配合,高校也要为教师参与建设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政策资源支持,以更好的推动学校课程思政相关建设。本文介绍了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与要义,分析当前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