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DNA疫苗的研究也进展迅速.DNA疫苗就是将重组的带有外源的抗原基因的质粒或病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从而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相应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免疫反应.DNA疫苗多价疫苗相对于一二代疫苗具有更加安全、稳定、可同时诱导广泛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及不受母源抗体的影响等一系列优点.随着对DNA疫苗研究的不断进步,DNA疫苗在21世纪第三代疫苗免疫预防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DNA疫苗的进展与动态.

  • 标签: DNA疫苗 免疫 制备
  • 简介:目的:拼接DNA片段并克隆。方法:用T4DNA连接酶将DNA片段以平末端随机连接,随后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琼脂糖电泳分离酶切产物,挑选特定片段纯化回收,与线性化的载体质粒连接,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成功拼接了不同DNA片段,构建了含有目的拼接片段的重组质粒。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可靠,可作为拼接、克隆DNA的备选方案,在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基因工程中应用。

  • 标签: 平末端DNA 随机连接 DNA拼接 基因克隆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纯化细菌质粒DNA的方法。方法针对传统的PEG纯化方法,取消PEG8000的纯化步骤,增加溶菌酶的浓度及酚-氯仿处理次数。结果新的纯化方法提取的质粒量比传统方法要多,而且纯度足以用于细胞研究。结论尽管目前已有质粒纯化试剂盒出售,但经改良的传统质粒纯化法仍然具有经济、实用的价值。

  • 标签: 质粒 纯化 PEG
  • 简介:目的:治疗型双质粒HBV-DNA疫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8医院肝病研究所研制的生物技术新药。为了观察连续给予治疗型双质粒HBV-DNA疫苗后对小鼠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提供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其损害的可逆性资料,确定无毒反应剂量,给拟定人用安全剂量提供参考,进行长期毒性试验。

  • 标签: 双质粒HBV-DNA疫苗 毒性试验 小鼠 毒性反应 无毒反应剂量 免疫应答
  • 简介: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是人类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全身及局部抗病毒治疗,能使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但远没有达到根治及控制传播的目的,因此通过抗HSV疫苗的接种,诱导针对病毒的特异性自动免疫是最有效途径,尤其是DNA疫苗,更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 DNA疫苗 研制进展
  • 简介:摘要:应用煮沸法、微波炉提取法、异丙醇沉淀提取法、改良碱裂解法、氯化锂法等五种质粒DNA提取方法,提取农杆菌pBI121质粒DNA。结果表明,这些方法相对于经典的碱裂解法都有一定的优点,其中的煮沸法、改良碱裂解法、氯化锂法,实验操作时间短,不使用有毒的酚和氯仿,提取的质粒DNA质量也较好,可以满足分子生物学的常规实验要求,适合在中学实验教学中应用。

  • 标签: 质粒DNA 提取方法 中学实验
  • 简介:自英国乡村医生Jenner用牛痘疫苗预防天花取得成功以来,疫苗作为一种有效的免疫预防剂在临床应用已有200多年历史。20世纪九十年代,Wolff等偶然发现给小鼠肌注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细菌染色体以外的环状双链DNA)后,可在体内检测到编码蛋白,同时诱导机体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 标签: DNA疫苗 免疫佐剂 肿瘤抗原
  • 简介:摘要DNA疫苗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基于白血病抗原而设计的DNA疫苗,有可能促进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能力,而消除微

  • 标签: 白血病 DNA 疫苗 免疫治疗
  • 简介:本文介绍了阳离子脂质体、聚合胺、减毒侵袭性细菌、Cochleates等可介导疫苗DNA转染的载体,并对肌肉注射、基因枪导入、皮内皮下注射及粘膜接种等可用以DNA疫苗接种的几种免疫途径作一简述。

  • 标签: 基因免疫 DNA疫苗 转染载体 免疫途径
  • 简介:为了寻找一种有效的基因治疗载体,研究了壳聚糖与质粒DNA(pEGFPC3)复合物的形成、收集、释放,结果发现,当+/-电荷比等于或大于2时,所得的复合物可用两倍复合物体积的无水乙醇收集;壳聚糖酶和溶菌酶在37℃下,2h内能将复合物中的壳聚糖降解而释放出DNA质粒.研究表明,壳聚糖是一种有应用潜力的基因治疗载体.

  • 标签: 壳聚糖 基因疗法 pEGFPC3质粒 制备 收集 释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5期
  • 机构:标记免疫疗法治疗癌症又向前迈进一大步,科学家已经证明了纳米涂层细菌能有效转运口服DNA疫苗,这种疫苗能刺激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并摧毁癌细胞。这是第一次将纳米涂料用于经体内细菌转运口服DNA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预防与控制乙型肝炎发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是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HBV的持续感染可引起慢性肝脏疾患,并逐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目前的乙肝重组亚单位疫苗可以使90%的接种者产生保护性抗体;但是对慢性HBV携带者,由于其机体对HBsAg蛋白产生耐受,不能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因此它只能作为一种预防性的疫苗DNA疫苗(基因疫苗)是一种新的疫苗技术,通过向体内递送编码抗原的细菌质粒,刺激产生特异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在小鼠和其他的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中,HBVDNA疫苗可以特异性地引起体液和细胞免疫,清除HBV转基因动物血循环中的HBsAg颗粒和HBVDNA。如果加入各种免疫调节细胞因子的基因,可以进一步提高HBVDNA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它不仅可作为预防性疫苗,也可作为治疗型疫苗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DNA疫苗 免疫 HBV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携带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基因的重组质粒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作用。方法将PCR扩增的人Decorin基因片段克隆到质粒载体pUDK上构建重组质粒pDCN,并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DCN转染293T细胞,并检测细胞内DCN及TGF-β1的表达。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将12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BS组、空质粒组、rhDCN组、pDCN低剂量(20 μg/cm2)组、pDCN中剂量(40 μg/cm2)组、pDCN高剂量(60 μg/cm2)组,观察肥大指数、瘢痕组织病理改变及DCN表达等,研究pDCN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作用。结果经过酶切、测序鉴定,Decorin基因片段成功插入质粒载体pUDK上,重组质粒pDCN构建成功。pDCN转染至293T细胞后,DCN的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TGF-β1表达受到抑制。应用不同剂量的pDCN实验性治疗兔耳增生性瘢痕,结果显示pDCN中剂量组兔耳瘢痕的肥大指数(1.61±0.40)显著小于PBS组(2.07±0.55)(P<0.05),而pDCN低剂量和高剂量组肥大指数均与PBS组没有显著差异。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DCN中剂量组中兔耳局部DCN表达显著高于PBS组(P<0.05);同时,病理检测显示瘢痕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纤维沉积减少,表明中剂量pDCN可有效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增生。结论携带Decorin基因的质粒pDCN通过抑制TGF-β1表达,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标签: 核心蛋白多糖 重组质粒 增生性瘢痕 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细胞因子是机体细胞(主要指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异质性肽类调节因子,在体内能激活免疫活性细胞,对免疫应答的产生和调节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可作为DNA疫苗佐剂来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简要综述了细胞因子作为DNA疫苗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细胞因子 疫苗佐剂 DNA疫苗
  • 简介:目的:探讨PEI作为免疫佐剂对G250抗原肽基因PVAX1/C-G250肽-C免疫保护效果的增强作用及联合应用CAIX蛋白疫苗进行PRIME—BOOST免疫程序免疫增强效果。方法:用EcoRI、XhoI和EcoRI、SalI分别双酶切PVAX1及既往构建的pET28a(+)/C-G250肽-C质粒。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VAX1/C-G250肽-C,酶切分析鉴定。大量提取质粒并分光光度计测质粒含量。将32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裸DNA组,(B)DNA-PEI复合物组,(C)DNA-PEI+蛋白疫苗组,(D)空白对照组。按0,10,20,30天程序经股四头肌注射免疫。C组在第20天及第30天进行蛋白冲击。初次免疫前和第40天鼠尾取血,ELISA法检测抗体滴度。流式细胞术测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结果: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证实G250抗原肽cDNA正确插入PVAX1/C-G250肽-C真核表达的重组质粒中。昆明小鼠经4次免疫后,3个实验组都产生了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B组的抗体滴度1:1.28×104及CD4+、CD8+达26.12%和12.60%,明显高于A组的1:3.2×103和CD4+,CD8+占到19.32%和10.74%。而蛋白冲击组的1:5.12×104和CD4+,CD8+占到41.96%和15.14%,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VAX1/C-G250肽-C。该DNA疫苗与PEI和G250蛋白疫苗联合使用后产生极强的免疫原性,诱导产生了高滴度、高特异性抗体及细胞免疫反应。证实G250DNA疫苗联合PEI使用并进行蛋白疫苗冲击的免疫策略可产生强大的免疫保护作用。为恶性肿瘤的术后辅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DNA疫苗 G250 PEI 佐剂 PRIME-BOOST
  • 简介:出血是大剂量电离辐射后所致损伤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且可发展在民致命的出血综合征,国内外均尝试在辐射或化疗动物模型上用一些细胞因子促进血小板恢复,以减少出血,但由于多次注射等不尽人意,因此人们仍在进行新措施的研究,用病毒载体进行基因治疗有一定的优势,但也有可能增加感染的几率,本实验尝试运用质粒载体对辐射损伤进行基因治疗,本研究观察了辐射对体内质粒载体基因转移效率的影响,以及转移hIL-6基因后对照射小鼠造血恢复的影响,经6.5Gy照射的小鼠一次肌内注射表达IL-6的质粒DNA后,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IL-6水平,以蛋白表达量评价基因转移效率,结果显示,治疗组从照后4天hIL-6开始增加,于照后1天左右达峰值,而此时对照组仍处于低水平,治疗组照后28天时蛋白表达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不同照射剂量治疗组的结果相比,7.5Gy照射组hIL-6水平约为5.0Gy照射组的两倍,体内高表达的hIL-6明显促进照射小鼠造血恢复,治疗组不仅血小板物最低值明显提高,而且骨髓细胞中CFU-GEMM和CFU-Meg也明显增加,外周血血小板板数的增加部分是由于网织血小板的增加,说明巨核细胞释放血小板的速度加快,以上结果表明电离辐射要以明显提高IL-6质粒DNA的体内转染效率,为质粒载体基因的方法治疗辐射所至的造血损伤奠定了实验基础。

  • 标签: 基因治疗 血小板生成 白细胞介素6 辐射损伤 质粒DNA
  • 作者: 赵志敏 黄梦婧 李梦哲 邓瑶 王文 张磊亮 赵平 谭文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卫健委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呼和浩特 010010,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453003,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济南 250000,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生物医学防护教研室 上海市医学生物防护重点实验室 200433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可表达产生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的CHIKV DNA疫苗与CHIKV181/clone25减毒活疫苗在小鼠中的免疫应答与保护效果。方法C57BL/6n小鼠分别用CHIKV DNA疫苗20 μg以肌肉注射加电转的形式免疫2次,CHIKV181/clone25减毒活疫苗105 PFU以皮下注射的形式免疫2次,阴性对照以50 μLPBS皮下注射免疫2次,在每次免疫后的第14 d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检测。在末次免疫后第4周进行CHIKV Ross攻毒实验。结果CHIKV DNA疫苗免疫后诱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和特异性抗体反应均高于CHIKV 181/clone25减毒活疫苗。在CHIKV Ross致死性攻击后,DNA疫苗与CHIKV181/clone25减毒活疫苗均可保护小鼠免于死亡。结论DNA疫苗20 μg与CHIKV181/clone25减毒活疫苗105 PFU均可有效预防小鼠CHIKV感染,但DNA疫苗诱导更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

  • 标签: 基孔肯雅热病毒 DNA疫苗 减毒活疫苗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 简介:进行了HA基因的DNA重组体pV—HA及融合HA—minigene基因的DNA重组体PHA—minigene的表达研究,测定了其凝血活性,并利用荧光示踪,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构建DNA重组体成功,且在哺乳动物细胞离体实验中检测到重组体的表达。

  • 标签: HA 体外检测 禽流感病毒 DNA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