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十二指肠乳头形态对选择性胆管插管(selective biliary cannulation,SBC)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诊疗的912例胆胰疾病患者的资料,采用Haraldsson 提出的十二指肠乳头形态内镜下分类方法,分析不同十二指肠乳头形态的SBC成功率、预切开率、困难插管率及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发生率等指标。结果86.95%(793/912)的患者十二指肠乳头形态符合Haraldsson 分型中的一种,其中规则型(Ⅰ型)占77.18%(612/793)、小乳头型(Ⅱ型)占10.21%(81/793)、突出或下垂型(Ⅲ型)占8.58%(68/ 793)、皱折或脊状型(Ⅳ型)占4.04%(32/793)。Ⅰ~Ⅳ型乳头SBC成功率分别为98.86%(605/ 612)、90.12%(73/ 81)、88.24%(60/68)和96.60%(28/32),Ⅰ型乳头SBC成功率高于Ⅱ~Ⅳ型乳头(P均<0.008),Ⅱ型和Ⅲ型乳头SBC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Ⅰ~Ⅳ型乳头预切开率分别为7.84%(48/612)、32.10%(26/81)、50.00%(34/68)和25.00%(8/32),Ⅰ型乳头预切开率低于Ⅱ~Ⅳ型乳头(P均<0.008),Ⅱ型和Ⅲ型乳头预切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Ⅰ~Ⅳ型乳头困难插管率分别为12.42%(76/612)、39.51%(32/81)、58.82%(40/68)和28.12%(9/32),Ⅰ型乳头困难插管率低于Ⅱ型和Ⅲ型乳头(P均<0.001),Ⅲ型乳头困难插管率高于Ⅳ型乳头(P=0.004),Ⅰ型与Ⅳ型乳头、Ⅱ型与Ⅲ型乳头困难插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8)。Ⅰ~Ⅳ型乳头PEP发生率分别为2.61%(16/612)、12.35%(10/81)、5.88%(4/68)和6.25%(2/32),Ⅱ型乳头PEP发生率高于Ⅰ型乳头(P<0.001),Ⅰ型与Ⅳ型乳头、Ⅱ型与Ⅲ型乳头PEP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8)。结论十二指肠乳头形态影响SBC。Ⅰ型乳头的SBC最为容易;Ⅱ型和Ⅲ型乳头的SBC较难,且Ⅱ型乳头的SBC需警惕PEP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分支栓塞治疗损伤性肾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肾外伤或经肾镜取石术后导致损伤性肾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插管行肾动脉DSA造影,明确肾血管出血部位、损伤程度和血管形态,再将导管超选择至肾动脉出血分支内,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或聚乙烯醇(PVA)微颗粒栓塞,大部分病例出血动脉主干加用金属弹簧圈或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14例患者经超选择性肾动脉分支栓塞治疗均一次栓塞成功,术后2~3天肉眼血尿变淡,一周后尿液澄清,复查尿常规、肾功能正常,远期追踪所有患者未出现再出血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好适应症,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损伤性肾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少,并能保全肾功能或最大限度保存肾功能,尤其在治疗急症损伤性肾出血止血方面更具有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早期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患者25例。结果: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发生率20.00%,观察组发生率8.00%,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选择性动脉溶栓应用到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可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急性肾脏出血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分析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6例急性肾脏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肾动脉创伤、多囊肾、肾动静脉畸形患者分别为7例、5例和4例,对其实施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进行止血治疗。经过12个月的随访,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复发率进行观察。结果本次研究患者均成功实施抄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止血成功率高达100.0%。患者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但有患者出现肾区疼痛或原有疼痛加重以及术后发热,并发症例数分别为4例和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5%,患者症状均在1周后消失。本次研究患者在随访期间均为出现血尿复发,复发率为0%。结论在急性肾脏出血患者实施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能够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并且,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抑制疾病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小IT刀预切开辅助十二指肠乳头插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7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52例行小IT刀预切开辅助插管(小IT刀组),另外38例行常规切开刀导丝插管(常规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小IT刀组与常规组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9,P=0.017),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IT刀组中位插管时间141.5 s,常规组270.0 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 268.0,P=0.022)。两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1%(51/52)比94.7%(36/38), χ2=0.760,P=0.571]。两组术中出血发生率[15.4%(8/52)比7.9%(3/38), χ2=1.148,P=0.345]、术后胰腺炎发生率[5.8%(3/52)比7.9%(3/38), χ2=0.159,P=0.694]和胆管炎发生率[1.9%(1/52)比5.3%(2/38), χ2=0.760,P=0.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术后穿孔。根据操作者熟练程度分层后比较,小IT刀专家组与常规插管专家组间的中位插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6.0 s比258.0 s,Z=276.0,P=0.038),其余各组间插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IT刀预切开辅助插管安全、有效,并可能缩短ERCP插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