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股价发生涨跌停时市场是否存在过度反应对于价格判断涨跌幅限制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我国A股股价、尤其是ST股价发生涨跌停时股票超额收益率的变化情况,发现在涨跌停后股价存在明显的反向修正,并且修正幅度与价格变化幅度显著成正比关系。本文据此认为,在发生涨跌停时,市场存在一定的过度反应。
简介:进入12月份以来,国内各大报纸和网络媒体纷纷报道人民币汇率的异动,如:中国新闻网"商务部谈人民币连续跌停:说明汇率由市场调节",腾讯网"全球避险情绪上升人民币即期汇率8触跌停",和讯网"综合观察:解析人民币汇率连续跌停",等等。一时之间,不少人以为人民币已经大幅贬值。然而笔者查12月美元兑人民币汇价走势,发现11月30日汇价为6.3482,12月9日则为6.3352,升值130个基点,也就是说人民币实际上非但没有"贬值",反而"增值"了。
简介:2015年4月1日互联网创新保险产品'跌停险'的推出引发各方关注。基于公众对股市不确定性风险的反感心理,境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已发育有功能齐备的衍生金融工具——'期权',可以作为股市避险的最佳工具。本文简要回顾了'跌停险'的相关背景信息,通过分析两个最基本的期权交易策略——'买入认购期权(LongCall)'和'买入认沽期权(LongPut)',运用实例分别诠释涨跌不同背景下这两种交易策略的损益状态,同时阐明了运用期权进行避险相对于普通保险产品的优势。最后,本文对我国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期权市场提出了一些建议。
简介:事件的选择是市场过度反应实证检验中的关键之处。理想的事件必须要能体现过度反应的三大特征:(1)能够区分DeBondt和Thaler(1985,1987,1990)意义上的赢家组合(winnerportfolio)和输家组合(loserportfolio);(2)市场可能出现反转现象(Shiller,1981,Poterba&Summers,1998,Cecchetti,Lam
股价涨跌停与市场过度反应: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跌停”与人民币“贬值”
两个基本期权交易策略的避险功能——由“跌停险”引发的思考
涨跌停与过度反应——关于“涨跌幅限制作用的实证分析”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