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病毒感染是日常比较常见的疾病诱发因素之一,会给人类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而骨髓造血抑制则是其主要的危害之一。很多研究表明,某些类型的病毒感染能够极大程度的抑制人类的造血功能,在临床表现上,主要有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白细胞等。为了进一步对其进行了解,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病毒感染类型,就其对造血功能的影响进行了详述和分析,希望通过文章的撰写让更多人加深对其了解。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心理情绪及躯体症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拟接受HSCT的7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华西心晴指数问卷(HEI)及患者健康问卷(PHQ-15),在移植前(T1)、预处理期(T2)、骨髓抑制期(T3)、血常规检查指标恢复后(T4),分别对患者进行心理情绪及躯体症状评估。对上述不同时间点,HEI、PHQ-15得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患者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疾病类型、造血干细胞来源、HSCT类型构成比,患者躯体症状、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分委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分委会批准[批准文号:2016年审(73)号]。全部患者均在入组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本研究中共64例(91.4%)患者4次问卷调查均合格。其中,男性患者为38例(59.4%),女性为26例(40.6%);年龄为18~61岁,平均为39.1岁。64例患者均为第1次接受HSCT。②T1~T4时间点,患者PHQ-15得分依次为(3.6±2.6)、(13.8±5.5)、(12.3±5.8)及(8.6±5.2)分;HEI得分依次为(4.1±4.1)、(10.0±5.7)、(8.5±5.2)及(6.3±4.7)分。上述不同时间点,患者HEI得分与PHQ-15得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3.716,P=0.000;F=175.060,P=0.000)。③T1时间点,接受不同HSCT类型患者的躯体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8,P=0.035);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疾病类型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86,P=0.033;χ2=10.127,P=0.038;χ2=6.574,P=0.037)。T2时间点,不同文化程度与HSCT类型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018,P=0.001;χ2=6.112,P=0.047)。T3时间点,不同婚姻状况、造血干细胞来源与HSCT类型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79,P=0.031;χ2=6.087,P=0.048;χ2=8.304,P=0.016);T4时间点,不同文化程度、疾病类型与HSCT类型患者的躯体症状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598,P=0.013;χ2=7.537,P=0.023;χ2=6.855,P=0.032);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5.596,P=0.004)。结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接受HSCT前、后心理情绪与躯体症状得分,随时间呈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上述不同时间点其心理情绪与躯体症状发生率受到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疾病类型及不同造血干细胞来源与HSCT类型的影响。临床护理实践,应关注患者HSCT期间,尤其是预处理期的心理情绪与躯体症状,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2006年3月至2015年7月在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干细胞治疗中心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95例,根据移植前、移植中、移植后患者的心理特征分别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策略,观察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95例患者均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科学性、先进性与有效性有了深入的认识,移植前基本消除了忧虑、恐惧等心理特征,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充满信心进入移植治疗阶段;移植中患者情绪基本稳定、孤独感消除并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效果较好,顺利渡过了化疗预处理期和骨髓空虚期;移植后,84例患者移植成活后,无明显并发症,无对疾病复发的担忧,配合度较高,2例患者病情稳定及移植成活后,惧怕转出层流病房,9例患者因细胞生长缓慢达不到出仓标准而延期出仓;心理护理后9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结论针对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消除其不良情绪及异常心理特征,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供者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的操作及护理方法。方法 本科室 2017.11-2020.5采用 COBE Spectra 6.1 血细胞分离 AutoPBSC程序对 35例年龄 1-14岁的儿童供者行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结果: 35 例儿童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顺利,均获得了足量的 MNC和 CD34+细胞数。供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一例发生采集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通过护理人员在采集前的准备和评估,心理护理和采集过程中的观察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熟练的操作技术等保障了儿童供者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安全。
简介:摘要患儿 男,1岁6月龄,因"低热10个月余"就诊。临床表现为间断性发热,伴喂养困难、呕吐、易哭闹,基因检测发现半乳糖脑苷脂酶(GALC)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即外显子5 c.452G>A(p.W151X,535)杂合突变和外显子16 c.1901T>C(p.L634S)杂合突变,进一步查白细胞中GALC活性显著降低,确诊为Krabbe病,并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植物CD34+细胞数对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造血重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于山西省肿瘤医院行APBSCT的60例NHL患者相关资料,其中B-NHL 32例,T-NHL 28例。患者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所得CD34+细胞数阈值分组,分析移植后造血重建情况;分析移植物CD34+细胞数与预后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法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根据ROC确定CD34+细胞数阈值为4.35×106/kg。CD34+细胞数≥4.35×106/kg组(20例)和CD34+细胞数<4.35×106/kg组(40例)粒细胞植活时间分别为(9.9±1.2)d、(12.5±3.7)d(P=0.031),血小板植活时间分别为(9.4±1.7)d、(13.8±2.9)d(P=0.012),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85.0%、55.0%(P=0.024),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5.0%、57.5%(P=0.016)。B-NHL患者中CD34+细胞数≥4.35×106/kg组(11例)和CD34+细胞数<4.35×106/kg组(21例)3年PFS率分别为81.8%和42.9%(P=0.037)。T-NHL患者中CD34+细胞数≥4.35×106/kg组(9例)与CD34+细胞数<4.35×106/kg组(19例)3年OS率分别为77.8%和36.8%(P=0.049)。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Ann Arbor分期Ⅲ~Ⅳ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2分、移植物CD34+细胞数<4.35×106/kg均为影响患者PFS和OS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PI评分和移植物CD34+细胞数为影响PFS的独立因素(RR=0.333,95% CI 0.112~0.994,P=0.049;RR=0.190,95% CI 0.047~0.773,P=0.020);IPI评分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RR=0.095,95% CI 0.011~0.837,P=0.034)。结论移植物中CD34+细胞数影响NHL患者APBSCT后的造血重建时间及成分血输注,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高校学生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认知程度的调查,了解高校学生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知情况、态度与行为,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促进造血干细胞行为的宣传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高校445名本科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校学生对造血干细胞过程完全了解仅有5%,63%的学生表示部分了解,移植过程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知晓人数仅占54%,其中医学专业学生对于志愿捐献意愿高于非医学生(P<0.01),对于影响加入中华骨髓库人数的原因,76%的学生认为人们对此不够了解。结论:高校学生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知程度低,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宣传。高校可联合红十字会开展活动,并呼吁多个组织进行宣传,社会上可以通过医院、多媒体平台进行大范围宣传。
简介: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恶性血液病、免疫缺陷病、遗传代谢病等疾病的有效方式,移植成功与移植后受者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恢复程度有重要的相关性。移植后患者的感染、复发、继发性肿瘤都可能与持续免疫缺陷有关,因此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非常重要。该文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规律、免疫重建的影响因素、免疫重建后疫苗接种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开始爆发的冠状病毒病-2019(COVID-19)疫情,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并呈全球大流行。同济医院处于疫情中心的武汉,在管理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心、收治非COVID-19的移植患者、随访移植后患者及有序复工等方面,同济医院移植中心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规范。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COVID-19疫情下同济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的管理经验,以期为未来遭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地区,在管理HSCT中心方面提供借鉴,使非传染病的移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