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西方,对于社会发展与社会道德代价的关系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曾经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形成期、成熟期、发展期,代表人物分别为英国的哲学家霍布斯和法国的思想家卢梭以及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代表主要体现在罗马俱乐部、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法兰克福学派和后现代主义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有关论述中。当代中国学者对社会发展与社会代价、道德代价关系问题的关注与反思,始于20世纪80年代,同样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起始期,发展期,深化期。古今中外对道德代价的探讨,既有许多成就,也留下了发展的广阔空间。
简介:邓小平理论包涵着一系列有关中国改革开放的道德代价思想。在邓小平看来,改革开放中道德代价的付出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对此却不能听之任之,应当尽可能地减少改革开放的道德代价: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要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应当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正错误,以减少改革开放的道德代价。
简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带来了道德方面负面的影响,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道德中的消极成分会得到抑制,同时,与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得以建立起来,并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简介:人们在道德行为选择时是要对付出的代价和可能获得的收益进行计量的,要使他们付出最小的代价并与追求利益得到统一才能换取人们自觉地遵从道德,这就需要社会提供有效、合理的机制.
简介:本文以现代人的价值处境为切入点,以道德责任的合理性基础为论旨,通过对现代性价值特质和人的价值处境的分析,指出道德责任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日益凸显。具有主观性和无公度性的道德责任只有以伦理精神为基础,才能使人们重新确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获得终极关怀。经过历史与逻辑辩证,本文指出把伦理精神作为道德责任的基础,不仅具有理论和理性,而且具有现实实践合理性。
简介:
简介:老子"道法自然、惟道是从、上德若谷、长生久视"的道德境界,实质上是老子对"人类中心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超越,是对以政治伦理为轴心的道德体系的重构。在对传统道德境界扬弃和超越的道路上,老子积极探索道德存在的法则、维护道德的纯洁性;积极认识大自然和社会的规律,以顺应"道"为最大的"德"。老子的道德境界是对宇宙人生的贯通,体现出恰当地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之间关系的意识和能力,反映出适度、和谐、圆融的精神境界。老子的道德境界思想意韵深厚,充盈智慧,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简介:法治并非法的体系、知识与技术的逻辑堆砌,而是包涵了深刻价值内涵的治理方式。道德与价值共识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中的最大问题是法治建设中缺少了道德的因素,因此,法治难以担当重塑社会共识的角色。从寻求法治共识和道德基础的意义上看,儒家提倡之"德"是古代官民之间共享一套的道德话语和价值体系,"德"恰恰是凝聚古代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在儒家的治理逻辑中社会的法律体系与治理结构均建立在全社会共享的道德话语与价值共识基础之上。
简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道德代价: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腐败成风、诚信危机、底线伦理防线失守、社会潜规则横行、社会逆反心理严重、双重道德人格泛起、婚姻家庭道德困扰。其发生的社会根源一是市场经济的本性及其双重效应,二是改革开放中我们走过一段弯路,三是我们主观认识上的形而上学严重。要让道德代价的付出降低到最小程度,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将道德建设放到其应有的位置;必须要使道德建设适应、引导和超越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必须加强执政党领导干部道德建设。
简介:《老子》道德观,可以从"上善若水、慈朴为宝、道法自然、轻名弃利、柔弱不争"五个方面理解。这种思想可以促进人们人格的独立和完善,对抑制当代人们浮躁的心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潜在地、隐含地作用于当代社会,对当代的道德教育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对我们完善德育目标、扩大德育整体效应,重视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尤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简介:一、现代价值困境: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消解要理解现代社会的价值困境,首先必须理解“现代性”的特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比较于传统社会,现代社会的主要特质有二,一是理性化;二是由于理性化所导致的世界的“祛魅”。在现代价值秩序的原初设计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互推动、相互支撑,保持着一种内在的亲和力。
简介:2006年9月26日,合肥市清溪路康居时代家园小区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女孩因药物流产大出血而死。11月29日,死者的男友先后在网易论坛和新浪论坛上贴出“道德通缉令”,通缉一位名叫成刚的广告公司经理……
简介: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伦理社会,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道德文化遗产,努力挖掘我国道德教育传统的精华,做到古为今用,对于构建我国新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提升道德教育实效具有重大借鉴价值。
简介:《颜氏家训》儿童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表现在:借鉴“德艺周厚”教育目标,强调家庭应该建立以道德素养为“核心”的核心素养观;借鉴“孝仁礼仪”的教育内容,强调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应广泛;借鉴“教而有爱”的教育方法,强调家庭应该建立爱的道德规则.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高度重视人格完善和道德养成,把至高目标与现实路径相结合,标准教化与自律慎独相结合,环境熏陶与虚心涵泳相结合,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道德养成路径。这种路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弘扬和践行具有重要的方法借鉴意义。
简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阐述了执政者、君子和普通民众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道德修养的目标、具体内容和方法途径,构成了系统完整的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剔除其糟粕,吸取其合理内核,该理论对于推行以德治国的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简介:先秦儒家主张以“仁”、“礼”作为做人的根本原则,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修养方法,应当正确看待这些方法。它们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等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借鉴意义。
简介:文章在界定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与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伦理道德建设实际,认为“公忠”爱国的道德精神、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智慧、传统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理想道德人格等方面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旨在为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古为今用和现代新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简介:"感恩"是清明节的价值内涵之一,也是现在社会流行的一种观念。但是"感恩"这一"德目"的效果并不都是积极的,有时是利、害并存的。从抽象的角度看,包括"感恩"在内的一切德目都是良性的,但是个体的道德行为却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的具体行为,存在一个道德行为是否合宜的问题,如何合宜需要有一个即时的"智"的判断。不同时代这种"智"是依据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的,社会主流价值是否正确决定着传统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权利"是主流价值的凝聚化,它应该成为道德的基础标准。
简介:三、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强调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主体性道德人格作为人格和人的主体性的深化和具体化则是体现当代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理想人格
道德代价问题研究概述
邓小平的道德代价思想
驳"发展市场经济必须以道德牺牲为代价的‘代价论'"
道德行为的选择及其代价
现代价值视域中的道德责任基础
道德沦丧的代价———读胡美凤小说《斑斓夜雨》
老子的道德境界思想及现代价值
法治的道德维度:儒家“德”观念的当代价值
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道德代价
《老子》的道德观及其现代价值的实现
现代价值困境与道德责任感的培养
“道德通缉令”,活下去的代价是出卖爱情
论中国道德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
《颜氏家训》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养成路径及其当代价值
论儒家的道德修养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方法及其时代价值
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探析
“感恩”与“合宜”——兼论传统道德与时代价值的融洽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当代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