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重症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80例患者分成两组,取其中40例患者应用西医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其余40例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设为观察组,经过两周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5%,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根据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给予辨证分型施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利于患者及早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和分析重症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所接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相关临床特点资料,选择单因素法和多因素法对重症脑梗死发生前与预后独立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神经内科所接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8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与非重症脑梗死患者各40例。相较于非重症组患者来说,重症组患者的年纪稍大,男性患者少,心脏病史和卒中史的患者比例高,血红蛋白含量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心源性栓塞型占据总比例的一半,在非重症组中小动脉闭塞型较多。根据多因素分析表明,重症脑梗死引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分别是高龄和心源性栓塞型。30.15%、80.24%分别是重症脑梗死患者3个月病死率与不良结局发生率;39.1%、72.4%是1年病死率与不良结局发生率。在TOAST分型中比例最高的是不明原因型病死率,处于最下端的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在其他亚型间分布中不良结局比例类似。多因素分析是重症脑梗死预后的核心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全部脑梗死患者中重症脑梗死占比为9.2%,重症脑梗死独立预测因素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型、高龄和心源性栓塞型脑梗死,相较于普通脑梗死患者,重症脑梗死患者3个月、1年病死率、不良结局发生率偏高,而高龄是根本原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针对记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于神经重症模式下开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诊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数共96例,其中48例患者在传统常规模式下接受治疗,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另外4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改变传统常规模式,应用神经重症模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在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应改变以往传统的常规治疗模式,积极引入神经重症模式,以此能够获得更为良好的治疗效果,让患者获得更为良好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对重症脑梗死合并肺炎患者的诊断。方法选择39例重型脑梗死患者,分为肺炎组和非肺炎组,前者分为好转亚组和恶化亚组。分别于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PCT,采取AP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估病情。随访28天评断预后。结果肺炎组在第1天、第3天、第7天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PCT浓度均高于非肺炎组(p均<0.05);好转亚组在第1天、第3天、第7天APACHEⅡ评分、PCT浓度均低于恶化亚组(p均<0.05);PCT与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监测血清PCT有利于判断重症脑梗死患者合并肺炎及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27例脑梗死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儿中,男15例,女12例,发病年龄1个月~13岁,中位年龄为3.0(0.7,8.0)岁。27例脑梗死患儿中,感染10例(37.0%),外伤6例(22.2%),先天性心脏病3例(11.1%),脑血管病2例(7.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3.7%),自身免疫性因素2例(7.4%),病因不明3例(11.1%)。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抽搐11例(40.7%),惊厥持续状态5例(18.6%),肢体活动障碍4例(14.8%),意识障碍5例(18.5%),面瘫4例(14.8%)。27例患儿中,行机械通气者12例(44.4%)。所有患儿D-二聚体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好转出院后,2例患儿产生继发癫痫后遗症。20例患儿行头部CT检查,其中11例提示有明确的脑梗死,颞叶病变8例,基底节病变3例。完善头部MRI+MRA检查27例,均提示存在脑梗死,且梗死范围大。结论危重症患儿脑梗死好发年龄为婴幼儿期,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外伤、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为抽搐和昏迷。影像学检查提示危重症患儿大面积梗死比例较高,MRI比CT辅助诊断效果好。D-二聚体可能对早期临床诊断有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27例脑梗死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儿中,男15例,女12例,发病年龄1个月~13岁,中位年龄为3.0(0.7,8.0)岁。27例脑梗死患儿中,感染10例(37.0%),外伤6例(22.2%),先天性心脏病3例(11.1%),脑血管病2例(7.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3.7%),自身免疫性因素2例(7.4%),病因不明3例(11.1%)。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抽搐11例(40.7%),惊厥持续状态5例(18.6%),肢体活动障碍4例(14.8%),意识障碍5例(18.5%),面瘫4例(14.8%)。27例患儿中,行机械通气者12例(44.4%)。所有患儿D-二聚体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好转出院后,2例患儿产生继发癫痫后遗症。20例患儿行头部CT检查,其中11例提示有明确的脑梗死,颞叶病变8例,基底节病变3例。完善头部MRI+MRA检查27例,均提示存在脑梗死,且梗死范围大。结论危重症患儿脑梗死好发年龄为婴幼儿期,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外伤、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为抽搐和昏迷。影像学检查提示危重症患儿大面积梗死比例较高,MRI比CT辅助诊断效果好。D-二聚体可能对早期临床诊断有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于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恢复过程中应用脑电图,研究脑电图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此时间段内接收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共70例,其中35例患者为改善后的脑梗死患者是为改善组,另35例患者是未得到改善的脑梗死患者是为常规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脑电图的病灶侧和病灶对侧频谱指标。结果常规组病灶侧的α%明显低于改善组的α%,P<0.05;常规组病灶对侧的θ%明显高于改善组的θ%,P<0.05;其他的频谱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图用于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恢复,频谱指标变化显著,评估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局部亚低温治疗应用于重症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重症脑梗死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患者的E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照对照组,改善状况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局部亚低温应用于治疗重症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避免患者神经受到损伤,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