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SA)搭桥术治疗有脑缺血症状的SA闭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于复合手术室行颈总动脉-SA搭桥术的11例SA闭塞患者,所有患者均有脑缺血症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提示椎动脉盗血消失,吻合血管通畅。2例患者术中显露SA时,发生淋巴管破裂。无一例患者发生神经损伤及卒中。术后1年随访,所有患者SA盗血综合征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双上肢收缩压差由术前的(27.6±9.7)mmHg降至术后的(7.3±1.9)mmHg(P<0.01,1 mmHg=0.133 kPa),患侧与健侧收缩压比值由术前的0.55±0.11提高至0.86±0.30(P<0.01)。所有患者人工血管及吻合口无明显狭窄,患侧无肢体缺血及脑缺血表现。结论颈总动脉-SA治疗有脑缺血症状的SA闭塞患者手术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SA)搭桥术治疗有脑缺血症状的SA闭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于复合手术室行颈总动脉-SA搭桥术的11例SA闭塞患者,所有患者均有脑缺血症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提示椎动脉盗血消失,吻合血管通畅。2例患者术中显露SA时,发生淋巴管破裂。无一例患者发生神经损伤及卒中。术后1年随访,所有患者SA盗血综合征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双上肢收缩压差由术前的(27.6±9.7)mmHg降至术后的(7.3±1.9)mmHg(P<0.01,1 mmHg=0.133 kPa),患侧与健侧收缩压比值由术前的0.55±0.11提高至0.86±0.30(P<0.01)。所有患者人工血管及吻合口无明显狭窄,患侧无肢体缺血及脑缺血表现。结论颈总动脉-SA治疗有脑缺血症状的SA闭塞患者手术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简介:目的探讨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的股动脉及桡动脉双入路介入再通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股动脉及桡动脉双入路进行血管腔内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共入选10例患者,双入路介入再通均获得成功,未出现近期手术并发症,随访15d至6个月,经血管彩超及颅外血管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检查均显示血流通畅良好。未发现病变部位再狭窄。结论对于股动脉及桡动脉双入路再通锁骨下动脉闭塞,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徽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患者症状改善快且明显,可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动脉预埋球囊扩张在锁骨下动脉闭塞开通术中脑保护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4月 ~2019年 10月期间 20例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对其进行开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中有 2例双向均未开通闭塞段, 18例获得成功治疗。在 18例手术成功的患者中,闭塞患者 8例,单纯椎动脉预埋球囊扩张患者 3例,椎动脉预埋球囊扩张后进行支架置入,手术过后立刻血流通畅患者 7例。完成治疗之后脑保护装置安全收回且无脑梗死再次发生患者 12例。手术结束之后随访 1~5年,在手术结束之后 1年内再闭塞患者 1例,椎动脉预埋球囊扩张后开通;其他患者均无任何相关临床症状发生;结论:椎动脉预埋球囊扩张在锁骨下动脉闭塞开通术可以有效解决动脉闭塞的情况。
简介:目的探讨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血管腔内技术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管外科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66.2±10.8)岁。患者均表现为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合并上肢缺血症状。运用血管腔内技术,对锁骨下动脉进行球囊扩张成形及支架植入术。结果3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球扩式支架,术后双上肢收缩压差显著改善,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或改善33例,无效2例,1例术中发生脑梗死,经康复锻炼后好转;2例操作没成功,保守治疗。随访期间再狭窄3例,支架断裂1例。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采用腔内技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神经系统症状安全有效,操作简单。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狭窄或者闭塞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狭窄或者闭塞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病变。结果16例病人成功植入支架,1例锁骨下动脉闭塞病人支架治疗失败,成功率94%。手术成功病人锁骨下动脉盗血征象消失,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无支架相关性手术并发症。随访6-12个月,血管超声及CTA检查未见支架内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狭窄或者闭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透析相关窃血综合征是血管通路建立后因血液分流导致肢体远端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同侧肢体出现缺血等临床综合征。本文报道病例为启用左上臂肱动脉-头静脉相吻合的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时出现左侧肢体疼痛,影像检查发现左锁骨下动脉闭塞合并左腋动脉狭窄,腔内介入治疗开通了流入道动脉的病变后,患者症状缓解。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外科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中心一病区收治的67例锁骨下动脉硬化闭塞疾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1例,女性16例,年龄(61.7±8.2)岁(范围:37~79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手术意愿、主动脉弓Myla分型及病变是否近椎动脉等情况,采用开放手术或腔内手术进行治疗。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的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通畅率并绘制相应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锁骨下动脉近心端残端长度为变量绘制腔内治疗开通与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通过约登指数确定残端长度的最佳截点值。结果18例患者接受开放手术;49例患者采用腔内治疗尝试开通闭塞血管,左侧病变38例,右侧病变11例,34例成功开通;15例开通失败患者中,10例择期行开放手术,5例保守治疗。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为69.4%(34/49),左侧为81.6%(31/38),右侧为3/11。腔内开通成功患者中,锁骨下动脉硬化闭塞近心端残端长度≥6 mm的比例高于开通失败者(23/34比4/15,χ2=5.506,P=0.019)。腔内治疗组1例术后发生左胸外侧皮下出血,开放手术组术后1例发生淋巴漏。随访3~4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术后12、24个月累积通畅率腔内治疗组为92.6%、82.9%,开放手术组为90.8%、84.3%。吸烟患者腔内治疗术后24个月累积通畅率低于不吸烟患者(70.2%比100%,P=0.048)。Cox比例风险模型中没有发现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术后通畅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腔内治疗可用于治疗部分符合条件的锁骨下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左侧比右侧腔内治疗成功率更高,锁骨下动脉近心端残端长度与技术成功率有关。
简介:目的对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的颅内盗血程度与脑缺血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0例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依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有脑缺血表现组(43例)和无脑缺血表现组(1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查,记录椎动脉盗血程度及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是否参与盗血,对2组盗血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脑缺血表现组无盗血、基底动脉盗血分别为1例(2.33%)、18(41.86%),与无脑缺血表现组[分别为3例(17.64%)、1例(5.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椎动脉程度与大脑后动脉盗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后脑缺血表现与基底动脉参与盗血有关,与椎动脉盗血程度无关.
简介:摘要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是右锁骨异常起源于左锁骨动脉起始部后方的主动脉弓或降主动脉上,又称异位右锁骨下动脉,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为主动脉弓部的一种先天畸形,由于胚胎时期血管发育异常所导致,于1794年首次被Bayford1描述了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即多走形于食管后,少数行于气管前及气管和食管之间,由坐下向右上斜行至由上臂,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出现后,常会出现Kommerell憩室、血管环和喉不返神经,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及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等,但有时也并无明显临床症状。临床诊断方式可为钡餐、超声等,但以动脉CTA诊断最为确切,可以很好的显示其形态学的改变。本例所述为一例颈CTA诊断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临床表现主要为锁骨下盗血综合征的病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所致吞咽困难的原因。方法入选6例吞咽困难患者,行胃镜检查怀疑、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食管癌等,最后行食管钡餐造影及锁骨动脉CTA检查。结果6例患者为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结论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又称异位右锁骨下动脉,为主动脉弓部的一种先天畸形。一般在第4颈椎至第4胸椎间,80%位于食管后面,15%位于食管与气管之间,仅5%-10%位于气管前。此种病变仅有10%出现临床咽部不适及吞咽困难症状。在诊断中,结合临床表现及特征性X线表现病变处可见血管搏动现象等,均可确诊。本组6例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等,随访观察6个月症状同前,余无不适。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血管内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1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颈部血管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相关资料及血管内支架置人情况,分析血管内支架置入的疗效。结果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12例,次全闭塞1例,右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3例,右侧锁骨下动脉闭塞1例,成功置人17枚锁骨下动脉支架;术后患侧上肢脉搏、血压恢复正常;随访12月,无明显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SSS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以2020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75例疑似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为对象。均接受CDFI、DSA检查,以DSA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DFI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价值。结果 CDFI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Kapp值分别为68.00%、92.00%、94.44%、58.97%、76.00%、0.53。DSA检查诊断锁骨下动脉轻度狭窄15例(30.00%)、中度狭窄13例(26.00)、重度狭窄22例(44.00%)。CDFI检查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与DSA检查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CDFI检查家可作为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早期筛查手段,但在临床应用时需结合其他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以2020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75例疑似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为对象。均接受CDFI、DSA检查,以DSA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DFI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价值。结果 CDFI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Kapp值分别为68.00%、92.00%、94.44%、58.97%、76.00%、0.53。DSA检查诊断锁骨下动脉轻度狭窄15例(30.00%)、中度狭窄13例(26.00)、重度狭窄22例(44.00%)。CDFI检查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与DSA检查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CDFI检查家可作为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早期筛查手段,但在临床应用时需结合其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