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带阔筋膜的游离ALTPF在修复小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3月至2020年10月,对收治的6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儿,采用不带阔筋膜的游离ALTPF修复。所有病例均是择期手术,手术时间不超过4.5 h。其中皮瓣切取在同侧4例,对侧2例,皮瓣面积为5.0 cm×6.0 cm~6.0 cm×12.5 cm。术中皮瓣血管与足背动脉或胫前动脉及伴行静脉吻合,重建皮瓣血液循环。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关闭。术后定期门诊、电话随访,观察皮瓣的外观、质地、功能及供区情况。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及供区伤口一期愈合,无血管危象发生。6例患儿均获随访1~13(平均6)个月,皮瓣不臃肿,色泽好,质地柔软,弹性较好,外形美观。供区肢体仅留线形瘢痕,对关节功能无影响。结论不带阔筋膜的游离ALTPF修复小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携血管化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唇大型复杂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同一课题组应用携血管化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下唇大型复杂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股前外侧皮瓣用于恢复缺损的组织,重建下唇外形,阔筋膜与余留的口轮匝肌形成"闭环"结构进行动力性重建。术后每2~3个月随访1次,观察皮瓣存活情况、唇部外形、张闭口及饮水等情况。结果共纳入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6~63岁,2例为下颌骨鳞状细胞癌侵犯下唇,1例为下唇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1例为下唇鳞状细胞癌。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下唇的修复重建,移植皮瓣面积18 cm×7 cm~26 cm×8 cm,两端携带(5~8) cm ×1 cm的阔筋膜,皮瓣均全部存活。术后随访时间6~80个月,患者下唇外形良好,张口度2~3横指,闭口时能完全密封,饮水达到基本不漏水。结论携血管化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可对下唇大型复杂缺损进行外形修复及动力性重建,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阔筋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的肿瘤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104例临床分期≤N:阴茎癌患者施行了201侧次保留阔筋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采用经典根治术清扫范围,腹股沟浅组淋巴结整块清除。打开股管前方筛筋膜后清扫深组淋巴结,阔筋膜完整保留并与皮下组织点状缝合,未行缝匠肌转位。分析患者的生存、局部复发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2.5枚/侧。l例(1%)患者术后7个月出现阔筋膜边界以外的局部复发。3年总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92.1%,其中pN。、pN。、pN。、pN。患者分别为100%、91.3%、80.0%和33.3%。共59次并发症发生(29.3%),包括切口感染(2.5%)、皮瓣坏死(5.5%)、淋巴肿(11.8%)、血清肿(1.5%)、淋巴囊肿(5.0%)、感觉异常(3.5%)和深静脉血栓形成(O.5%)。结论保留阔筋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无淋巴结外侵犯的阴茎癌其控瘤效果与经典根治术相似,但并发症明显减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阔筋膜补片桥接技术在巨大肩袖撕裂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武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37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20例;年龄55~73岁[(65.3±5.6)岁]。左肩15例,右肩22例。病程6~24个月[(8.3±2.1)个月]。18例行关节镜下自体阔筋膜补片桥接肩袖修复手术(补片组),19例行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手术(缝合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3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切口并发症、术前及术后6,12,24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及术后肩袖愈合与再撕裂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37个月[(28.5±5.8)个月]。补片组手术时间[(120.9±21.0)min]较缝合组长[(101.8±16.0)min](P<0.01)。术后3 d补片组VAS[(7.1±1.4)分]优于缝合组[(8.2±1.3)分](P<0.05)。均无切口感染、切口疝、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两组术前Constant评分和ASE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个月,补片组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分别为(64.3±12.4)分、(90.2±7.9)分、(92.1±6.0)分,缝合组分别为(50.3±9.0)分、(84.7±5.6)分、(84.6±5.9)分(P<0.01或0.05);补片组ASES评分分别为(69.6±8.2)分、(89.3±8.5)分、(93.6±5.0)分,缝合组分别为(60.1±8.4)分、(84.9±3.6)分、(90.1±4.3)分(P<0.01或0.05)。复查MRI显示补片可与肌腱、大结节良好愈合,补片组有5例出现再撕裂,包括4例撕裂位于补片与肌腱残端缝合处,1例位于大结节处;缝合组有7例出现缝合部位再撕裂。结论相比于关节镜下直接缝合,采用关节镜下自体阔筋膜补片桥接修复巨大肩袖撕裂,虽手术时间更长,但术后早期疼痛更轻,中远期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携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移植修复头皮及硬脑膜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3月至2021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手足外二科收治8例头皮及硬脑膜缺损的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28~63岁。头皮缺损面积6.0 cm×4.0 cm~8.0 cm×6.5 cm,所切取ALTPF面积8.0 cm×5.5 cm~10.0 cm×8.5 cm,阔筋膜面积10.0 cm×8.0 cm~13.0 cm×11.5 cm。患者均为开放性颅脑外伤,入院后,积极抢救,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同时急诊行头皮清创术,待患者一般状态稳定且创面感染控制后,行双下肢血管DSA,并行ALTPF穿支血管超声定位,确保血管条件良好后,行ALTPF移植,并携带阔筋膜,阔筋膜用于修复硬脑膜缺损,ALTPF用于修复头皮缺损,将颞浅动脉及颞浅静脉分别与皮瓣供血血管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中1条伴行静脉吻合。皮瓣供区处理情况:6例患者供区直接缝合,2例患者供区部分缝合,剩余创面行游离植皮术。随访方式包括门诊复诊、微信联系或电话询问等。结果所移植8例ALTPF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3年,所移植皮瓣血运良好,感觉恢复良好,质地柔软,弹性好,其中2例皮瓣略显臃肿,经皮瓣整形后均得以改善。供区直接缝合6例,外形及功能均恢复良好;行游离植皮2例,移植皮肤轻度色素沉着,瘢痕轻度增生。结论应用携带阔筋膜的ALTPF移植修复头皮及硬脑膜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合并伸肌腱缺损的手足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12月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应用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合并伸肌腱缺损的手足创面的患者资料。术中应用阔筋膜修复伸肌腱缺损,采用"8"字缝合法缝合阔筋膜与缺损伸肌腱的近、远端残端。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创面软组织缺损。供区采用拉拢缝合加游离皮片移植术修复。术后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制定的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皮瓣感觉恢复情况;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推荐的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价手部运动功能;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制定并推荐的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足部运动功能。结果共纳入23例患者,男19例,女4例,年龄9~61岁,平均26岁。致伤原因:机器挤压伤11例,交通事故伤4例,重物压砸伤6例,电锯锯伤2例。创面缺损面积范围为2 cm×6 cm~7 cm×25 cm,肌腱缺损长度为1.0~10.0 cm。所有病例均合并伸肌腱部分或完全缺损,合并骨折、骨质缺损者7例,合并神经损伤者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修复,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皮瓣切取范围3 cm×5 cm~9 cm×23 cm,阔筋膜切取范围为1.0 cm×1.5 cm~4.5 cm×11.0 cm,未出现动静脉危象、感染、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创面均一期闭合。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皮瓣外观均良好,颜色、质地佳。感觉恢复情况:优19例,良4例。采用TAM系统评价法及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手足功能情况:优21例,良2例。结论应用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合并伸肌腱缺损的手足创面能够在覆盖创面的同时恢复患肢运动及感觉功能。该方法对供区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修复手足合并伸肌腱缺损创面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缝匠肌加阔筋膜张肌蒂骼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2枚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带缝匠肌加阔筋膜张肌蒂骼骨瓣移植于骨折端治疗19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结果术后随访2~5a,骨折愈合良好,股骨头坏死1例。按Bramback标准,优14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4、7%。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及带缝匠肌加阔筋膜张肌蒂骼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操作简单,骨折固定牢固,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股骨头坏死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带血管蒂转移修复腹部或腹股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20年3月汉中市中心医院烧伤科收治的腹部或腹股沟区恶性肿瘤患者6例,其中腹部恶性肿瘤5例,腹股沟区恶性肿瘤1例。术前所有患者均扩大切除肿瘤,达到外科阴性边界,形成创面面积范围为8 cm×10 cm~25 cm×32 cm。依据创面大小、位置以及皮支发出位置,设计单侧或双侧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带血管蒂转移修复创面,术中尽量选择远端穿支点,留取足够长的血管蒂,依据具体情况选择明道或暗道转移皮瓣均可,皮瓣形成后旋转约180°覆盖于创面,将阔筋膜四周与受区创基周围残存腱膜、腹直肌鞘膜进行固定,尽量减少腹壁疝或腹股沟疝的发生率。股前外侧供瓣区残余创面面积8.0 cm×4.0 cm~14.0 cm×7.5 cm,选择股内侧区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术后给予三抗治疗,腹部使用多头腹带固定,腹股沟区创面需患肢制动。观察术后移植皮瓣及供瓣区植皮成活情况,门诊或微信视频随访3~36个月,记录患者对术区外观满意程度、术侧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及是否发生腹壁疝或腹股沟疝。结果本组6例患者共计8个皮瓣全部成活良好,供瓣区植皮4例皮片成活良好,2例部分皮片坏死,其中1例通过换药后愈合,另1例补充植皮后愈合。对6例患者通过门诊或微信视频随访3~36个月,均未发生腹壁疝及腹股沟疝,患者对外形均满意,术侧下肢功能未受影响。结论采用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带血管蒂转移修复腹部或腹股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外形、功能恢复良好,不易出现腹壁疝及腹股沟疝,方法简单、安全,易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