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行政赔偿作为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重点。通过对我国行政赔偿范围的分析研究,探寻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不断完善我国行政赔偿范围,对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和促进国家赔偿法的不断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地下采矿形成采空区,部分采空区未造成地表变形,对环境影响小,部分采空区则形成面塌陷灾害,造成恶劣后果,所以如何准确预测地表移动盆地范围,对周边地质环境、建筑及人员的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新疆某煤矿做为实例,对采空区引发地面塌陷预测范围进行研究。
简介:内容摘要:无损检测是在不损伤构件性能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检测构件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能和组织状态,以及查明构件金属表面和内部各种缺陷的技术。
简介:摘要:液氨是我国主要使用的一种有毒化学气体,针对液氨储罐泄漏扩散危害的问题,我国已经有很多专业学者在这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在对于液氨储罐泄漏扩散危害范围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采用数据模拟技术,分别针对储罐泄漏位置,周围环境条件,地表情况和昼夜变化等因素展开研究,拟合了这些条件以及他们综合作用与液氨储罐泄漏扩散危害范围的关系式。本文章的结果表明,储罐的泄漏位置以及环境温度等都会影响到液氨扩散危害的范围,漏孔直径越大,周围环境温度越高,扩散危害的范围也就会更大。昼夜对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夜间比白天的大气程度更稳定,所造成的危害范围也会更大。通过本文章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日常的监管以及意外事故应急救援提供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与措施,。帮助相关部门有效地预防液氨储罐泄漏的意外事故。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假阳性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方法 选取2019 年8月— 2020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 320 例疑似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样本,均用ELISA法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及出现假阳性的原因。结果 共13例出现假阳性,初检假阳性原因最高为标本溶血,占比6.98%,其次为标本离心不全与洗版影响,其他因素包括显色条件、试剂盒质量、操作不当等。结论 运用ELISA法检测HBsAg,检测结果会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应当对样本检测的各个环节做好质量控制,以提高检测精准性。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抗Ku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抗Ku抗体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认知。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例抗Ku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预后,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并对聚类分析得到的3组患者间进行对比。结果40例患者平均年龄(48±18)岁,男女比例为1∶4。平均随访(11±7)个月,其中伴发恶性肿瘤2例,死亡3例。最常见的脏器受累为间质性肺疾病,共24例(60%);最常见的疾病诊断为炎性肌病,共11例(28%),其次为SLE 9例(22%)。根据40例抗Ku抗体阳性患者的32项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后,40例患者被分为3组,其中A组的间质性肺疾病(84%,P<0.01)发生率最高,肾脏受累(0)、血细胞减少(0)、浆膜炎(0)的发生率最低(P均<0.01),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Jo-1)抗体阳性率最高(16%,P=0.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更为符合炎性肌病的特点;而C组的肾脏受累(57%)、狼疮皮疹(71%)、血细胞减少(57%)、低补体(71%)的发生率以及狼疮相关抗体(如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His抗体)、抗Nuc抗体、Rib抗体阳性率最高(P均<0.05),更符合SLE的疾病特点,这2组患者有各自显著的生物学特征,几乎没有重叠。结论抗Ku抗体可以出现在各种自身免疫病中,其中最常见的为炎性肌病,其次为SLE。抗Ku抗体阳性的患者很少出现SLE和肌炎重叠,整体预后良好,但需警惕肿瘤等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患者166例(假阳性组),诊断为早期梅毒且未经治疗的患者145例(阳性对照组),入职体检者124名(阴性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和合并基础疾病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的影响因素。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的梅毒血清试验效能。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166例假阳性组患者中,年龄≥50岁117例,年龄<50岁49例。假阳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年龄[(53.1±13.8)岁比(24.7±2.8)岁,t=22.56,P<0.01]、自身免疫病[36.7%(61/166)比6.5%(8/124), χ2=35.93,P<0.01]、肝炎[9.6%(16/166)比3.2%(4/124), χ2=4.92,P=0.026]和肿瘤[6.6%(11/166)比0.8%(1/124), χ2=4.68,P=0.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假阳性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性别[假阳性组男91例(54.8%),女75例(45.2%),阳性对照组男103例(71.0%),女42例(29.0%); χ2=8.67,P=0.003]、年龄[(53.1±13.8)岁比(34.4±12.9)岁,t=20.13,P<0.01]及自身免疫病[36.7%(61/166)比6.9%(10/145),χ2=39.14,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比值比(odds ratio, OR)=2.69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504~4.816,P=0.001]、年龄≥50岁(OR=30.512,95%CI 15.959~58.335,P<0.01)、自身免疫病(OR=2.677,95%CI 1.258~5.695,P=0.011)和肝炎(OR=4.408,95%CI 1.799~10.799,P=0.001)是梅毒血清假阳性的影响因素。假阳性组中,TRUST的阳性率为84.9%(141/166),高于CLIA的23.5%(39/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25,P<0.01);36例患者CLIA为1.0~10.0临界指数(cut off index, COI),3例患者CLIA>10.0 CO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1,P<0.01);139例患者TRUST≤1∶4阳性,2例患者TRUST≥1∶8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35,P<0.01)。CLI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2%和96.0%,TRUS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2%和91.1%。结论患者年龄≥50岁、有自身免疫病或肝炎是发生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的影响因素,TRUST的假阳性率高于C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