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比给予高位隐睾患儿开放隐睾手术、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新疆伊宁市兵团四师医院诊治66例高位隐睾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开放组(n=33)、腹腔镜组(n=33),分别给予开放手术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观察患儿睾丸发育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切口疼痛、首次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152、9.030、28.614、16.893、10.183,P<0.05);术后6个月,2组患儿月睾丸发育良好率分别为84.85%、75.7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2,P>0.05);术后3、6个月,2组患儿睾丸容积均显著大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967、7.996,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相比开放组的9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9,P>0.05);腹腔镜组无患儿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相比开放组的27.27%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1,P<0.05)。结论给予高位隐睾患儿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总体疗效与开放隐睾手术相当,但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
简介:目的探讨隐睾患儿抗精子抗体(AsAb)与手术、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应用的相关性及术后血清雌二醇(E2)、睾酮(T)水平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隐睾患儿40例,分为应用HCG组(12例)及未用HCG组(28例)取腹股沟手术和正常同龄儿各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AsAb、E2、T水平。结果各组患儿血清E2、T水平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0例隐睾患儿组中IgG阳性率为53.57%,腹股沟手术组中IgG阳性率为15.00%,正常对照组无一例AsAb阳性;HCG治疗组与未用HCG治疗组As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睾患儿AsAb产生的机制可能与血睾屏障的破坏、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应用HCG对AsAb的产生无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小儿隐睾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120例小儿隐睾患儿为临床路径(CP)组和非CP组。CP组实施临床路径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入院指导、护理、健康教育、治疗、饮食指导、活动、出院指导等,非CP组实施传统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CP组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满意度、病历规范程度,均优于非CP组(P<0.05)。结论在隐睾手术患儿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保证护理质量,降低了住院费用、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及病人的满意度,提高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疆地区隐睾患儿临床病例特点变化趋势及影响其手术时机选择的多种因素,为其手术时机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的456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收集隐睾患儿的10个影响因素,先通过对单因素的t检验分析,得出有意义的影响因素,再对影响新疆隐睾患儿手术月龄的多因素进行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有167例隐睾患儿病例资料相关信息完整,其中单侧隐睾133例(79.6%),合并阴茎发育异常的患儿17例(10.1%),手术年龄(46.0±10.3)个月,12个月龄之前完成睾丸下降的占11.8%(55例),12~24个月龄前完成睾丸下降的占49.0%(225例),36个月龄以后完成睾丸下降的占38.0%(176例)。不同地域、隐睾解剖类型、合并阴茎畸形、家庭年收入、首次小儿外科就诊年龄、医疗保险情况对隐睾患儿手术时机选择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地域、隐睾解剖类型、合并阴茎畸形、家庭年收入、首次小儿外科就诊年龄、医疗保险情况对患儿的手术时机选择均有影响,为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南疆地区经济条件较差且无医疗保险的阴茎根部型隐睾患儿家长以及基层医务工作者应加强隐睾手术时机选择选择的相关知识教育,及时、有效地掌控新疆地区隐睾患儿睾丸下降固定术手术时机。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隐睾患儿手术前后血清MIS、T、E2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隐睾患儿作为研究组分析对象,将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非泌尿系患儿作为对比组分析对象,比较隐睾患儿手术前后的血清MIS、T、E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术前MIS均值低于对比组患儿,E2水平高于对比组,T平均值低于对比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MIS评分、T平均值以及E2水平不断发生变化,与对比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隐睾患儿手术前后血清MIS、T、E2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可以作为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评价的相关标准,明确隐睾患儿的功能恢复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治疗高位隐睾的临床效果,并与未离断精索血管进行腹腔镜睾丸固定术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采用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治疗的20例高位隐睾患儿(简称F-S组);同时选取同年龄组未离断精索血管进行腹腔镜睾丸固定的2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F-S组年龄6~18个月,平均年龄13.5个月;左侧7例,右侧13例;对照组年龄6~18个月,平均年龄12.5个月;左侧6例,右侧14例。F-S组患儿符合Fowler-Stephens手术指征,Fowler-stephens一期手术采用3孔腹腔镜技术。术后6个月二期手术经腹股沟开放完成。对照组患儿精索发育良好,不符合Fowler-Stephens手术指征,采用3孔腹腔镜技术一次手术完成睾丸固定。两组随访至术后6个月,测量术后两组患儿睾丸容积及性激素指标。F-S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术前、术后的超声测量的睾丸体积及性激素分别进行自身对照研究,两组患儿之间进行激素对比研究。结果F-S组、对照组手术均顺利将睾丸无张力固定于阴囊内,两组均在术后6个月复查20例睾丸位置无回缩。F-S组睾丸体积2例较术前有减少,术前容积(0.34±0.16) ml,术后容积(0.38±0.13) ml,P=0.0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例睾丸体积较术前减少,术前容积(0.40±0.14) ml,术后容积(0.40±0.15) ml,P=0.9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激素复查:两组手术前后睾酮均<0.087 nmol/L,雌二醇均<18.35 pmol/L,促黄体生成素(LH)均<0.1 U/L,无明显变化,F-S组术前催乳素(PRL)中位数为13.44 μg/L,术后中位数为12.3 μg/L,对照组术前催乳素中位数为15.45 μg/L,术后为10.34 μg/L,比较手术前后变化,P=0.7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组促卵泡成熟激素(FSH)术前中位数为1.18 U/L,术后为1.61 U/L;对照组FSH术前中位数为1.21 U/L,术后1.10 U/L,两组比较,F-S组术后较术前增高,P=0.0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组孕酮术前中位数为0.25 nmol/L,术后为0.17 nmol/L;对照组术前孕酮中位数为0.56 nmol/L,术后为0.24 nmol/L,比较两组,术后较术前降低,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是治疗精索长度不足以将睾丸降至阴囊的特殊高位隐睾患儿的有效手术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但精索血管离断对激素变化确有影响,选择此术式需谨慎及充分评估。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脐单孔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小儿隐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经脐单孔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小儿隐睾的21例患儿基本临床资料与手术治疗过程。结果21例患儿睾丸均成功降至阴囊,围术期切口发生感染的有1例,阴囊血肿2例,术后随访无一例患儿出现睾丸萎缩,1例发生睾丸回缩。结论小儿隐睾采用操作步骤简单易行的经脐单孔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疗效确切,单孔入路对患儿造成的创伤小,满足微创治疗要求,实际应用中需充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相比常规腹腔镜手术,该手术操作过程相对复杂一些,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的部分为脐部单孔多通道套管与腹腔镜手术切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