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陈泽六汤联合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治疗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共120例,以随机抽签发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加尼麦角林、倍他司汀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在此甚而上再给予柴陈泽六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消失程度及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全部消失,显著高于对照组,差义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陈泽六汤联合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治疗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愈率显著(疗效达100%),复发率降到3%。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抗抑郁焦虑药物辅助治疗难治性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对其眩晕或者残余头晕的改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是2019年8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运用耳石复位成功治疗后出现眩晕或者残余头昏的难治性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依照摸球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磺酸倍司他汀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辛联合甲磺酸倍司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DHI),分析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难治性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DHI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眩晕患者在进行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后起效的节点和治疗后的转归,并归纳个性化前庭康复方案的有效制定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的难治性眩晕患者35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24~71岁。制定个性化前庭康复方案并在治疗后2、4周进行随访,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观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眩晕障碍量表(DHI)、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得分,以及前庭功能动静态姿势图(CDP)及眼震电图(VNG)的结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周SAS[(41±8)、(37±8)、(36±8)分,P=0.020]、DHI[56(40,78)、46(22,74)、16(6,76)分,均P<0.01]、ABC[(80±17)、(87±11)、(91±9)分,P=0.002]量表的得分均有逐渐好转趋势。年龄与性别不影响各量表的得分(均P>0.05),年龄分层、性别与时间之间无交互效应(均P>0.05)。治疗后2、4周动静态平衡台中前庭觉维持平衡的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提高(均P<0.001),眼震电图中优势偏向(DP)值在治疗后2周改善不明显(P=0.593),治疗后4周出现明显改善(P=0.007);单侧减弱值从治疗后2周即出现明显改善(P=0.001);性别和年龄不影响平衡台和眼震电图结果的恢复(均P>0.05)。结论通过对难治性眩晕患者进行规范的个性化前庭康复,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控制眩晕症状,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客观上也能提高前庭-脊髓反射通路及前庭-眼动反射通路的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改善效果。方法 于2019年5月至2022年04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7名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28名)和观察组(29名)。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14名显效(50.0%),9名有效(32.1%),5名无效(17.9%);观察组中17名显效(58.6%),11名有效(37.9%),1名无效(3.4%)。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6.6%(28/29)显著高于对照组82.1%(23/28)。比对差异明显(P0.05);治疗1个月,观察组HAMD、HAMA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3个月,观察组HAMD、HAMA评分下降幅度更加显著。比对差异明显(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治疗中,予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68例BPPV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纳入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手法复位),观察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焦虑程度。结果:对比疗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HAMA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BPPV治疗中,予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显著,且能够有助于减轻患者焦虑感,促进其预后恢复,值得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改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诊治的60例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并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患者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眩晕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HI评分及VSI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DHI评分及VSI评分(P<0.05)。结论 予以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源性眩晕病人眩晕分级护理方法及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耳源性眩晕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眩晕护理,试验组病人给予眩晕分级护理,病人出院时比较护士及病人对分级护理的满意度、干预期间病人对防跌倒护理措施的依从情况和病人跌倒的发生情况以及病人入院时和干预1周后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的情绪性得分(DHIE)。结果出院时试验组护士及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防跌倒护理措施的依从率(91.7%)高于对照组(68.3%),病人跌倒发生率(0.0%)低于对照组(10.0%),干预1周后DHIE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分级护理有助于对耳源性眩晕病人实施精准护理,降低病人跌倒发生率。
简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于1921年由Barmy首次提出,Dix和Hallpike随后详细描述了其特征。BPPV虽为最常见的前庭周围性眩晕,年发病率为64/10万,但由于对其认识相对滞后,而眩晕者常常根据自己对本病的认识而就诊于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骨科和急诊科等不同科室,一直未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因此得不到正确诊断和处理。在我国,BPPV常常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Meniere病、颈椎病或其他眩晕。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采用Dix.Hallpike等诱发试验来诊断,Epley、Semont或Barbecue等手法复位技术治疗并常常获得戏剧性的治疗效果,人们对BPPV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使整个眩晕群体诊疗水平得到提高。
简介:目的:比较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与非RGERD食管动力特点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消化科进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的GERD患者86例,其中RGERD组44例,非RGERD组42例,比较2组患者食管动力特点的差异。结果:RGERD组与非RGERD组食管下括约肌(LES)长度分别为(2.6±0.7)和(3.5±0.9)cm,LES静息压分别为(16.3±8.0)和(20.3±8.6)mmHg(1mmHg=0.133kPa),远端波波幅分别为(65.7±30.1)和(80.1±34.9)mmHg,食团内压(IBP)分别为(11.6±4.0)和(13.6±3.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8、2.235、2.044、2.400,均P〈0.05)。2组LES残余压、蠕动波持续时间、远端收缩积分(DCI)、收缩前沿速度(CFV)、远端收缩延迟(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小型蠕动中断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大型蠕动中断百分比和无效吞咽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ES长度较短、LES静息压偏低、远端波波幅偏低、IBP偏低及小型蠕动中断百分比增加是RGERD的主要食管动力障碍,调控这些因素或许可以为RGERD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PCIV)与偏头痛性眩晕(MV)两组病例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其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患有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疾病的患者52例,患有偏头痛性眩晕疾病的患者48例,分为两组疾病进行临床观察,同时主要采取后循环缺血(PCI)的高危因素检查、眼动检查和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及头颅MRI等检查方法,分析其各自的特征体现。结果52例PCIV患者,血压异常21例;血脂或(和)血糖异常9例;血管超声异常23例;突然起身眼前发黑或头晕8例;高刺激ABR异常17例;5例头颅MRI异常(腔隙梗死)。48例MV患者,运动病41例,运动敏感17例,畏光或(和)畏声25例,偏头痛31例,眼动异常13例,MRI异常3例,高刺激ABR异常36例。结论通过对PCIV和MV两组患者的症状分析,可见MV患者的发病年龄要比PCIV患者的发病年龄要小,PCIV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血压、血脂或(和)血糖异常、动脉硬化等;而MV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运动病、运动敏感、发作时畏光或(和)畏声。头颅MRI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高刺激ABR不能作为PCIV与MV的鉴别点,但对与其他类型眩晕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PCIV)与偏头痛性眩晕(MV)两组病例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其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患有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疾病的患者52例,患有偏头痛性眩晕疾病的患者48例,分为两组疾病进行临床观察,同时主要采取后循环缺血(PCI)的高危因素检查、眼动检查和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及头颅MRI等检查方法,分析其各自的特征体现。结果52例PCIV患者,血压异常21例;血脂或(和)血糖异常9例;血管超声异常23例;突然起身眼前发黑或头晕8例;高刺激ABR异常17例;5例头颅MRI异常(腔隙梗死)。48例MV患者,运动病41例,运动敏感17例,畏光或(和)畏声25例,偏头痛31例,眼动异常13例,MRI异常3例,高刺激ABR异常36例。结论通过对PCIV和MV两组患者的症状分析,可见MV患者的发病年龄要比PCIV患者的发病年龄要小,PCIV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血压、血脂或(和)血糖异常、动脉硬化等;而MV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运动病、运动敏感、发作时畏光或(和)畏声。头颅MRI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高刺激ABR不能作为PCIV与MV的鉴别点,但对与其他类型眩晕的鉴别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