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静脉留置出现的并发和常见预防方法。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诊的66例行静脉留置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并发预防护理,将两组静脉留置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液体渗透、皮下水肿、静脉炎和导管阻塞等并发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留置应用并发预防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显著降低并发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常见并发预防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应用静脉留置静脉输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的病人必须要自愿进行治疗和服从医生安排,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静脉留置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专门静脉留置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静脉留置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预防及护理方法,可使患者的并发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常见并发预防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应用静脉留置静脉输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的病人必须要自愿进行治疗和服从医生安排,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静脉留置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专门静脉留置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静脉留置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预防及护理方法,可使患者的并发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行静脉留置治疗的50例行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回顾性将同期进行静脉留置治疗未实施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留置导管堵塞、静脉液体外渗、静脉炎等并发发生率。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可以减少静脉留置并发的发生和减轻症状。结论:正确掌握静脉留置穿刺部位、适宜型号的留置、规范操作流程、固定方法、适宜留置时间,能够有效预防静脉留置并发的发生。

  • 标签: 静脉置留针,并发症,护理,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在儿科静脉留置输液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对降低小儿留置输液期间并发的发生率。方法:分析对象是儿科静脉留置输液的患儿80例,将患儿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指标:①并发发生率;②家属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儿静脉留置并发发生率低,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科 静脉留置针 综合护理干预 并发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科静脉留置中将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应用对患儿并发发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展开研究,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儿科静脉留置患儿为研究对象,人数为100例,对其展开分析处理,将常规护理干预和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应用,对其临床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并发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32.00%,组间数据差异大,表示为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儿科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近几年,随着输液技术的不断改进,静脉留置所使用的的范围也逐渐地扩大。多数情况下,在需要进行长期输液治疗时,往往在医院中护士会给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避免每天对局部的血管进行重新地穿刺,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血管。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护理专案对儿科外周静脉留置不规范使用率和留置时间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护理干预 儿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减少儿科静脉留置并发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对比样本,共90例资料,观察样本均为儿科患儿,均实施静脉留置输液,样本筛选时间取自于本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依据治疗差异性划分组别,区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常规护理法+针对性护理法),分析组间并发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组间数据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的并发发生率6.67%,护理满意度97.78%,观察组结果更优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法 儿科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细节护理应用于静脉留置患者后其穿刺部位的并发情况;方法:研究所选取的100例患者的问诊时间均为2020年1月-12月,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静脉留置治疗,将所有患者分到两个小组中——研究组、对照组,两组人数相等,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接受细节护理,对比两个小组的并发情况与护理满意度,通过对比P值、0.05的大小来确定数据的统计学意义;结果:数据表明,研究组的并发发生率是要低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更高一些,其中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接受静脉留置治疗的患者来说,其穿刺部位存在着许多细节问题是需要注意的,本次研究的数据可表明细节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来说具有一定优越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并发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细节护理 穿刺部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留置并发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科成立品管圈活动,选定降低静脉留置并发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分析现状,查找原因,制定对策进行干预。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我科静脉留置并发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此次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留置并发发生率中效果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 品管圈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下腔静脉滤器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导致的肺血栓栓塞,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与其相关的并发并不少见。目前常见的并发包括滤器滤丝穿出下腔静脉、滤器倾斜、滤器回收钩穿出、滤器断裂、腔静脉缩窄、梗阻、穿孔、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等。在临床工作中,需规范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的操作步骤、严格把握滤器置入与回收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尽可能减少滤器相关并发的发生,并对已发生的并发积极干预,提高下腔静脉滤器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静脉留置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对并发发生率影响。方法:将本院2019年9月-2020年5月收治的68例静脉留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综合性护理)各34例,观察指标:并发发生率、护理投诉率。结果:研究组并发发生率的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47%;研究组未发生护理投诉事件,对照组护理投诉率为11.76%,相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予以静脉留置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将降低其并发发生机率,利于减少护理投诉,维护良好护患关系。

  • 标签: 静脉留置 综合护理 并发症 投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提高静脉留置穿刺部位并发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我科86例静脉留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并发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穿刺部位皮下水肿、静脉炎、导管堵塞、局部感染等并发发生率显著降低(P

  • 标签: 细节护理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 IJV)作为搭桥血管的Rex手术术后血管并发的发生原因和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0月至2019年8月54例接受初次Rex手术(采用IJV作为搭桥血管)治疗肝前性门静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19例;中位年龄5岁(0.8~14岁)。观察其临床表现、脾大脾功能亢进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恢复情况,应用Pearson χ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对手术前后脾长径、脾厚度、血小板计数及胃镜静脉曲张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4例患儿中,无血管并发47例患儿术后均无消化道出血,脾大脾功能亢进缓解或消失,患儿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108.49±100.98)×109/L和(171.54±92.22)×109/L比较,数值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后脾长径[(133.93±32.91)mm和(111.89±35.21)mm]和脾厚度[(44.88±11.03)mm和(34.72±9.04)mm]比较,数值均有所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F2-F3食管静脉曲张比例由术前73.9%(20/23)降至术后13.0%(3/23)。术后出现血管并发7例(13.0%),其中血管栓塞2例(3.7%),血管狭窄5例(9.3%)。术后出现血管栓塞2例分别表现为脾功能亢进无缓解和消化道出血,均再次行Rex手术,术后血管通畅。血管狭窄5例表现为脾大、脾功能亢进缓解不良或消化道出血,超声及CT检查可见吻合口直径<3 mm、流速增加3~4倍。其中,2例行球囊血管扩张成功;1例行球囊血管扩张后效果不佳而行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均血管通畅,症状缓解;余2例暂未接受治疗。结论IJV搭桥Rex手术效果良好,可以达到根治的手术目的。血管栓塞和吻合口狭窄是影响IJV搭桥Rex手术术后效果或导致手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出现血管栓塞患儿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吻合口狭窄患儿行血管介入治疗并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儿童 门静脉高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探究在PICC静脉穿刺导管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对并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的对象均为本院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阶段性PICC静脉穿刺置管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PICC置管护理,观察组在采取PICC置管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并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PICC 静脉穿刺 导管 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探讨静脉治疗小组实施对PICC并发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到2021年,研究对象为我院PICC置管患者100例。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PICC患者并发数据对比结果。结果:实施静脉治疗小组后的并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前后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静脉治疗小组 PICC 并发症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管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冠心病患者的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分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个性化护理管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并发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更高(均P

  • 标签: 冠心病 个体化护理管理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肾癌合并静脉癌栓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肾癌根治术及静脉癌栓取出术的183例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术后并发的危险因素,使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加强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计算经乐观值调整后的C-index,并绘制校准曲线和计算调整后Brier-score评估模型的校准度。结果本研究中患者术后总并发发生率为36.6%(67/18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Mayo分级高[比值比(odds ratio, OR)=2.27,95%CI 1.09~4.70,P=0.028]、肝酶升高(OR=8.62,95%CI 1.88~39.57,P=0.006)、进行急性等容自体血液稀释(OR=2.50,95%CI 1.05~5.94,P=0.039)、术中使用CPB(OR=10.20,95%CI 2.62~39.65,P=0.001)和乳酸峰值高(OR=1.62,95%CI 1.05~2.49,P=0.030)是术后并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OR=0.30,95%CI 0.12~0.75,P=0.010)、术前白蛋白高(OR=0.90,95%CI 0.82~0.98,P=0.020)是术后并发发生的保护因素。以上述因素构建的术后并发预测模型,其区分度较高(粗C-index=0.837,95%CI 0.776~0.899);内部验证显示,该模型经乐观值调整后的C-index为0.779,调整后Brier-score为0.189,结合校正曲线,表明该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均较好。结论基于男性、术前白蛋白、Mayo分级、肝酶升高、使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术中CPB及乳酸峰值建立的术后并发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校准度,便于临床使用。

  • 标签: 肾癌 静脉癌栓 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近年来集束化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集束化护理理念就是将循证理念引入床边管理,通过循证获取证据,将证据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并为病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创造最佳实践指南。预防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的集束化护理措施:严格手卫生、最大化无菌屏障、采用洗必泰消毒皮肤、选择最优穿刺血管、每日评估导管留置的必要性等集束化措施可降低输液相关并发发生。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静脉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在深静脉治疗中对并发管理中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深静脉注射治疗的患者86例,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并发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深静脉治疗的患者通过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出现并发的概率有效降低,应该投入到临床中广泛使用。

  • 标签: 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 深静脉 并发症